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9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1篇
林业   18篇
农学   34篇
基础科学   29篇
  40篇
综合类   250篇
农作物   16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55篇
园艺   41篇
植物保护   1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01.
为评估不同混播比例下箭筈豌豆(Vicia sativa)对燕麦(Avena sativa)草地氮素替代潜力的影响,分别以9种豆禾混播比例和5种施氮水平为试验因素进行单因素随机区组盆栽和田间试验,探究豆禾混播系统的固氮和转氮能力,估测不同混播比例下箭筈豌豆对燕麦草地产量的氮肥替代效果。结果表明:1)箭筈豌豆的转氮率(PNt)和转氮量(WNt)均随豆/禾的增加呈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趋势。2)箭筈豌豆固氮酶活性与固氮量、转氮量、转氮率皆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丛枝菌根真菌(AMF)侵染强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3)盆栽试验混播箭筈豌豆可代替其70%以上的氮肥施入量,而小区试验混播12.5%~50%的箭筈豌豆可代替60%以上的氮肥施入量。4)箭筈豌豆与燕麦混播比例为12.5:87.5、25:75、50:50时的氮代替潜力显著高于混播比例为62.5:37.5、75:25和87.5:12.5。综合分析表明,12.5:87.5为豆禾混作系统的最优混播比例,可使氮素替代潜力最大化;各混播比例下豆禾混播生物固氮可代替40.17%~104.86%的施氮肥量,具有较高氮替代潜力,可实现豆禾混作草地的减氮增效。  相似文献   
502.
【目的】作物野生近缘物种、地方品种以及利用它们创制的育种原始种质,具有大量未被育种利用的遗传变异。但是,由于普遍具有明显缺陷、产量潜力低,育种家不愿意用,从而限制了其大规模应用。育种原始种质的利用效率不高,仍然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方法】根据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和以地方品种为遗传背景的染色体工程材料的育种实践,总结建立原始种质的高效育种利用技术体系。【结果】建立了“育种原始种质-顶交-两段选择”育种体系,利用小群体选育出7个新品种,同时利用6RS.6AL易位系选育的含黑麦抗白粉病基因Pm56的新品系参加了四川省区域试验。【结论】顶交可以导入原始种质的有利位点、同时改良综合性状,有利于重组累积不同品种亲本中的有利位点、赶上育种家的遗传改良步伐,也有利于原始种质与其他亲本间不同遗传变异的协调匹配。两段选择降低了选择难度、提高了选择效率,尤其是第一段选择聚焦于淘汰遗传上相对简单的关键缺陷性状,选择标准简单、易操作,而且符合中选标准的植株少,从而选择难度小、工作量小。育种实践表明,基于原始种质的小麦育种技术体系提高了育种效率。  相似文献   
503.
陈雪  龙芳  姚南 《食用菌》2023,(4):25-27
为筛选出适宜贵州省贵阳市白云区栽培的高产、优质、抗逆的香菇品种,进行10个香菇品种栽培试验。结果表明,香菇0912适宜中高温出菇,出菇效果好,生物学效率、产量最高,抗杂性强,品质优;香菇808、香菇130、庆元212适宜中温出菇,生物学效率较高,抗杂性较好,品质较好;香菇135适宜中低温出菇,生物学效率较高,抗杂性较好,品质良好。上述5个香菇品种均适宜在贵阳市栽培。  相似文献   
504.
杂合子的鉴别是香菇杂交育种中的关键步骤,为了快速准确地鉴别香菇双单杂交后代,本研究设计一种基于区分供体亲本双核的新型ISSR分子标记技术,采用该技术对香菇野生双核菌株YX7为供体和菌株808孢子单核体为受体杂交获得的40个杂交菌株进行鉴别,并以传统的显微观察与拮抗试验和传统ISSR分子标记技术为对照。新型ISSR分析结果表明:仅拥有供体菌株YX7一个核的特异性条带的菌株有27个,可判定为杂合子;其余13个菌株均判定为非杂合子,其中有11个菌株同时拥有供体菌株YX7两个核的特异性条带,是菌株YX7自身;有2个菌株不含供体菌株YX7两个核的任何特异性条带,属于菌株808的孢子单核体。与传统显微观察和拮抗试验方法相比,新型ISSR技术鉴定出的杂合子菌株更全面,不仅包含前者鉴定出的全部19个杂合子,还包括其无法判断的菌株6个和错判为非杂合子的菌株2个。新型ISSR技术采用单个引物就可确定全部27个杂合子菌株和13个非杂合子菌株,并能根据导入的供体细胞核类别将杂合子归为2类,而传统ISSR技术需采用4个引物才能鉴别出27个杂合子,并且不能确定剩余13个菌株为非杂合子,也不能对杂合子进行分类。综上...  相似文献   
505.
陈雪  胡海波  王灿 《土壤》2023,55(4):779-786
土壤养分是土壤肥力的基础,掌握其含量与分布特征可为改善立地条件、建设高效农田防护林体系提供科学依据。以盐城市阜宁县和淮安市涟水县黄河故道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层次分析法(AHP)与物元分析模型相结合的方式,分别对研究区内有林地和无林地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7个指标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①随着远离河堤,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钾、速效钾含量呈增加趋势;全磷含量呈减少趋势;有效磷在有林地呈减少趋势,在无林地呈增加趋势。②有林地土壤有机质(2~3级)、全氮(1~2级)含量显著高于无林地,而其余指标与无林地基本一致。③在距黄河故道<0.5、0.5~1.0和1.0~1.5 km 3个区域内,有林地土壤养分等级分别为较丰富Ⅱ、丰富Ⅰ、丰富Ⅰ,无林地土壤养分等级分别为贫乏Ⅳ、适量Ⅲ、适量Ⅲ。可见,开展农田防护林建设能有效促进土壤有机质、氮素的积累,提升土壤养分等级,若在此基础上合理追施磷肥,能进一步提高土壤肥力及其生态、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06.
本研究旨在探究唾液乳杆菌(Lactobacillus salivarius)对鸡毒支原体(Mycoplasma gallisepticum,MG)感染肉鸡生长性能及肺损伤的影响。选用1日龄AA肉鸡240只,按试验要求随机分为6组,包括对照组(Con)、低剂量唾液乳杆菌组(L)、高剂量唾液乳杆菌组(H)、MG感染组(MG)、MG感染+低剂量唾液乳杆菌组(MG+L)和MG感染+高剂量唾液乳杆菌组(MG+H)。Con组、MG组饲喂基础饲料,L组、MG+L组饲喂添加108 CFU·kg-1唾液乳杆菌的基础饲料,H组、MG+H组饲喂添加109 CFU·kg-1唾液乳杆菌的基础饲料,7日龄时给与MG组、MG+L组和MG+H组进行MG感染攻毒,饲养42 d后,通过分析各组鸡的体重、饲料转化率、肺部MG定植量、肺部病理损伤、肺部炎性损伤相关蛋白表达量及促炎性细胞因子含量来评价唾液乳杆菌缓解MG感染所致肉鸡生长性能下降及肺损伤效果。结果表明,MG感染极显著降低肉鸡体重(P<0.01),并极显著提高饲料转化率(P<0.01),而饲料中添加低剂量唾液乳杆菌和高剂量唾液乳杆菌均能极显著缓解MG感染所致肉鸡体重降低(P<0.01),并极显著改善饲料转化率(P<0.01)。饲料中添加低剂量唾液乳杆菌和高剂量唾液乳杆菌均能极显著降低MG肺部定植量(P<0.01);明显改善MG感染所致肺部病理损伤;极显著降低MG感染所致炎性损伤相关蛋白(TLR2、HMGB1、p-p65/p65、NLRP3、Pro-Caspase-1/Caspase-1)表达(P<0.01);极显著降低MG感染所致促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IL-8)含量(P<0.01)。综上所述,饲料中添加唾液乳杆菌可以显著缓解MG感染所致肉鸡生长性能下降及肺损伤,该株唾液乳杆菌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预防肉鸡感染MG。  相似文献   
507.
【目的】研究褪黑素对铝胁迫下番茄生理上的调控作用,为缓解土壤酸铝化对番茄生长造成的不利影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耐铝品种千禧番茄和铝敏感品种普罗旺斯番茄为供试植物,设置空白组、单铝组、褪黑素(MT)处理组和铝+褪黑素共同施加组,测定各处理组生长周期(10 d、20 d、30 d)过程中番茄叶片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丙二醛(MDA)、脯氨酸(Pro)、抗坏血酸(AsA)、谷胱甘肽(GSH)含量、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参数,检测根部铝富集含量和根系活力,并对番茄的根、茎、叶进行DNA损伤检测。【结果】铝逆境下两品种番茄生长发育均受到严重抑制,各器官DNA均受损严重,且其根系DNA损伤最为严重。施用褪黑素能够明显缓解番茄的铝毒症状,两品种番茄株高、根长及叶面积等主要生长指标均有所增长;抗氧化酶活性得到显著提高,且随实验周期延长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GSH和AsA含量最大增幅达91.14%、 13.52%; MDA含量降幅最大可达38.39%,脯氨酸含量增幅可达144.81%,调节番茄体内渗透平衡;叶绿素含量明显升高,各项荧光...  相似文献   
508.
为探究土壤不同供磷水平对燕麦(Avena sativa)+箭筈豌豆(Vicia sativa)混播牧草磷的利用效率、根系形态特征与根际微环境特征,以及牧草根系形态与根际微环境特征与磷素利用效率的关系,本研究利用盆栽试验设土壤低、中、高3个供磷水平,通过测定两种混播牧草植株的磷利用效率、营养竞争比率、土壤磷的富集率、根系形态特征参数以及根际微环境特征等相关指标,分析豆禾混播体系中牧草的磷养分利用优势,明确土壤不同供磷水平对牧草混播体系磷养分的竞争。结果表明:1)土壤高供磷水平处理的混播牧草植株磷含量显著高于中磷和低磷水平处理(P <0.05),但其磷利用效率较低,而低磷水平处理的牧草磷利用效率较高。2)土壤不同供磷水平下牧草根系形态特征参数具有明显差异,但对根系构型特征影响不显著(P> 0.05)。3)不同供磷水平处理下土壤pH表现为低磷>中磷>高磷水平,低磷水平处理的土壤磷酸酶活性表现最低,高磷和中磷水平处理间无显著差异(P> 0.05)。本研究重点剖析土壤不同供磷水平下豆禾牧草混播体系磷的利用效率,探索磷高效植物与磷低效植物之间磷传递或磷共享可能途径及影...  相似文献   
509.
沿海防护林是在沿海地区建立的以防护为主要目的的林木和灌木林,在防灾减灾、护岸固堤、生物多样性保护及景观美化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对沿海防护林复合经营的研究重点集中在复合经营模式配置、复合经营关键技术以及功能与效益等方面。文中通过总结我国既有沿海防护林复合经营模式和经营技术等研究成果,对今后海防林复合经营研究进行了展望:1)与乡村振兴等战略紧密结合,重视复合经营项目的规划布局;2)提升复合经营科技含量,进行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研发;3)开展复合经营技术综合应用研究,建立试验示范基地,提高其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10.
目的应用液质联用和分子对接技术筛选人参中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寡肽类成分。方法针对人参醇提物的精制组分,应用UPLC-QE-Orbitrap-MS质谱法鉴定精制组分中寡肽类成分,应用分子对接技术进一步对潜在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成分进行筛选。结果人参醇提物的AB-8大孔树脂50%乙醇洗脱部位含有寡肽类成分,经质谱分析共鉴定出3个寡肽类结构,包括Gly-Tyr、Gly-His、Val-Leu。这些化合物分别与α-葡萄糖苷酶进行分子对接,结合能均大于-4.25kcal/mol,表明这3个寡肽与α-葡萄糖苷酶能自发结合。将三个寡肽与α-葡萄糖苷酶生成复合物通过可视化分析,发现人参中寡肽类成分主要通过氢键、范德华力与活性中心ASP-203、ASP-327、ARG-526、ASP-542氨基酸残基相互作用。结论人参中寡肽类成分具有潜在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作用,为其进一步开发降血糖相关大健康产品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