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4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1篇
林业   63篇
农学   33篇
基础科学   67篇
  27篇
综合类   201篇
农作物   18篇
水产渔业   15篇
畜牧兽医   83篇
园艺   18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废鸡油脂制取生物柴油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物柴油作为一种绿色清洁替代型燃料,受到科研和产业界的广泛重视,原料油脂的廉价稳定供应是生物柴油产业化的关键.该文对来源于鸡肉制品加工的废鸡油作为生物柴油原料的潜力进行了探索,在NaOH催化剂作用下,通过与甲醇转酯化反应制备生物柴油.试验考察了醇油摩尔比、NaOH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油脂转化率的影响,并对制备的生物柴油样品进行了燃料指标分析.结果表明,炼制鸡油较为适宜的转酯化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50℃、醇油摩尔比9:1、NaOH用量1.3%、反应时间90~120 min,获得油脂转化率约90%.试验生物柴油样品多项理化指标能够满足EN14214生物柴油标准及国内O#柴油标准.  相似文献   
72.
茶园生产管理主要环节机械化技术集成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茶园生产管理主要环节机械化技术集成应用试验情况,分析了茶园生产机具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并就推进茶园生产机械化提出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3.
本试验旨在研究奶牛采食前后瘤胃中短链脂肪酸(SCFA)浓度的变化及其吸收相关蛋白表达量的差异。试验选用3头体重(720±30)kg且装有瘘管的健康荷斯坦牛(动物伦理审查编号为SXAU-EAW-2019-C002013),采食精粗比为40:60的日粮(10kg),试验预试期10d,于第11天饲喂前开始取样,采用气相色谱法检测奶牛采食前(0 h)和采食后(1、2、3、4、5、6、7、8 h)瘤胃液中SCFA浓度;并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瘤胃上皮组织中与SCFA吸收相关的蛋白表达量。结果表明:在采食后1 h奶牛瘤胃中SCFA浓度最高(P<0.05);在采食后一段时间内(2~5h)与SCFA吸收相关蛋白表达量上调(P<0.05),AE2、MCT1基因表达量均在5 h最高,PAT1、NHE3基因表达量均在4 h最高,MCT4基因表达量在4、5、6h均较高,NHE1基因表达量在2h达到最高;AE2、MCT1、MCT4、NHE1基因表达量与SCFA浓度负相关或正相关(P<0.05),AE2、MCT1、MCT4基因表达量与瘤胃内pH正相关(P<0.05)。以上结果初步揭示,在采食后一定时间内,瘤胃中与SCFA吸收相关蛋白表达受SCFA浓度和pH的调节。  相似文献   
74.
洁田技术防控杂草稻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广东省雷州市杂草稻严重危害水稻生产,影响雷州稻米产量和品质的情况,应用深圳兴旺生物的洁田技术,在2016年晚稻上进行了杂草稻防控效果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洁田技术对杂草稻防控效果良好,节本增收。  相似文献   
75.
李璐  刘刚  滕厚兴  陈雷  卢兴国  李爽  张淇 《油气储运》2016,(12):1300-1305
管道停输时,因地形起伏等因素管内难免存在压力,从而影响管道的启动特性。基于胶凝原油环道试验,采用3种加压方式探究不同停输压力对胶凝原油管道再启动特性的影响规律:1管道首段瞬时加压后密闭管道并恒温静置;2管道恒温静置过程中,在管道首段持续施加不同恒定压力;3管道首段持续加压特定时间后,密闭管道并恒温静置。分别开展管道再启动实验,计算管道启动屈服应力。分析表明:瞬时加压时,管道启动屈服应力随着加压压力的增加而增大;持续加压时,管道启动屈服应力随加压压力的增加而先增大后减小;加压时间对屈服应力也有一定影响。研究结果可为保障原油管道安全、高效运行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6.
深化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农村水利事业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析了我国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现状及产权制度改革的动因;介绍了股份合作制、拍卖、承包、租赁等产权制度改革的主要形式及进展情况;总结了产权制度改革的成效及经验;指出了产权制度改革中应注意的问题,并就进一步深化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提出了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77.
为对比不同中效稀释粉对猪精液常温保存效果的影响,试验选取业内知名度较高的9种中效稀释粉,其中国内3种和国外6种,分别编号为A、B、C、D、E、F、G、H和I,用12头杜洛克公猪精液进行了常温保存试验;对活力有效期内精液的pH值、活力、有效保存时长、畸形率以及顶体和质膜完整率的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稀释粉E的活力在保存3 d后显著高于稀释粉C、D、F、G(P<0.05);稀释粉E、I的有效保存时长最长,达10.91 d和10.33 d,显著高于另外6种(P<0.05);稀释粉D、E、G、H稀释的精液畸形率较低,其中稀释粉D、E显著低于另外4种(P<0.05);稀释粉A稀释的精液自第2天后精子顶体完整率一直最高,显著高于稀释粉C、D、F(P <0.05);稀释粉E、H的质膜完整率较高,其中稀释粉H显著高于稀释粉D、F(P <0.05)。综上,9种中效稀释粉常温保存的猪精液质量达国标和产品标准的合格率均为88.89%,其中稀释粉E、H、I效果最好;稀释粉对精液质量影响的评定宜囊括多项指标进行综合考量。  相似文献   
78.
商花6号是商丘市农林科学院以濮科花2号为母本,远杂9102为父本,经品种间有性杂交育成的高出仁率大果花生新品种.在2011~2012年全国北方区大果花生品种区域试验中,商花6号平均荚果产量4 695.30kghm2,平均籽仁产量3 514.73 kg/hm2;2013年全国北方区大果花生品种生产试验中,商花6号平均荚果产量4 531.05 kg/hm2,平均籽仁产量3 312.15 kg/hm2.该品种粗脂肪含量为150.46% ~53.46%,油酸含量为50.9%~51.7%,油亚比为1.69~1.76,高抗花生褐斑病和焦斑病,感花生黑斑病,抗网斑病和茎腐病,百果质量为256.2 g,百仁质量为111.2 g,出仁率为74.75%.商花6号于2014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鉴定编号:国品鉴花生2014010).该品种适宜在山东、河南、河北、辽宁、北京及江苏、安徽两省淮河以北大果花生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79.
为评估獐子岛深水人工鱼礁区大泷六线鱼Hexagrammos otakii的生长特性及其资源变动情况,利用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分析了该海域大泷六线鱼体长与体质量的关系式、生长方程、各项生长参数和生长特征变化情况,运用FISATⅡ软件评估了鱼礁区大泷六线鱼的可捕资源量,分析了投放人工鱼礁对大泷六线鱼生长特性及资源量的影响,并提出了大泷六线鱼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管理措施及资源合理利用的建议。结果表明:人工鱼礁区大泷六线鱼的平均体长和体质量随年份的增加基本呈上升趋势,优势体长组和优势体质量组随年份的增加均呈递增趋势,优势体长组为161~200 mm,优势体质量组为81~120 g;体质量生长的拐点年龄为3.75 a,种群生物量增长的临界年龄为3.73 a,总瞬时死亡率为0.483/a;根据体长股分析法,计算出鱼礁区(800 hm~2)大泷六线鱼可捕资源量为1571.6 t(约196.4 g/m~2)。研究表明,合理的捕捞限制应为3.73 a,最小不低于3 a,对体长小于281.6 mm、体质量小于273.7 g的大泷六线鱼应予以保护。  相似文献   
80.
为了解增殖放流后,黄海北部海域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的生长状况,于2015年6—10月在黄海北部辽宁省皮口海域进行了6个航次的回捕调查,共采集样品1434尾,并对其生长指标进行测量分析。结果表明:皮口海域中国对虾体长和体质量呈幂函数关系,雌虾W=8×10~(-6)L3.0729,雄虾W=9×10~(-6)L3.0573;采用Von Bertallanffy生长方程对皮口海域中国对虾体长、体质量进行拟合,雌虾Lt=230.09[1-e-0.0098(t-29.54)]、Wt=144.87[1-e-0.0098(t-29.54)]3.0729,雄虾Lt=175.05[1-e-0.0151(t-34.73)]、Wt=65.98[1-e-0.0151(t-34.73)]3.0573;皮口海域中国对虾在生长过程中表现出雌、雄差异,前期雄虾体长生长速度快于雌虾,约74 d后,雌虾体长生长速度明显快于雄虾,雄虾体质量生长拐点出现在109 d前后,而雌虾则出现在144 d前后;与历史文献相比较,皮口海域中国对虾的生长系数k值较小,显示出生长速度可能较其他海区有减缓的趋势,但渐近体长和渐近体质量有增大趋势;皮口海域中国对虾摄食等级存在月份差异。本研究结果可为探讨大规模增殖放流后黄海北部现有中国对虾种群的自然状况及制定相关管理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