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4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7篇
林业   55篇
农学   58篇
基础科学   23篇
  39篇
综合类   274篇
农作物   26篇
水产渔业   33篇
畜牧兽医   147篇
园艺   53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78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51.
本文对山西省北部滤沱河流域稻田杂草化学防除方面作了初步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以稗草和眼子菜为主要危害杂草的稻田,使用稻草敌、北斗星或采用以苄黄隆为主的二元混配除草剂,均可取得良好的除草效果;适当推迟用药期、加大用药量、合理保水,并可明显提高其除草效果  相似文献   
152.
2021-01期封面+目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农田氨挥发是大气中氨的重要来源,其减排措施研究已成为国际研究热点。有机肥替代化肥的农田氨挥发减排潜力已得到广泛认可,然而年际间气候变化对其减排能力的影响研究报道较少。通过研究年际间有机替代对作物产量和氨挥发损失量的影响,为华北地区科学减少氨挥发损失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本研究基于华北平原玉米长期田间定位试验 (2007年设置),针对不同施肥处理开展了连续3年 (2017—2019年) 的氨挥发监测,以明确年际间气候变化对有机替代氨挥发减排潜力的影响强度。试验共设置4个处理:不施氮肥处理 (PK)、单施化肥处理 (NPK)、半量有机肥氮替代化肥氮处理 (HONS)、全量有机肥氮替代化肥氮处理 (FONS)。   【结果】   有机替代可以提高玉米产量,与NPK处理相比,HONS处理和FONS处理的玉米产量分别提高20.7%和30.9%。不同施氮处理的氮素偏生产力在35.6~46.7 kg/kg,与NPK处理相比,HONS处理和FONS处理的氮素偏生产力分别提高20.8%和30.9%。年际间和各处理间的氨挥发规律基本一致,都是在施肥后的第2~4天出现排放峰值,之后氨挥发速率逐渐降低,并在9天内基本趋于稳定。施肥后前9天是农田氨挥发的主要排放时期,氨挥发量占基肥期氨挥发总量的70.1%;占追肥期的63.7%。华北平原春玉米农田氨挥发损失量较低 (10.6 kg/hm2),有机替代能够进一步显著降低农田氨挥发损失。与NPK处理相比,HONS和FONS处理对氨挥发损失的减排率平均分别可达33.5%和58.7%。有机替代处理农田氨挥发的年际间变化显著高于单施化肥处理。相比氨挥发损失较低的2019年,2018年NPK处理的氨挥发损失增加了12.3%,而HONS处理和FONS处理分别增加了91.2%和105.0%,相应的HONS处理和FONS处理的减排率,从2019年的54.3%和71.1%,降低到22.1%和47.2%。主成分分析表明,年际间大气温度变化和土壤湿度变化是导致年际间氨挥发损失量差异的主要原因。   【结论】   相比单施化肥,有机肥替代化肥能够提高作物产量;相比半量有机替代,长期全量有机肥替代化肥对作物产量的提升能力更强。华北平原旱地农田有机替代能有效降低氨挥发损失,但在氨挥发损失较高年份有机替代的减排潜力会减弱,因此,有机替代氨挥发减排潜力的估算需要考虑年际间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3.
[目的]研究食用菌苎麻骨培养物对活性艳红X-3B染料的脱色效果。[方法]将香菇、平菇和金针菇3种常见食用菌株接种至苎麻骨培养基上培养,研究培养物对50 mg/L活性艳红X-3B溶液的降解脱色效果。[结果]香菇培养物处理3 h对染料溶液脱色率可达92.17%,平菇培养物处理3 h对其脱色率可达72.40%。此外,香菇培养物对该染料溶液具有很好的重复处理效果,但重复处理次数越多脱色效果越差。[结论]香菇和平菇的苎麻骨培养基培养物对活性艳红X-3B溶液具有较好的脱色效果。  相似文献   
154.
1961-2010年黄河源区蓝绿水资源时空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SWAT(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SWAT)模型和非参数检验方法(Mann-Kendall),从时空尺度上分析了黄河源区1961-2010年蓝绿水资源量多年平均变化和各生长季节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时间上,近50 a来,黄河源区绿水资源量多年平均是蓝水的2倍以上。黄河源区蓝水资源春、秋两季减少,秋季显著减少,减少幅度0.355 mm/a,夏季略微增加;绿水资源春季减少,夏、秋两季增加,秋季显著增加,增加幅度0.286 mm/a。在空间上,黄河源区蓝绿水资源量在各季节呈现出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的趋势,东南部地区蓝水资源秋季减少明显,减小幅度最大为1.98 mm/a,绿水资源量夏、秋两季增加明显,最大为1.62 mm/a。随全球气候的变化,蓝绿水资源量在时空上差异将会进一步加大。因此,应加强黄河源区水资源的管理,减少源区绿水尤其是其中无效用水(蒸发)的消耗,减少生长季高耗水作物的种植,以保证中下游地区水量的有序供给。  相似文献   
155.
摘要:本文通过对信阳市1971-2000年近30不同年份平均气温、湿度、降水、蒸发、风速、日照、作物发育期资料、作物生长量测定资料及土壤墒情资料的统计分析,确定信阳市不同区域、不同季节干旱指标,进而建立起信阳市旱情动态模拟系统,在全市旱情动态预报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6.
就河北省梨果品质下降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7.
国家要求从2007年1月1日起,甲胺磷等5种高毒农药全面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由于这5种禁用高毒农药已被群众使用多年.监管任务十分艰巨。为了切实做好这项工作.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我们采取了十项强有力的措施,在全市范围内有组织、有计划、全面深入开展了甲胺磷等5种高毒农药禁止工作,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8.
双垂鹤鸵(又名食火鸡)在圈养条件下自然繁殖十分困难,石家庄市动物园通过技术攻关已成功掌握双垂鹤鸵的人工孵化繁殖技术。2019—2020年石家庄市动物园澳洲食草区一对食火鸡成功合笼配对,2020年后开始产卵。2021年石家庄市动物园首次采用人工孵化方式孵化出食火鸡幼雏,并且成功人工育雏。文中主要总结了2021和2022年成功人工孵化和人工育雏的3只食火鸡的一些经验,通过控制体重监测调整饲料喂量,引导幼雏学习采食以及做好动物观察及时调整饲养管理措施等,通过这种方式来提高双垂鹤鸵的孵化率和成活率,丰富动物种群,并加强对雏鸟常见疾病预防预警工作。  相似文献   
159.
绿叶菜是上海市民餐桌上不可或缺的蔬菜,每天的需求量在2000 t左右.然而上海夏季闷热潮湿,非常不利于绿叶菜的生长,导致上海地区夏季绿叶菜匮乏,只能靠周边地区供应,但新鲜度和安全性方面没有保证.同时,因气候特殊,上海地区生菜夏季育苗一直比较困难.如何在夏季培育出茁壮的种苗,解决生菜夏季规模化生产的重点、难点问题,为上海...  相似文献   
160.
针对我省农作物种类及其病、虫、草害发生情况较为复杂、年销售农药商品量大(约在7-8万吨)、农药行业问题多、市场管理难度较大等实际情况,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及所属的农药监督管理机构应当突出抓好农药质量、农药标签、高毒农药监管三个方面重点工作,并采取加强农药管理体系建设、加强对农药经营单位的管理、加大农药市场检查和处罚力度、建立重点监管和诚信企业扶持制度、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等综合措施,以实现全省农药市场秩序根本性好转,为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伞做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