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48篇
  免费   102篇
  国内免费   161篇
林业   311篇
农学   192篇
基础科学   271篇
  201篇
综合类   1485篇
农作物   247篇
水产渔业   134篇
畜牧兽医   1037篇
园艺   217篇
植物保护   116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82篇
  2022年   92篇
  2021年   97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136篇
  2018年   124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95篇
  2015年   91篇
  2014年   163篇
  2013年   138篇
  2012年   198篇
  2011年   197篇
  2010年   231篇
  2009年   218篇
  2008年   196篇
  2007年   209篇
  2006年   169篇
  2005年   157篇
  2004年   131篇
  2003年   151篇
  2002年   105篇
  2001年   88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90篇
  1998年   76篇
  1997年   82篇
  1996年   65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59篇
  1993年   65篇
  1992年   59篇
  1991年   54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10篇
  1965年   8篇
  1959年   7篇
  1957年   8篇
  1956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巢虫是危害中蜂的最大凶手,养蜂者终年与巢虫作斗争。只有培育抗巢虫的蜂群,才是饲养中蜂的惟一出路。下面我谈一下怎样选择抗巢虫蜂群,如何培育抗巢虫蜂王,供同志们参考。1怎样选择抗巢虫蜂群?一到高温季节,蜡蛾产卵多,繁殖特别快,危害  相似文献   
62.
ie0基因是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的一个晚期基因,该基因编码氨基酸序列的高度保守性及多种结构域提示其在病毒感染过程中的重要性。利用Red同源重组技术,分别对BmNPV ie0基因编码不同结构域的序列以及完整序列进行敲除构建ie0缺失型病毒,以野生型病毒为对照,研究ie0序列完全或部分缺失对病毒转录、复制及对宿主细胞致病能力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ie0基因完整序列或编码各结构域的序列缺失后均会对病毒产生不同影响:宿主细胞中完全缺失型和部分缺失型病毒滴度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完全缺失型和部分缺失型病毒基因组的拷贝数均与野生型病毒无显著差异;部分缺失型病毒的晚期和极晚期基因转录水平变化与ie0基因完全缺失型病毒相一致,均显著低于野生型病毒,并且缺失锌指结构域编码序列的影响最为明显。MTT检测结果也显示ie0基因完全缺失后病毒对宿主细胞的致病能力有所下降。亚细胞定位显示IE0蛋白在细胞质、细胞核中均有分布,但主要位于细胞质。综上所述,ie0基因为BmNPV病毒增殖、基因组复制的非必需基因,但对病毒晚期和极晚期基因的转录具有调控作用,影响最为显著的为锌指结构域的编码序列,且该基因的缺失会导致病毒对宿主细胞的致病能力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63.
黑龙江省东南部林区6种啮齿动物食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准确掌握黑龙江省东南部地区对农林危害比较严重的啮齿动物的食性及食物量,以便更好地、有针对性地灭鼠,从而为林业部门预防鼠害提供科学依据,于2010年3月—2011年1月通过实地考察,对捕获的鼠进行解剖,并结合实验室喂养进行食物量测定。结果表明,种子和浆果是树栖型种类啮齿动物的主要食物,约占70%左右;而地栖型种类啮齿动物的食物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域性差异。  相似文献   
64.
规模养猪场疫病控制方法及其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俊 《当代畜牧》2011,(8):25-26
在无特定疫病养殖场建设区,按照《无特定疫病畜禽养殖场的建立规程》对养猪场全面改建,采取加强规模养猪场防疫、检疫、监督,设置和建立防检疫服务点、沼气、隔离林带、种畜引进隔离场等全方位疫病控制与净化技术和措施,使该场生猪的非典型性猪瘟的发病率由原来的1.53%降低到现在的零水平,猪口蹄疫继续保持零发生,仔猪副伤寒、猪肺疫、猪丹毒、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等5种传染病从原来的零星散发也控制到了现在的零发生,大肠杆菌病,肠道寄生虫,疥癣病的发病率分别降低了19、13.19和11.31个百分点;对特定疫病实施计划免疫后,采取血清学方法检测免疫血清抗体,其保护率较建立前有了很大提高;在定点屠宰出栏生猪的检疫中,猪体颌下淋巴结,咽部淋巴结,肩前淋巴结,腹股沟深淋巴结,腹股沟浅淋巴结,肠系膜淋巴结,胸腔淋巴结的病变率较原来分别下降了2.32、3.42、0.67、1.05、0.97、3.12和3.24个百分点,肠道内寄生虫的检出率下降了17.26个百分点。养猪场的疫病控制与净化工作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65.
发展壮大养殖协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提高养殖户进入市场组织化程度的有效形式。畜草产业是定西市安定区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为了抢抓西部大开发的发展机遇,进一步提升畜草产业水平,提高养殖户组织化程度,增  相似文献   
66.
简述了日本财团的形成及其特征,主要从日本财团的国际竞争力方面对日本的财团模式进行了阐述。作为日本立国物质基础的财团模式正是值得中国企业借鉴的他山之石。  相似文献   
67.
阐述了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地区地层特点和聚合盐钻井液体系的作用机理,针对该地区地层不稳定、易缩径、垮塌和卡钻等问题,进行钻井液室内加重试验以及抗粘土侵、抗盐和钙侵试验,开展具有强抗污染能力的聚合盐钻井液体系的研究。室内研究表明,聚合盐钻井液具有较强的流变性、抗粘土侵和抗盐抗钙侵能力;现场应用表明,聚合盐钻井液显著减少了吉木萨尔地区的钻井复杂情况,降低了井径扩大率,提高时效,缩短了钻井周期,节约成本,井眼良好,表明聚合盐钻井液体系可以满足该地区钻井安全施工的需要。  相似文献   
68.
为了解呕吐毒素(DON)、玉米赤霉烯酮(ZEN)和黄曲霉毒素B1(AFB1)在2020年底新玉米中的污染情况,指导饲料生产企业和养殖场(户)开展霉菌毒素防控,降低霉菌毒素对饲料质量安全及养殖动物的影响,避免经济受损的风险。2020年12月在市场上采集新玉米样本225份,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或上转发光免疫分析法对其霉菌毒素污染情况进行检测,依据安佑集团相关企业标准标和GB 13078-2017《饲料卫生标准》进行判定分析。结果表明:新玉米中霉菌毒素检出率为96.0%,其中DON、ZEN和AFB1的检出率分别为85.8%、87.1%和86.7%|DON、ZEN和AFB1在新玉米中的污染状况差别较大,按《饲料卫生标准》判定的超标率分别为0.0%、0.4%和11.6%|最大检测值分别为2500、534 μg/kg和>100 μg/kg。就产地而言,山西、内蒙古、东北、安徽、山东、河南、云南、陕西等地霉菌毒素污染较重。综上,与2019年及2020年玉米霉菌毒素污染调查数据相比,2020年底新玉米污染程度较重。 [关键词] 玉米|霉菌毒素|胶体金免疫层析法|上转发光免疫分析法|污染规律  相似文献   
69.
探讨不同年龄组家兔胃肠道各段CD8+T细胞的分布特征,为进一步研究CD8+T细胞的作用奠定形态学基础。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不同年龄组(幼年组、青年组、老年组)家兔胃肠道内CD8+T细胞进行染色、观察及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家兔的CD8+T细胞多呈圆形、椭圆形或呈不规则形。在不同年龄组家兔,胃肠不同部位的分布有如下特点:家兔的CD8+T细胞主要分布于胃肠道的固有层中;青年组CD8+T细胞的分布数量显著高于幼年组和老年组;各肠段之间CD8+T细胞分布的数量差异不显著,但其分布的总量按照小肠、大肠、胃的顺序依次降低。研究结果显示,CD8+T细胞在家兔小肠的分布最多,并且其数量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青年家兔胃肠的分布最为丰富。  相似文献   
70.
为探明东北地区常见野生葱属植物耐旱能力,筛选野生葱属植物耐旱种质资源,本研究以野韭(Allium ramosum L.)、山韭(Allium senescens L.)和蒙古韭(Allium mongolicum Regel)3种葱属植物为材料,采用不同浓度的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分析其种子萌发期渗透调节物质及酶活性的影响,并结合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分析比较抗旱性。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3种葱属植物种子萌发期相对电导率显著升高(P<0.05),丙二醛、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活性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3种植物相比,山韭相对电导率最低,渗透调节物质积累量最高,酶活性变化明显。主成分分析表明,4种酶活性之间显示出强相关性。隶属函数分析得出3种植物种子的抗旱性由高到低依次为:山韭 > 野韭 > 蒙古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