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4篇
基础科学   5篇
  2篇
综合类   3篇
水产渔业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为了评价甲醛吸附材料的吸附性能,笔者选取中密度纤维板作为甲醛释放源,固定板材数量3块,通过配置暴露面积使24h测试液中的甲醛质量在(2.0±0.3)mg范围内,测试96h内7种甲醛吸附材料的初始吸附率与单位吸附量,结果表明初始吸附率与单位吸附量均呈正态分布,可以显著区分吸附材料的吸附性能。笔者以人造板作为甲醛释放源,更符合吸附材料实际使用条件,为评价其吸附性能提供一种新的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12.
通过界面改性来提高玻璃纤维(GF)/落叶松复合材料的胶合界面性能,从而提高纤维增强木质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比较了等离子体、硅烷、单宁、硅烷/单宁复合4种方法改性玻璃纤维表面对GF/落叶松复合材料胶合性能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本试验条件下,单宁处理时间为2 h,硅烷处理质量分数为1%,等离子体处理时间为40 s时,GF/落叶松复合材料的胶合性能最佳,复合材料静曲强度和弹性模量均有所提高;单宁能够部分取代硅烷偶联剂改性玻璃纤维,增强玻璃纤维/间苯二酚胶黏剂之间的结合;比较4种方法处理效果可知,等离子体处理效果最佳,单宁/硅烷复合偶联剂效果次之,然后是硅烷和单宁单独处理。  相似文献   
13.
韩振华  陈玲 《林产工业》2017,(11):38-40
木结构建筑不同于钢筋混凝土结构与钢结构,采用天然木材为原料,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装配式木结构建筑,应用现代科技,贯彻工业化理念,预先在专业的工厂生产出部分或全部木质构配件,包括墙体与楼板等,然后将其全部运到施工现场予以组装。笔者通过对木结构建筑的分类,提出木结构建筑工业化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带导叶蜗壳式离心泵的运行稳定性,研究了不同导叶安装角度对离心泵性能及叶轮结构力学响应的影响.以某带导叶蜗壳泵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其进行流场数值模拟,再通过静态和瞬态结构分析模块将水压力载荷导入叶轮结构,以实现单向流固耦合分析,研究不同导叶安装角度下叶轮变形与等效应力变化规律,最后通过模态分析研究叶轮结构的振动特性.结果表明:随着导叶安装角度减小,泵的高效区向小流量工况偏移,并且最高效率逐渐增大,最大提高2.1%;单向流固耦合分析得到的稳态结果与瞬态结果规律一致,其中叶轮最大变形量和最大等效应力值都随流量的增大而减小,在设计工况附近,都随导叶安装角度的减小而减小,最大差值为3.3%,且最大等效应力值变化的幅值较小;预应力对叶轮干模态固有频率的影响可忽略不计,与干模态对比,湿模态下的固有频率有较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5.
韩振华  魏群  李文娟  单文桃  巢渊  丁力  黄明 《南方农机》2023,(14):159-162+165
【目的】改变传统机器人实践类课程教学与应用脱节的现状。【方法】课题组将虚拟仿真技术融入机器人实践类课程教学中,分析了国内机器人实践类课程教学现状与虚拟仿真技术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在新工科背景下虚拟仿真技术融入机器人实践类课程的创新教学方案。首先,分析了创新教学内容的总体导向,基于现有教学硬件资源,将新工科、课程需求与虚拟仿真技术所构建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相结合;其次,以机械手臂涉及的相关虚拟仿真为例,确立虚拟仿真技术在课程中的融合点;最后,以机器人RV精密减速器结构建模与装配虚拟仿真为教学实践案例,建立机器人实践类课程创新教学体系以及相应的课程考核方法与成绩评定形式。【结果】机器人实践类课程创新教学模式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新性,锻炼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机器人应用能力与就业竞争力,满足社会对机器人创新人才的需求。【结论】创新教学为新工科背景下机器人相关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提供了有益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