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3篇
水产渔业   12篇
畜牧兽医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1.
为了进一步优化和提高完全豆浆制作可涂抹的干酪状产品的品质,通过检测组成成分、质构分析、粒径测定和感官评价,对比不同方式凝乳制备的大豆涂抹型干酪的成分组成、硬度、涂抹性及风味,进一步优化乳化条件。结果表明,乳酸菌发酵凝乳得到的大豆涂抹型干酪的水分含量略低,乳清更易排出,醛类物质明显降低,而香味物质(2,3-丁二酮)增多,感官评价最高。在搅拌温度80℃,转速1 800 r/min,时间30 min条件下制备的大豆涂抹型干酪具有最佳的质构、粒径等特性。当蛋白酶A添加量达0.3%时,大豆涂抹型干酪的品质较好,颗粒较小,细腻程度与市售涂抹型干酪相近。  相似文献   
12.
慢性氨氮胁迫对刺参摄食与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as Selenka)为研究对象,探讨氨氮胁迫浓度为0 mg/L、2 mg/L、4 mg/L、6 mg/L、8 mg/L、10 mg/L时14 d内刺参摄食情况与消化道内3种不同消化酶活性变化。刺参规格分别为小[S,体重(15.13±0.02)g]、中[M,体重(28.42±0.32)g]、大[L,体重(60.14±0.88)g]。结果显示:(1)随着氨氮浓度的升高,实验刺参存活与生长逐渐与对照组出现显著差异。当氨氮浓度高于2 mg/L时,刺参末体重与特定生长率随氨氮浓度升高有显著下降趋势;当氨氮浓度为8~10 mg/L时,3种不同规格刺参均出现了吐肠、化皮,直至死亡,氨氮浓度为10 mg/L时中规格刺参存活率最低,为81.3%。(2)当氨氮浓度低于10 mg/L时,氨氮胁迫对3种规格刺参摄食率(FR)影响差异不显著,而全部实验组的食物转化率(FCE)均显著低于对照(P0.05)。(3)氨氮胁迫对3种不同规格刺参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存在差异。随氨氮浓度升高,蛋白酶活性呈降低趋势,氨氮浓度8 mg/L和10 mg/L时全部实验组刺参蛋白酶活性显著低于对照(P0.05);脂肪酶和淀粉酶活性随氨氮浓度升高呈先升后降趋势,在2 mg/L时出现峰值;当氨氮浓度为6 mg/L时,小规格刺参的消化道淀粉酶活性降低到0.30 U/mg(prot),与对照出现显著差异(P0.05);当氨氮浓度从6 mg/L到8 mg/L时,3种规格刺参脂肪酶活性发生急剧变化,显著低于对照(P0.05),中规格刺参在同一氨氮浓度胁迫下的消化酶活性变化显著高于其他规格。研究表明,氨氮胁迫会对刺参摄食、消化与生长产生不利影响,在氨氮浓度4 mg/L以下刺参消化酶活性短期可被显著诱导上调,高氨氮浓度对消化酶活性起抑制效应并可导致生理紊乱,此响应存在体重规格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鲎素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抑杀作用,采用最小抑菌浓度、AB染料、扫描电镜、流式细胞仪和琼脂糖凝胶电泳等方法研究鲎素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抗菌活性、杀菌率、胞内紫外物质泄露、膜负电荷数、外部形态结构及胞内基因组DNA的影响。结果表明,鲎素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抗菌活性较其他细菌弱;2倍最低杀菌浓度(MBC)鲎素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杀死嗜水气单胞菌并导致胞内生物大分子泄漏;扫描电镜发现1倍MBC鲎素能导致轻微的壁膜破损及一些胞内物质渗出和粘连;流式细胞仪结果表明,1倍MBC鲎素能破坏细胞膜的完整性;AB染料测定表明鲎素处理后能改变膜负电荷数;琼脂糖凝胶电泳表明,鲎素能够与嗜水气单胞菌的基因组DNA发生作用,并呈浓度依赖关系,浓度越高对细菌基因组DNA损伤越大。鲎素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抑菌活性弱,只有高浓度时才能短时间内导致胞内紫外吸收物质泄露、膜负电荷数发生改变及基因组DNA损伤。  相似文献   
14.
为探明低盐环境中刺参幼参各生长阶段的消化酶活力变化,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测定了低盐(16、18、20、22、24)环境中3种规格,体质量分别为(28.37±3.21) g、(7.52±1.25) g、(2.03±0.68) g的刺参幼参生长和肠道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力。结果显示,3种规格刺参特定生长率变化趋势一致,随盐度升高而升高。盐度16时,特定生长率最低,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刺参身体不能正常自然伸展,多数个体匍匐在水槽底部,几乎不摄食;盐度31时,特定生长率最高。在盐度16?24范围内,刺参消化道内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活性变化趋势一致,随盐度的升高而升高;盐度24时,蛋白酶活性均达到最高水平,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小规格刺参肠道蛋白酶活性在盐度20、22时无显著差异(P>0.05);盐度20、22、24实验组淀粉酶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中规格刺参淀粉酶活性在盐度22升至24时出现显著增高(P<0.05);大规格刺参肠道脂肪酶活性在盐度20升至22时出现显著增高(P<0.05),小规格刺参在盐度升至24时脂肪酶活性出现显著增高(P<0.05);当盐度高于24时3种消化酶活性随盐度升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15.
在刺参配合饲料中添加6个比例(10%、20%、30%、40%、50%、60%)的甘薯块根粉与甘薯蔓茎粉,测定两种甘薯饲料原料的营养成分及其对仿刺参摄食与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甘薯块根粉中粗蛋白含量为10.01%,甘薯蔓茎粉中粗蛋白含量为5.54%;每100 g甘薯块根与蔓茎粉中氨基酸总量分别为7.33 g和4.37 g.在30 d的实验期间,投喂添加甘薯块根粉饲料的实验组仿刺参平均体重随实验时间呈上升趋势,实验结束时,10%和20%组特定生长率(SGR)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30%组SGR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投喂添加10%甘薯蔓茎粉的实验组仿刺参SGR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其余各组SGR均低于对照组(P<0.05).投喂添加10%、20%甘薯块根粉饲料的实验组仿刺参食物转化率(FCE)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投喂添加10%甘薯蔓茎粉饲料的实验组FCE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其余各实验组仿刺参FCE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当甘薯块根粉和甘薯蔓茎粉添加比例分别低于30%和10%时,可满足刺参的营养需求,提高饲料利用效率,保证并促进仿刺参的摄食与生长.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微生态制剂及其使用策略对刺参生长和水质的影响,实验组添加以芽孢杆菌、乳酸菌等为主的微生态制剂和饲料分别混合放置0、6、9、12、15 h后投喂体质量为(7.81±0.25) g的刺参,实验共持续进行30天,期间10天换1次水。结果显示,添加微生态制剂组刺参特定生长率(SGR)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与饲料混合放置12 h后投喂实验组刺参SGR最高,为0.618%/d,是对照组的1.52倍,但与混合放置9 h实验组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氨氮、亚硝酸盐、COD随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而实验组各项水质指标随着与饲料混合放置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与饲料混合放置0 h组各项水质指标最低,但各实验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至实验结束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将微生态制剂与饲料混合放置9~12 h后投喂刺参,对刺参的生长和养殖水质均可达到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17.
在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配合饲料中添加不同比例(10%、20%、30%、40%、50%、60%)的甘薯块根粉与甘薯茎蔓粉,测定了添加2种甘薯饲料成分对刺参生长和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结果显示,在50 d实验期间,投喂添加甘薯块根粉饲料的实验组刺参平均体重随实验时间呈上升趋势,实验结束时,添加20%甘薯块根粉组终末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0%、30%组特定生长率(SGR)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投喂添加10%甘薯茎蔓粉的实验组刺参SGR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其余各组SGR均低于对照组(P<0.05).投喂添加10%、20%甘薯块根粉饲料的实验组刺参体腔液中过氧化氢酶(CAT)、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投喂添加10%甘薯茎蔓粉饲料的实验组ACP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刺参体腔液中的溶菌酶(LZM)、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CAT和AKP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表明,当甘薯块根与茎蔓的添加比例分别在30%和20%以下时,可满足刺参的营养需求,促进或保证刺参的生长,提高刺参免疫能力.  相似文献   
18.
茶皂素在刺参苗期对玻璃海鞘杀除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寻求刺参苗种生产期间清除玻璃海鞘的有效方法,以天然环保的茶皂素作为杀虫药物,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的茶皂素溶液对玻璃海鞘的杀除效果及对参苗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茶皂素对玻璃海鞘具有致死作用,用质量浓度为5、10、20 mg/L的茶皂素溶液浸浴处理12 h,玻璃海鞘的杀除率分别为32.3%、67.7%、83.3%,用质量浓度30 mg/L的茶皂素溶液处理6 h,或用40 mg/L的茶皂素溶液处理3 h,玻璃海鞘的杀除率均可达到100%,而用质量浓度为50、60 mg/L的茶皂素药液只需处理2 h,玻璃海鞘杀除率即可达100%;刺参苗种在质量浓度5~40 mg/L的茶皂素溶液中药浴,6 h内无明显异常,将其重新置于新鲜海水中12 h即可恢复正常活动状态;在质量浓度为50、60 mg/L的茶皂素溶液中药浴8 h,刺参苗种出现轻度化皮现象,12 h时损伤率分别为6.7%和13.3%,但将其重新置于新鲜海水中后未出现死亡,经过一段时间刺参即能够恢复到正常状态。结果表明,茶皂素对玻璃海鞘具有很好的杀除效果,在质量浓度为30~40 mg/L的茶皂素溶液中药浴2~3 h,玻璃海鞘的杀除率接近100%,而且茶皂素绿色安全、经济高效、生态环保,适合在刺参苗种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