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22篇
水产渔业   83篇
畜牧兽医   10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发展庭院水产养殖注意事项庭院水产养殖,作为庭院经济的一个传统骨干项目,具有经营灵活、管理方便、用工少、产出率高等优点,是农家致富的好门路。联系近年来本市庭院水产养殖发展的实际,特提出以下注意事项。一、合理选择养殖品种适合庭院养殖的水产品很多,一般宜选...  相似文献   
12.
“当我走近你的时候,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你却给予我整个春天”……和千千万万热心的读者一样,当初,当你突现于我的视线中时,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你—《科学养鱼》,从此与你结下不解之缘。十多年来,订刊阅刊,成为一种惯例,成为一种需要。一册在手,收益良多。你就是一部推陈出新的水产百科全书,百读不厌,为我源源不断地输送着专业“营养”;你更是一位足智多谋的军师参谋,指点迷津,助我在基层渔技推广战线上攻坚克难。读你,因为你贴近生产,“普及第一”不动摇。你,切合实际的栏目设计,通俗朴实的文体编排,新颖实用的技术报道,鲜明生动的经验介…  相似文献   
13.
烫尾症是金鱼饲养中常见的非寄生性疾病,在露天水泥池集约化养殖条件下,该病的发生尤为频繁。一、病症与危害患病金鱼多浮于池水浅表层,反应迟钝,潜游能力弱,有的个体头朝下,呈倒立状态。金鱼一旦遭烫尾,出现鳍棘间线型放射状充血,继而整个鳍(尤其是尾鳍)边缘组织坏死(色素褪去,羽化),影响其观赏价值,最终导致身价下降。二、流行与预防金鱼烫尾症发生的直接原因是由于池水高温(超过30℃)所致。在实际生产中气温过高(超过30℃),池水过浅,池水过肥(使鱼患气泡症,难以下沉),都是烫尾症的诱发因素。为此,夏季金鱼饲养管理中宜采取以下措施加以预…  相似文献   
14.
<正>施伯林,男,1965年生,高中文化,如皋东陈人。原为如皋市絮棉厂下岗职工,1991年回乡从事观赏鱼养殖,他在观赏鱼行业打拼已有18个年头。2004年创建如皋市长三角观赏鱼养殖基地,2007年创建长蝶观赏鱼专业合作社,2008年牵头成立社区观赏鱼养殖服务中心、观赏鱼养殖协会。现有观赏鱼养殖场地230亩,其中室  相似文献   
15.
翘嘴红鲌,肉洁白鲜嫩,营养价值较高,被列为我国淡水"四大名鱼"之一,素有"长江上等名贵鱼"和"太湖三白"之首的美誉.翘嘴红鲌适应性强,生存水温0~38℃,适宜生长水温18~30℃,生活水深0.5~10m,透明度在30cm以上,水体pH值6.5~8.5.  相似文献   
16.
一种简便效好的幼蛙驯食法经过变态后发育而成的幼蛙嗜食动物性活饵,在规模化、集约化养殖牛蛙的条件下,如果单纯投喂活饵,不但饵源有限,而且费工时、成本高。随着牛蛙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如何短快好省驯化幼蛙摄食人工饵料,成了众多养蛙者所关注的热点问题。笔者依据...  相似文献   
17.
顾宏兵 《内陆水产》1995,(12):22-22
淡水白鲳,学名短盖巨脂鲤,又叫“淡水鲳”,原产于南美亚马逊河,是热带和亚热带的一种大型经济鱼类。1982年始由我国台湾引进养殖,1985年从台湾引入我国大陆:十年来,我国长江、珠江流域的十多个省区成功地进行了淡水白鲳的饲养与人工繁殖。据报道,目前我国推广养殖淡水白鲳面积已逾1万公顷,  相似文献   
18.
稻鱼蛙共生效益培增顾宏兵为了开辟牛蛙养殖新环境,摸索提高稻田农业经济效益的新路子,近两年来,江苏省如皋市雪岸乡的一些牛蛙养殖户,利用自家稻田进行了“稻鱼蛙共生”试验。两年的实践证明,稻鱼蛙综合经营,良性循环,每667m2稻田净收入可达2000~250...  相似文献   
19.
巧捕成鱼塘内小杂鱼一法鲦鱼、麦穗鱼、鱼等小杂鱼食性广、抗病力强、繁衍快。在成鱼养殖中,由于清塘不彻底或换水带入等原因,往往播下“祸根”。大量的小杂鱼在成鱼塘内生存,不但会消耗掉池水中的溶氧,加重池塘“氧债”,而且它们会与养殖鱼类争夺饵料(特别是精料)...  相似文献   
20.
为了开辟牛蛙养殖新空间,探索稻田水产养殖新路,提高稻田经济效益,我们于1995年6-10月,在本市雷岸乡雪岸村4组进行了“精鱼蛙共生技术探讨”的生产试验,现报导如下。1试验条件选择透风透光、水源便利、排灌通畅的长方形稻田667m2为试验田;中稻系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9-92”;蛙种为经驯食过的上年越冬幼蛙;鱼种为鲫鱼春片。用宽1.0m的60目聚乙烯网片制成防逃网。饵料以新鲜干蚕蛹为主;肥料为一般粪肥、化肥。2技术措施2.1稻田处理2.1.1夯实田埂,在田内开挖规格为0.70m×0.70m的“田”形鱼(蛙)沟,其中图为距田埂1.20m。鱼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