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7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4篇
  5篇
综合类   50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温泉县长期以来形成了以玉米为主体的种植业产业结构模式,新形势下种植业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尝试新的作物栽培模式[1]。种植黄豆有相对较高的经济收益且轮作后可改良土壤。本试验从产量和品质两个角度,通过对比田间小区不同试验条件下黄豆品种农艺性状、产量等差异,筛选适合温泉县种植的黄豆品种[2]。  相似文献   
52.
森林经理学课程试题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森林经理学课程的专业特点以及现代试题库系统发展现状研究的基础上,采用visual smdi02008中的C#编程语言以及sql server2000数据库构建了基于C/S模式的森林经理学课程试题库系统。系统主要包括了系统管理、知识点管理、试题、试卷以及考试管理等5个功能模块。该系统的应用真正实现了考、教分离,为森林经理学课程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究黄土覆盖区煤矿开采沉陷变形造成的地表裂缝对土壤水分变化的扰动效应,为采煤沉陷区土壤水分变化规律研究提供数据支撑。[方法]以典型黄土覆盖区的采煤沉陷区为模型,使用自主研制的开采沉陷地表裂缝模拟装置进行物理模拟试验,并在裂缝周围布设水分传感器,分析地表裂缝引起的土壤水分变化特征。利用Hydrus软件构建水文模型,结合物理模拟试验结果对数值计算模型进行优化。采用控制变量法,利用优化后的模型计算在不同裂缝形状、地形以及初始含水量条件下裂缝周围土壤含水量与非变形区土壤含水量差值。[结果]裂缝宽度主要影响土壤水分散失量的最大值,而裂缝深度主要影响散失量最大值出现的位置;裂缝对上坡方向和下坡方向影响规律存在差异,且坡度越大,差异越明显;土壤初始含水量越小,裂缝对土壤水分扰动程度越小;当初始含水量低于20%时,地表裂缝对土壤水分的影响范围不超过15 cm。[结论]在相同边界条件下,土壤水分模拟试验结果与物理试验数据变化规律呈现一致性,利用优化后的数值计算模型可以定量地分析黄土覆盖区土壤水分对采动地表裂缝的响应特征。  相似文献   
54.
氮肥在促进酿酒葡萄营养生长的同时还能有效调节其生殖生长,补氮时期和补氮方式对于协调葡萄营养生理和品质构成的关系尤为重要,尤其在葡萄品质形成最为关键的转色期进行氮素调控对浆果品质组分的影响最为显著。以8年生酿酒葡萄品种“赤霞珠”为研究对象,在葡萄转色期内以清水为对照,设置叶面喷施、滴灌补氮、喷滴结合和减量补氮4种补氮方式,研究补氮方式对葡萄生理、品质和酵母可同化氮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喷施清水相比,4种补氮方式均能提高葡萄果实的果形指数;滴灌补氮能有效增加叶片叶面积、水分利用率和叶绿素b含量,其中水分利用率显著提高81.53%;葡萄浆果的单宁、花色苷和总酚提升效果在叶面喷施氮素时分别显著提高11.69%、99.19%、21.60%;减量补氮可以显著促进叶绿素的合成与积累,同时可溶性固形物显著增加16.15%;喷滴结合提升叶片净光合速率、类胡萝卜素和酵母可同化氮含量的效果最佳,分别显著增加35.15%、38.46%和53.04%,同时百粒重显著提高44.88%。综合评价发现,在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通过叶面喷施和滴灌追施的补氮方式是调节酿酒葡萄生理、改善葡萄浆果品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5.
‘柯基’是希腊主栻的油用油橄榄品种,我国于1979年3月从法国科西嘉农业试验站引入枝条,分别在四川、湖北、陕西和浙江等地嫁接。果实椭圆形,平均单果重1.60 g,果面光滑,果基平,果顶有乳状凸起,鲜果含油率22.70%,果肉率82.58%,果味非常浓,油质佳。在云南省金沙江干热河谷冷冬地区,果实10月下旬成熟,成熟后附着力强,不易脱落。2013年通过云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良种认定。  相似文献   
56.
行内生草对土壤微环境和酿酒葡萄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宁夏贺兰山东麓主栽的6 a生酿酒葡萄‘赤霞珠’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连续2 a行内自然生草(CZR)和人工种植马齿苋(CMC)试验,以清耕(CK)为对照,研究行内生草对土壤温度、容重、总孔隙度、肥力、酶活性、微生物数量和酿酒葡萄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CZR处理与CK处理相比,在酿酒葡萄幼果期、膨大期和成熟期5~25 cm土层平均土壤温度下降0.94、1.12℃和0.93℃,0~60 cm土层平均土壤容重和总孔隙度分别下降2.23%和1.73%,脲酶、蔗糖酶、碱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分别提高22.67%、30.26%、8.46%和66.65%,微生物数量提高34.97%;CMC处理与CK处理相比,在酿酒葡萄幼果期、膨大期和成熟期5~25 cm土层平均土壤温度分别下降1.82℃、2.02℃和1.38℃,0~60 cm土层平均土壤容重和总孔隙度分别下降0.90%和2.87%,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全氮和全磷含量分别提高37.80%、52.67%、31.73%、31.17%、24.81%和21.13%,脲酶、蔗糖酸酶、碱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分别提高72.08%、109.67%、14.93%和154.50%,微生物数量提高103.56%;行内生草对酿酒葡萄产量影响不显著,对改善浆果品质有显著作用,CZR和CMC处理较CK处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降低1.33%和3.72%,可滴定酸、单宁、总酚和花色苷含量分别提高14.52%和16.13%、21.23%和25.82%、26.65%和24.41%、32.75%和41.16%。在旱区滴灌条件下,葡萄园连续2 a行内生草能够改善土壤物理性状,提升土壤肥力、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对产量影响不显著,但有利于酿酒葡萄香气物质累积,能调节糖酸比,以行内种植马齿苋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57.
58.
59.
为对核桃品种资源和栽培信息进行有效管理,采用Visual Studio 2010中的C语言,以及SQLite数据库构建了核桃品种资源及栽培信息库系统.系统主要包括品种信息管理、栽培技术、病虫害监测、采收及采后管理和系统维护5个功能模板.系统的应用,为云南乃至中国核桃种质资源收集和保护提供信息平台,也为核桃种质资源评价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60.
12个核桃品种低温半致死温度与抗寒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云南省12个核桃品种1年生幼苗叶片为研究对象,测定其人工低温胁迫下的相对电导率,并结合Logistic方程计算半致死温度,从而对不同品种的抗寒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随着胁迫温度的降低,叶片相对电导率均呈"S"型上升趋势,不同品种半致死温度在-6.89~-16.37℃。12个核桃品种抗寒性由强到弱排序依次为:强特勒丽53号哈特利云新高原云新306云新云林云新301铁核桃维2号三台漾濞泡核桃自元。这一结果与多年田间观测结果一致,说明半致死温度(LT50)可作为评价核桃抗寒性的一个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