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3篇
  1篇
综合类   1篇
水产渔业   70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取自乳山湾东流区金港养殖区,其壳长范围为2.86~3.21 cm。实验结果表明,温度为20℃时,菲律宾蛤仔氮的排泄率最大(11.381μg.h-1.ind-1),是其他温度组(10℃、15℃、25℃、30℃)的2~8倍。菲律宾蛤仔代谢产物中NH4+-N占总无机氮的88%~91%,NO3--N和NO2--N占总无机氮的比例很小,分别为5.74%~7.89%和2.11%~4.01%,表明菲律宾蛤仔是排氨动物,氮的代谢终极产物主要为氨。磷的排泄随温度的变化不是很明显,排泄的磷中DOP的量明显小于DIP,总体趋势是随温度的升高略有增高,其中TDP和DIP变化幅度完全一致,DOP变幅相对较小,但上述3种形态P的水平随温度变化与N相比要小得多。通过实验分析表明,20℃时菲律宾蛤仔氮的排泄率最高。  相似文献   
62.
针对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利用海水中的自然净化微生物挂膜,挂膜成功后,形成了很好的硝化作用,进行不同水温、进水氨氮浓度和水力停留时间(HRT)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相同的进水氨氮浓度,随着水温的升高,不同水温之间氨氮浓度变化差异显著(P0.05)。在28℃水温时,经过生物膜120 h的净化处理,进水氨氮浓度降低到最低;随着进水氨氮浓度和HRT的增大,氨氮去除率及特殊去除率也不断的增大,但在同一进水氨氮浓度下,氨氮特殊去除率随着水力停留时间的延长反而降低。  相似文献   
63.
几种工业废水对牙鲆仔稚鱼的急性毒性及联合毒性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印染废水、电镀废水、农药废水都是常见的、易进入近岸海域的工业废水。本文通过室内实验,研究了这3种工业废水及其混合物对牙鲆仔稚鱼的急性毒性作用。结果表明,印染废水、电镀废水、农药废水及其混合物对牙鲆初孵仔鱼48hLC50(95%置信区间)和96h LC50(95%置信区间)分别为2.28%(1.39%-3.74%)、0.21%(0.18%-0.27%)、0.47%(0.37%-0.60%)及0.42%(0.07%-2.54%)和0.58%(0.15%-0.76%)、0.10%(0.04%-0.25%)、0.23%(0.18%-0.29%)及0.17%(0.12%-0.23%);对牙鲆后期仔稚鱼48h LC50(95%置信区间)和96h LC50(95%置信区间)分别为2.95%(1.65%-5.29%)、0.22%(0.15%-0.31%)、0.71%(0.50%-1.01%)及0.77%(0.50%-1.19%)和0.69%(0.51%-0.93%)、0.14%(0.10%-0.20%)、0.38%(0.23%-0.61%及0.24%(0.16%-0.35%)。以对牙鲆仔稚鱼半致死浓度为指标,这几种工业废水的毒性顺序为电镀废水>农药废水>印染废水,初孵仔鱼较后期仔稚鱼对这些废水更为敏感。这些废水以等体积混合时,对初孵仔鱼和后期稚鱼的联合毒性作用表现为相加作用。  相似文献   
64.
海水养殖废水的处理技术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海水养殖废水的几种方法进行综述,分析和比较了物理化学方法、生物方法及综合处理方法的去除效率和应用前景,提出了适合我国现状的海水养殖废水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65.
乳山湾6—9月叶绿素a含量的分布及初级生产力的估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1995年6~9月对乳山湾东流区进行的6次综合调查结果,着重阐述了乳山湾东流区叶绿素a含量的分布特.点及其与海洋环境因子的关系,并对初级生产力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乳山湾东流区对绿素a含量6~9月份平均值为11.16mg/m3,最高值出现在9月中旬,高达45.26mp/m3;估算初级生产力的平均值为432m星C/m2·d;在影响叶绿素a含量分布与变化的环境因子中,与浮游植物细胞数量、温度、径流和营养盐等关系密切;乳山湾东流区叶绿素a含量和初级生产力处于较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66.
每年夏季发生的滩涂养殖蛤仔和牡蛎大面积死亡,给养殖部门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如何减少以效防止死亡受到有关方面的关注。针对这一问题,1995~1997年间,我们承担了由山东科委和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共同下达的“生态环境变化对滩涂贝类死亡影响机理的研究”课题。本文根据山东省乳山湾滩涂蛤仔和牡蛎养殖区的生态环境及蛤仔和牡蛎死亡状况调查和死亡环境条件疚模拟试验的结果。提出减少滩涂养殖蛤仔和牡蛎夏季死亡的对策措施,以期在更大范围内,对养殖单位有所借鉴和帮助。1.适度发展科学养殖充分开发利用摊面,扩大养植面积,是一种…  相似文献   
67.
沉积环境中硫化物的形成及其与贝类养殖的关系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9  
描述了海洋及沉积物中硫的主要形态、分布及无机硫化物的形成机理。阐述了环境条件对硫化物形成的影响。并依据国内外的研究资料重点讨论了沉积环境中硫化物的形成、贝类养殖过程中生物沉降对沉积环境中硫化物的影响及养殖活动与底质中硫化物的关系。提出了贝类养殖活动中生物沉降过程对沉积环境中微生物贡献的定量研究将成为贝类养殖对生态环境效应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68.
乳山湾表层海水COD与氮、磷营养盐的分布及其营养状况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调查结果表明,乳山湾东流区化学需氧量(COD)浓度较低,均低于2mg/L。无机氮浓度较高,5月和8月无机氮的平均值分别为0.32、0.39mg/L,5月无机氮组成以硝酸氮(NO3-N)为主,8月则以氨氮(NH4-N)为主。5月和8月无机磷的平均值分别为0.015、0.035mg/L,IN/IP比值较高,平均值分别为74和25。乳山湾东流区处于富营养化水平。  相似文献   
69.
乳山湾表层沉积物质量现状及其评价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对乳山湾东流区表层沉积物的综合调查分析表明,乳山湾东流区为弱还原环境。总氮、总磷局部超标,且其含量与有机质、硫化物的变化特征相似,有明显的区域分布,在东部湾顶虾池排放口附近含量相对较高,说明养殖排放污水对其沉积环境质量有一定的影响。沉积物中的重金属以Cd的污染指数最大,平均值为32.54,其他重金属指标的污染指数较低,均小于1.0,说明乳山湾沉积物中存在Cd的潜在污染危险。  相似文献   
70.
褶牡蛎对水体中重金属铜和镉的富集动力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褶牡蛎Crassostrea plicatula为研究对象,应用半静态双箱模型室内模拟了大、小两种规格褶牡蛎对重金属Cu、Cd的生物富集释放过程.通过对富集与释放阶段褶牡蛎体内重金属含量变化进行非线性拟合,得到了褶牡蛎对重金属Cu、Cd的生物富集曲线及富集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1)富集阶段褶牡蛎对Cu、Cd的生物富集系数BCF及吸收速率常数k1随着外部水体中重金属暴露浓度的增大而减少,理论平衡状态下生物体内重金属含量随外部水体中重金属暴露浓度的增大而增大;2)释放阶段褶牡蛎对重金属Cu、Cd的吸收速率常数k1随富集阶段外部水体中Cu、Cd暴露浓度的增大而减小,褶牡蛎体内Cu的生物学半衰期B1/2随富集阶段外部水体中Cu暴露浓度的增大而延长,Cd的生物学半衰期与Cd暴露浓度的关系无明显规律性;3)褶牡蛎对Cu的富集能力和排出能力均强于Cd;4)大规格褶牡蛎对Cu、Cd的富集能力均强于小规格,而褶牡蛎规格大小对于其体内Cu、Cd的排出作用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