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6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64篇
林业   93篇
农学   124篇
基础科学   63篇
  77篇
综合类   669篇
农作物   126篇
水产渔业   62篇
畜牧兽医   527篇
园艺   169篇
植物保护   47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98篇
  2010年   105篇
  2009年   103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120篇
  2006年   87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本文以森林内涵机理分析为基础,定义了森林减轻水灾的效益。通过对森林减轻水灾效益的 性质分析,指出对该效益的研究不能采用微观分析法,只能采用宏观分析法。利用1998年长 江发生特大洪水的案例,首次在较大的范围内,对森林减轻水灾的效益作出了科学地评价。 尽管恢复森林植被是控制洪水的基本途径,但森林减轻水灾的效益只相当于所有水利部门应 当承担总效益的5%。  相似文献   
92.
松针褐斑病是马尾松的一种新的病害。调查发现在发病严重的湿地松林下及林缘的马尾松幼树已普遍感染松针褐斑病,发病率达67.1%,个别发病严重的植株已濒临死亡。而在马尾松纯林调查中未发现马尾松褐斑病。马尾松褐斑病发生规律是春季为发病盛期,秋季为新叶发病期;病菌潜育期比湿地松上长一个月以上,病菌子实体产生的数量也比湿地松上产生的数量少的多。可见,马尾松是抗褐斑病较强的树种。  相似文献   
93.
卵母细胞体外成熟(IVM)是山羊胚胎体外生产的关键步骤,其对山羊体外生产胚胎的数量和质量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此外,IVM还可以满足胚胎工程技术如体细胞核移植、转基因动物生产对卵母细胞的大量需求。然而,由于山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研究起步较晚,与牛、猪等家畜相比仍然存在不小的差距,存在诸如体外成熟率低、胚胎质量不佳、培养体系可重复性低等问题。因此,分析山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主要影响因素,提高山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率,建立山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稳定培养体系,就成为了近年来山羊胚胎体外生产的研究重点。论文综合国内外学者近年的相关研究,对可能影响山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效率的各种因素进行了综述分析,同时对山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现存问题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建立山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体系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4.
为了明确低浓度NaCl的最佳施用方式及其适宜浓度对樱桃萝卜生长和物质累积的有益效应,以樱桃萝卜品种“荷兰可爱多”为试材,从2叶1心期开始,采用浓度为0、6、12、18 mmol/L的NaCl,分别进行连续21 d的叶面喷洒或根部浇淋处理,分析其对植株及各器官生长、干物质和营养物质累积以及叶片光合碳吸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叶施处理下,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樱桃萝卜植株生长及光合活性等指标均呈现峰值变化趋势,其有益效应最佳浓度集中在12 mmol/L。叶施12 mmol/L NaCl处理下,樱桃萝卜的全株及肉质根鲜质量和干质量分别比对照大幅增加了107.2%和112.3%、147.3%和148.6%;而且叶面积、光合速率、气孔导度也显著增加;同时植株生长活性与根系活力也有大幅度提升。而根施12 mmol/L NaCl处理下,全株干质量、全株鲜质量、肉质根鲜质量、叶面积也明显增加。另外,叶施、根施12~18 mmol/L NaCl更有利于植株干物质从叶片向肉质根转移分配。叶施12 mmol/L NaCl促进了肉质根的可溶性糖、淀粉、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质的累积;相比之下,根施12 mm...  相似文献   
95.
钾是棉花生长发育所必需的三大营养元素之一.近年来,随着杂交抗虫棉的推广应用和含多元素肥料的用量增加,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肥料流失浪费,已成为夺取棉花高产,实现高效农业的重要举措.2006年作者在棉花上进行了施用颗粒钾肥的效果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6.
水稻生产不仅对于保障粮食安全意义重大,同时稻田作为一类特殊的人工湿地,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也至关重要。上海稻田耕作制度从20世纪80年代的三熟制转变为两熟制,到2010年代又从两熟制逐渐调整为一熟制。近年来,逐步形成了用地与养地相结合的耕作制度,部分地区成功探索了稻田种养结合的绿色生产模式,并逐步实现了品牌化生产。然而,上海水稻绿色生产也面临诸多挑战,包括粮食稳产压力、资源与环境约束以及高度依赖财政补贴、自身盈利能力不足等。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今后稻田耕作制度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在确保耕地面积、稻田比例不下降与稳定单产潜力的基础上,稳定全市粮食产量;创新和集成绿色栽培技术,提升稻田湿地生态功能;深化稻米品牌建设,以品牌化实现生态产品价值,提升水稻绿色种植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7.
【目的 】探究栽培措施(移栽密度、施氮量)对优质粳稻品种云科粳 5 号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方法】采用大田裂区设计,设置 4 个氮肥施用量(N 0、150、240、330 kg/hm2 )和 4 个移栽密度(24 万、30 万、 36 万、42 万苗 /hm2 )处理,测定稻谷产量性状、叶片 SPAD 值、糙米率、直链淀粉、精米率、垩白粒率、蛋白 质、胶稠度等,探究施氮量和栽培密度对粳稻云科粳 5 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在 0~330 kg/hm2 范围内, 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分蘖明显增加,高氮条件下个体分蘖数最高,达 18.80 个 / 穴;而随着移栽密度的增加, 分蘖逐渐降低;产量随着移栽密度增加整体呈下降趋势,各施氮量处理下,移栽密度为 24 万苗 /hm2 获得最高产 13 308 kg/hm2 。云科粳 5 号在 240 kg/hm2 高氮水平下易取得高产,配合适宜的移栽密度能够进一步提高水稻产量; 随着氮肥用量逐渐增加,垩白粒率、垩白度、胶稠度整体呈增加趋势,36 万苗 /hm2 移栽密度在各施氮量下精米 率整体较高,最高达 75.10%。整精米率在高氮和高密度下偏高,糙米率和蛋白质含量在 240 kg/hm2 和 330 kg/hm2 高施氮量下较高,说明高氮肥会增加米质的糙米率和蛋白质含量。【结论】在施氮量 240 kg/hm2 和移栽密度 24 万苗 /hm2 组合下,云科粳 5 号产量最高达 13 308 kg/hm2 ,米质综合判定二级,为最优组合,可应用于实际生产。  相似文献   
98.
本文对黄檗开花与结实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长春城市群体不同年份开花时间为5月下旬至6月上旬,花期变动于9~11 d,平均10 d,单株花期6 d;靖宇山地群体不同年份开花时间为6月上旬至下旬,花期变动于12~14 d,平均13 d,开花时间较长春城市群体晚10~15 d.长春城市群体不同年份花前≥10℃有效积温变动于514~597℃,平均576℃;靖宇山地群体变动于601~685℃,平均652℃.花前有效积温的高低是影响开花时间早晚的主要环境因子,在相对有限的地理区域内,低纬度山区的黄檗开花时间要晚于高纬度的平原地区.传粉受精后,子房开始迅速膨大,果实发育至第42 d时,平均横径9 mm、纵径10 mm,最大横径11 mm、纵径12 mm,最小横径7 mm、纵径8 mm,至此体量不再增加直至成熟,早期发育快于晚期.果实未成熟时均为绿色,至8月下旬果皮开始泛黄,并逐渐出现蓝黑色,至9月下旬呈蓝黑色,完成生理与形态成熟;10月上旬开始有果实凋落,至11月末基本全部凋落,相同时间内不同母树间落果量存在差异.各雌株果实成熟时鲜重差异显著,5号雌株最重(每300枚质量为276.81 g),为2号雌株(每300枚质量为110.68 g)的2.5倍.结实有大小年现象,长春市栽培群体每2年或3年丰收一次;同年株间结实状态高度同步,但结实量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99.
以‘和服’、‘红塔山’2个品种凤尾鸡冠花(Celosia plumose‘Kimono’;Celosia plumose‘Hongta’)种子为研究对象,经2种重金属(Cu2+、Pb2+)不同质量浓度梯度(50、200、350、500 mg/L)的处理,测定各处理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胚根长度,计算种子耐金属胁迫的适宜重金属质量浓度、半致死重金属质量浓度、极限重金属质量浓度;分析2种重金属胁迫对2种凤尾鸡冠花种子萌发的影响、凤尾鸡冠花适应重金属质量浓度范围。结果表明:(1)随着处理液Cu2+质量浓度的升高,凤尾鸡冠花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逐渐呈降低趋势。处理液质量浓度为50 mg/L时,Pb2+的胁迫对凤尾鸡冠花种子的各项萌发指标有所升高,表现为低促高抑;Cu2+胁迫对凤尾鸡冠花种子的毒害作用较Pb2+更强。(2)在处理液质量浓度为500 mg/L时,经Cu2+、Pb2+胁迫的凤尾鸡冠花种子仍分别有60%、70%以上的发芽率,说明凤尾鸡冠花种子对2种重金属具有一定耐受性,‘红塔山’种子的耐受性略高于‘和服’种子的耐受性。(3)重金属Cu2+对种子胚根的抑制作用十分显著。处理液质量浓度为50 mg/L时,Cu2+胁迫使凤尾鸡冠花根尖受害显著。低质量浓度Pb2+胁迫时凤尾鸡冠花胚根子叶发育正常;处理液质量浓度为200 mg/L至更高,Pb2+胁迫时胚根的生长显著受到抑制,出现胚根停止生长、变黑、腐烂的现象。Cu2+对2种凤尾鸡冠花种子萌发的抑制较强,Pb2+在低质量浓度时表现出促进发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0.
随机挑选大白、长白、杜洛克纯种母猪各5头作为研究对象,对未饲喂烯丙孕素前、饲喂烯丙孕素18 d、妊娠30 d、妊娠60 d等4个不同时期的背膘进行测定。结果显示,饲喂烯丙孕素后能够显著提高母猪的背膘厚度,对长白猪的效果最显著,其次为大白猪,最后是杜洛克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