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27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13篇
  6篇
综合类   85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16篇
畜牧兽医   25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51.
虾夷扇贝卵巢酶水解产物抗氧化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耐热蛋白酶水解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卵巢,加水分解得到富含多肽的蛋白粉末,测定酶水解产物中残存氧的浓度和对DPPH自由基活性消去的能力。结果表明,酶水解物的产率为17.8%,酶水解物中蛋白质的含量为87.92%;10 g/L虾夷扇贝卵巢酶水解产物能消去DPPH自由基61.68%的活性。试验表明,虾夷扇贝卵巢酶水解物有较好的抗氧化性。  相似文献   
52.
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最具代表性的鲜活载体,在人的生命历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以生命周期为视角,探讨了茶文化的传承问题。  相似文献   
53.
为了提高甜荞单产水平,参照玉米杂种优势利用的技术路线,育成了甜荞‘矮B近交系’和‘野生自交系Ⅰ’、‘野生自交系Ⅱ’3个亲本系,配制成2个组合进行杂交制种及生产利用。对田间花朵雌蕊花粉载量、正交、反交杂种率进行了观察统计,其结果是:在盛花期午后2点采样,显微镜观察,每朵花三列柱头载花粉粒量15~55粒不等,平均23粒;正交(矮B系×野生系),杂交率60%~65%;反交(野生系×矮B系),杂交率30%;生产表现:在穴播生产田中,一穴中既有F1植株,也有亲本植株,二者差别明显,F1植株强壮、繁茂,产量是亲本3倍以上,表明F1代杂种优势强,区试结果比亲本增产11.7%,比其他品种平均增产29%。本研究认为,野生近缘种是珍贵的种质资源;甜荞与野生近缘种杂种优势强,有望提高甜荞的单产水平;还存在花期不遇等原因,造成杂交率远未达到2/3的理论数值。  相似文献   
54.
为探讨宁夏盐环定扬黄灌区秸秆还田条件下保水剂用量对砂性土保水保肥效应及玉米产量的影响,通过3年大田试验,以不施保水剂为对照,研究保水剂施用量(30、60、90、120kg/hm2)对砂性土壤容重、水分、养分及玉米生长、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并对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施用保水剂可有效降低0~40cm层土壤容重,改善土壤孔隙状况,以保水剂施用量90、120kg/hm2处理效果较优。在玉米整个生育期,施用保水剂60、90、120kg/hm2时0~100cm层土壤贮水量较高,其3年平均分别较对照显著提高18.3%、21.6%和23.5%。施用保水剂60、90kg/hm2处理耕层(0~40cm)土壤有机质、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较对照显著增加,其改善土壤养分状况效果最佳。施用保水剂可提高玉米植株株高、茎粗和地上部生物量,施用保水剂60、90kg/hm2处理的效果最为显著。与对照相比,施用保水剂60kg/hm2处理对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玉米增产和增收效果最佳,其3年平均玉米水分利用效率、产量和纯收益分别较对照显著增加30.4%、26.0%和20.7%。施用保水剂60kg/hm2时能有效改善砂性土壤理化性状,实现玉米的增产增收,可在宁夏盐环定扬黄灌区秸秆还田条件下的滴灌玉米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5.
猪舍自动清粪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设计了一种猪舍自动清粪控制系统,主要包括刮粪板和保温隔热门、猪舍内外环境数据采集、清粪设备运行状态监测、主控制单元、自动清粪控制APP五个主要部分,并在云服务器的模型对接上传数据以及下达控制指令。通过传感器采集环境数据定时上传云服务器,经模型计算后得到控制指令,发送给舍内主控制单元,进而控制刮粪板及保温门的协同工作,清粪运行状态监测装置反馈运行状态至云服务器,同时APP可以后台监控数据及下达控制指令,最终实现猪舍内粪污的动态化清理。  相似文献   
56.
针对宁夏扬黄灌区降水少、春季低温不利于玉米出苗和生长,而作物生育中后期高温胁迫导致玉米生产力低下等问题,在滴灌条件下设置秸秆全量还田(9 000 kg/hm2)配施3个不同纯氮用量:150,300,450 kg/hm2(即处理N1,N2,N3),并以秸秆还田不施氮肥为对照处理(CK),研究不同施氮量对土壤水分、土壤温度、土壤碳氮(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及碳氮比C/N)、玉米产量及水分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N3处理对提高0~40 cm层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效果最佳,分别较CK处理显著提高41.5%和41.7%,而N2处理对调控土壤C/N效果最显著,较CK处理显著增加5.2%.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均可提高玉米苗期(播后20 d)0~25 cm土层土壤的温度,且对玉米生育期内0~100 cm土层土壤具有很好的保水作用,以N2处理对土壤调温保水效果最佳.处理N1和N2能显著影响玉米的产量构成,较CK处理可显著增产46.2%~63.7%.同时,N2处理可显著提高玉米水分生产率,与CK处理相比,N2处理可显著促进玉米水分生产率提高36.1%.可见,秸秆配施300 kg/hm2氮肥还田在宁夏扬黄灌区对调控土壤水热环境和土壤碳氮比、促进玉米产量和水分生产率增加方面,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7.
用RAPD方法对扇贝科中的虾夷扇贝、海湾扇贝和栉孔扇贝的基因组DNA的特异性遗传标记进行分析,筛选了43个随机引物,有13个引物获得了片段长度在250~2000 bp之间且重复性良好的谱带,每个引物分别获得了4~17个大小不等的片段,共获得了170个扩增片段,其中12个引物得到特异性片段58个,可以将两种或者3种扇贝区别开来。通过Popgene 3.2分析软件包统计表明,虾夷扇贝与海湾扇贝的遗传距离最大,为0.2481;栉孔扇贝与海湾扇贝的遗传距离次之,为0.2161;虾夷扇贝和栉孔扇贝遗传距离最小,其值为0.2133。根据遗传距离指数,用MEGA3统计软件中的UPGMA方法进行聚类分析,构建系统树。  相似文献   
58.
59.
性信息干扰素(PB-ROPEL)防治棉红铃虫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大区对比法,对棉红铃虫性信息干扰素(PB-ROPEL)防治棉红铃虫及棉铃虫进行了示范试验研究.结果表明,PB-ROPEL对棉红铃虫干扰效果极显著,干扰率为98.2%~100%,同时对棉花害虫天敌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天敌数量增加1.76~2.93倍.控制棉红铃虫一代虫害花效果为85.1%~100%,对棉红铃虫青铃为害控制效果为30.23%~84.04%,单铃虫道(瘤)控制效果为37.70%~79.31%.同时化防次数减少3~7次,防治费用下降13.46%~48.08%,产量增加2.60%~6.84%.  相似文献   
60.
永善县光辉国营林场林业辅导员傅朝臣、苏福轩(党员),于一九八○年十月,在永善县团结公社下店子,私自开设“木材综合站”,非法收购偷砍盗伐木材,又雇请大关、永善两县及四川民工四十余人,盗伐国有森林。一九八○年十月至捕前,傅、苏分别以40、50、110、135元一立方米的价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