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2篇
综合类   35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2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 毫秒
51.
基于CART算法的长江口鱼种丰富度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口是西太平洋最大的河口生态系统和典型的生态群落交错区,预测鱼类生物多样性对评价其生态系统有着重要的科学指示意义。结合2012―2013年长江口15个站点的渔业资源和环境调查数据,利用分类与回归树(CART)算法中的回归树算法,构建了长江口鱼种丰富度预测模型。基于1-SE准则,最优决策树的复杂性参数设置为0.067,结果表明,盐度、溶解氧和季节是影响长江口鱼类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因子。此外,使用2014年的观测数据对回归树模型预测的长江口鱼种丰富度予以验证,均方根误差(RMSE)、平均相对误差(ARE)和平均绝对误差(AAE)值的统计结果显示,回归树模型在春、夏季的预测效能优于秋、冬季,模型总体上呈现出了较好的预测能力,表明利用CART算法对长江口鱼种丰富度进行预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2.
利用2012—2019年中国金枪鱼延绳钓渔业观察员计划获取的数据,采用α多样性指标分析了中东太平洋海域鲨鱼的物种多样性,并利用广义加性模型分析了其栖息地偏好。结果表明,中东太平洋金枪鱼延绳钓渔业兼捕鲨鱼共20种,主要种类为大青鲨(Prionace glauca)和镰状真鲨(Carcharhinus falciformis)。中东热带太平洋和东南太平洋海域的鲨鱼物种组成相似,但中东热带太平洋鲨鱼物种均匀度更高,且热带海域的鲨鱼生物多样性高于温带地区。鲨鱼的物种丰富度和Shannon多样性指数受栖息地环境影响,存在较大的时空差异。鲨鱼群落更倾向于栖息在具有较高生产力水平(叶绿素浓度0.10 mg·m~(-3))和海平面距平偏低(海平面距平值0 m)的温水(海表面温度25℃)海域。研究利用α多样性指数识别了以中东太平洋赤道水域(10°N~5°S、110°W~130°W)为主的鲨鱼物种多样性热点区域,有助于了解大洋生态系统鲨鱼物种多样性的时空分布特征,为制定针对鲨鱼的养护管理措施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53.
基于2011—2014年在长江口北支水域进行的底拖网资源调查,通过Margalef丰富度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及物种优势度分析甲壳类的物种多样性,采用等级聚类、非度量多维标度排序、群落更新指数和迁移指数及丰度—生物量曲线分析甲壳类群落结构。研究结果显示,共捕获甲壳类34种,其中虾类16种,蟹类17种,虾蛄类1种。甲壳类优势种组成年度差异较大,仅葛氏长臂虾和三疣梭子蟹在4个年度均为优势种,其余多为单年度优势种。资源密度组成最高值出现在2012年,其平均生物量和平均个体尾数分别为19.53 kg/h和1297.69个/h。等级聚类和非度量多维标度排序分析显示,2011年、2013年及2014年聚为同一组群,而2012年为单组群。群落更新指数和迁移指数及丰度—生物量曲线分析表明,2012年甲壳类群落结构受扰动较小,因而能够维持相对较高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4.
热带西太平洋帆蜥鱼胃含物组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中国金枪鱼延绳钓渔业观察员于2017年9月至2018年1月在热带西太平洋(165°45′E~178°00′W,03°02′S~18°34′S)采集的138尾帆蜥鱼(Alepisaurus ferox)样本,对其胃含物组成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帆蜥鱼胃含物中共鉴定出61种(类)生物,分属鱼类、软体动物、甲壳类、多毛类、刺胞动物和海樽类等6大类44科。此外,还观察到了同类相食现象以及塑料垃圾。胃含物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为2.71,Pielou均匀度指数(J')为0.67,饵料优势指数(D)为0.12。相对重要性指数(IRI)分析结果显示软体动物为帆蜥鱼的主要食物,其IRI为7 573.31,占IRI总和百分比(IRI%)为53.11%。在科一级水平上,褶胸鱼科、帆蜥鱼科、龙骨螺科、翼管螺科、单盘蛸科、爪乌贼科、刺虾科、宽腿鰯科、Eurytheneidae和浮沙蚕科为其优势饵料。  相似文献   
55.
大青鲨(Prionace glauca)是一种分布广泛的大型中上层远洋性鲨鱼,在以金枪鱼等经济鱼种为目标的延绳钓渔业中渔获率较高。根据中国远洋延绳钓渔船2015—2018年在中西太平洋(Western Central Pacific Ocean,WCPO)海域共51个航次采集的兼捕大青鲨数据,分析了该海域兼捕到的大青鲨渔获率、性别及叉长(Fork length,FL)特征。结果显示,大青鲨兼捕的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atch per unit effort,CPUE)在170°30'E—124°50'W、33°30'N—34°40'S范围内分布较高;2015—2018年间大青鲨兼捕CPUE波动较大,以2017年最高,兼捕CPUE与月份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大青鲨的雌、雄个体分布范围基本一致,优势叉长区间均为160~220 cm,各自所占比例为89.26%和85.19%,雌、雄个体的叉长分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雌雄比例为1.75。  相似文献   
56.
<正>绿叶菜是指以鲜嫩的绿叶、茎、叶柄为主要产品的蔬菜。在我国,绿叶菜的种植面积广、品种多,主要有小白菜、生菜、杭白菜等。绿叶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及生物活性物质,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老百姓中更是流传有"三天不见青,两眼冒金星"的说法。但由于绿叶菜叶表面积大、含水量高、组织脆嫩,因此采收贮藏过程中易受机械损伤、呼吸旺盛、呼吸产热量较大,在销售和流通等环节易失水萎蔫、黄化、脱帮、腐烂和  相似文献   
57.
58.
研究了异荭草素对鼠伤寒沙门氏菌的抑菌活性,并初步探究了其抑菌机理,为开发高效低毒的抗菌药物提供理论依据。首先,采用滤纸片法测定异荭草素抑菌圈大小和抑菌率来确定异荭草素的抑菌活性;其次,再通过绘制生长曲线、测定细胞膜通透性和细胞内容物渗漏、总核酸来分析异荭草素的抑菌机理。结果表明,异荭草素浓度与对鼠伤寒沙门氏菌的抑菌率呈正相关;其抑菌机理可能是由于异荭草素抑制了细菌对数生长期的分裂速度,并导致细胞膜渗透性增加和细胞内的电解质外漏,影响细菌生长代谢,从而致死菌体细胞。上述结果说明,异荭草素作为天然抗菌剂有较好的开发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59.
玉米蛋白质组分电泳特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比了10种玉米的盐溶蛋白和水溶蛋白,乙酸溶蛋白,醇溶蛋白以及胚和胚乳蛋白酸性PAGE的谱带,结果发现,玉米水溶蛋白,盐溶蛋白,乙酸溶蛋白和胚蛋白酸性PAGE谱带极为相似,均可以用于品种鉴定。  相似文献   
60.
北大西洋大青鲨年龄和生长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大青鲨广泛分布在大西洋热带或温带水域,是金枪鱼延绳钓渔业的最主要兼捕种类。利用中国金枪鱼渔业科学观察员2010年10月~2011年3月在北大西洋(48°~52°N/15°~34°W,3°~15°N/34°~40°W)采集的524尾大青鲨样本(雄性328尾,雌性196尾)和相关数据,并随机选择51尾雄性(104~254 cm)和52尾雌性(135~211 cm)脊椎骨样本进行年龄鉴定,根据以上信息对大青鲨的年龄和生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叉长和脊椎骨半径的关系式为LF=192.8 Rv0.837;通过10%硝酸钴染色法观察脊椎骨轮纹,雄性的年龄范围为1~11a,雌性为3~7a;平均百分比误差指数为3.58%,鉴定精确度较高;采用实测的年龄-叉长数据估算大青鲨生长参数,雄性生长参数为L∞=289.4 cm,k=0.16,t0=-1.61;雌性生长参数为L∞=308.3 cm,k=0.13,t0=-1.77;雌雄大青鲨生长呈显著性差异(P<0.05),估计雌雄寿命分别为21.3a和17.1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