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7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6篇
  3篇
综合类   18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46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21.
通过诱变育种方法筛选抗营养阻遏高产木素酶白腐菌,得到1株编号为pc5305的突变菌株,该菌株具有在营养富氮条件下高产木素过氧化物酶(LiP)、锰过氧化物酶(MnP)且菌体生长与酶合成同步的特性.  相似文献   
22.
采用SWAT分布式水文模型分析计算流域水资源量变化趋势,并以伊通河流域为例,分析伊通河流域1993-2008年在水资源量变化情况及演变趋势。并得出以下结论:从1993-2001年,研究区域地表水资源量有减少趋势,减小幅度为12%左右,由于地下水开采量逐年增加,地下水水位下降,疏干面积增加,降水入渗补给量及地表水体补给量增加,地下水资源量有增加趋势,这9年间是伊通河流域地下水资源情势变化较大的时期,2001年以后,伊通河流域地表及地下水资源变化幅度较小,趋于平稳。  相似文献   
23.
笔者自1995年至今对奶牛诊疗疾病期间,尤其是在规模化奶牛场直肠检查不孕奶牛的过程中,发现了3例非常罕见的疑似宫外孕病例,现将该病例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4.
亚临床瘤胃酸中毒主要引起奶牛的消化紊乱,危害奶牛健康,最终导致产奶量下降。而且研究表明越是高产的牛群,亚临床瘤胃酸中毒的奶牛比例越高,往往对规模化牛场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已引起业内人士的高度重视。本文对亚临床瘤胃酸中毒的诊断及其预防措施进行综述,以期为牧场预防和诊断该病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5.
26.
为了探讨促孕散治疗卵巢静止不孕奶牛血清中生殖激素和微量元素含量的关系,分析其相关性与回归方程,试验利用ELISA法测定了促孕散治疗卵巢静止不孕奶牛前后血清中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激素(LH)、孕激素(P4)和雌二醇(E2)的浓度,以原子吸收分光光谱法测定血清铜(Cu)、铁(Fe)、锰(Mn)和锌(Zn)含量,统计分析4种激素和4种微量元素间的相关关系与回归方程。结果表明:Cu、Mn与P4呈正相关,Fe、Zn与P4呈负相关;Cu与E2呈负相关,Mn、Fe、Zn与E2呈正相关;Cu与FSH呈负相关,Mn、Fe、Zn与FSH呈正相关;Cu与LH呈负相关,Fe、Mn、Zn与LH呈正相关。说明卵巢静止不孕奶牛血清中微量元素含量对激素的分泌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27.
本文对B超技术在奶牛繁殖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B超可以应用于奶牛妊娠诊断、性别鉴定、子宫和卵巢疾病辅助诊断及胎儿发育和卵巢、子宫状态监测,也可以应用于同期发情和超数排卵从而提高其效果。另外,在活体采卵方面B超也是必不可少的工具。  相似文献   
28.
对农七师123团奶牛场16头诊断为不孕症的奶牛用常规方法进行了治疗,其中11头奶牛患子宫内膜炎,另外5头患卵巢静止。对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试验站4头诊断为不孕症的奶牛在采用常规子宫注射中药同时进行了电针辅助治疗,其中2头奶牛为子宫内膜炎,另外2头为卵巢静止。对这两组奶牛进行了治疗效果的对比。结果表明,采用电针辅助治疗的4头患不孕症的奶牛全部有效,受胎率是75%。而只采用常规治疗方法组的总有效率为75%,受胎率是62.5%。两者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但是前者的疗程较短。  相似文献   
29.
本试验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六师、农八师地区2个牛场筛选出乏情奶牛69头用3种不同方案做同期发情处理。三组分别为HCG+PG、黄体酮+PG、LILH—A3+PG,结果表明:三组母牛的发情率分别为60%、90%、75.5%、Ⅱ组较Ⅰ、Ⅲ组发情率高,差异极显著(P〈0.01),不同处理方法母牛受胎率分别为40%、80%、63.3%。比较3种不同处理方法,各组之间差异均极显著(P〈0.01),从成本和操作简易程度看,处理方案3(LHR—A3+PG)最好。  相似文献   
30.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在8种土壤上外源添加镉(0~16 mg·kg-1)对番茄根系的毒害效应以及影响镉对番茄根系毒害临界值的主要土壤性质。结果表明,随着土壤镉添加量的增加,不同土壤上镉对番茄根长和根鲜重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不同土壤上番茄根长降低20%时的毒害效应浓度(EC20,0.1 mol·L-1CaCl2提取的土壤有效镉)介于0.26~11.61 mg·kg-1之间,而不同土壤上番茄根系生物量的EC-20值介于0.01~5.07 mg·kg1之间。土壤pH值是影响番茄根长EC20的主要土壤性质,随着土壤pH值的升高,土壤镉的毒害效应降低,EC20值升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是影响番茄根系生物量EC20的主要土壤性质,土壤镉的毒害效应随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增加而减弱,EC20值随之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