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1篇
水产渔业   2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中间球海胆的人工育苗及增养殖技术(之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接上期)1 6 稚海胆的培育管理稚海胆生长发育阶段,由于摄食习性的转化,前后两个时期的管理要点与技术措施各不相同。1 6 1 前期培育:稚海胆前期以摄食(采苗板上的)底栖硅藻类为主,因此,本培育阶段的管理要点是设法提高采苗板上硅藻饵料的增殖速度,满足前期稚海胆摄食的需要,加速生长,提高育成率。具体管理措施是通过调整光照、加大换水量、适量充气、适度施加营养盐等手段,提高饵料硅藻的增殖速度。光照强度多控制在500~3000Lx之间,光照过强则绿藻繁殖过快,抑制硅藻的生长;光照过弱则影响硅藻的繁殖。在培育水体中保持适当的营养盐浓度…  相似文献   
12.
我国工厂化养鲍技术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海域共分布有鲍8个种,其中,以产于北方沿海的皱纹盘鲍(HaliotisdiscushannaiIno)质量最优。但是该鲍的自然资源量有限,20世纪80年代之前我国的自然年产量仅有30~50t,很难满足市场需求。因此,自70年代中期起,国内各有关研究单位相继开展了其人工繁育及增养殖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3.
大连近海光棘球海胆生殖周期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90年对大连近海光棘球海胆生殖腺指数进行周年调查,并对其生殖腺发育进行了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该海区光棘球海胆的自然系列期为7月末至9月下旬,盛期为8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这一时期的水温为22~23℃,处于水温自然下降季节。雄性成熟略早于雌性。全年生殖腺肥满期出现在6~8月,消瘦期为10月至年4月,因而海胆的采捕期以6~8月初为宜。  相似文献   
14.
我所自一九七六年开始进行皱纹盘鲍室内人工育苗的研究工作,摸索了一些经验,但也遇到了不少问题,有些问题严重妨碍研究工作的进展。如:  相似文献   
15.
1.4.1受精卵的孵化:经洗卵后的受精卵,既可在原水槽中进行小水体孵化,也可移至培育水池中进行大水体孵化。在生产性育苗中,受精卵的孵化密度一般控制在10~20个/ml左右,水温高则孵化密度应适当减少。另外,海胆的卵为沉性卵,孵化时受精卵都沉积于孵化容器的底部,因此,受精卵的孵化密度还与孵化容器的形状及其底面积大小相关,若孵化容器深且底面积小,  相似文献   
16.
高绪生 《水产科学》1987,6(4):23-26
蝾螺(Turbo cornutus S.)为蝾螺科(Turbinidae)中大型草食性种类,是日本北海道南部以南沿海分布较为广泛的重要经济贝类之一,其渔获量约可占草食性单壳类之一半,过去27年间的平均年渔获量在七千吨左右,高于鲍的年渔获量。蝾螺的分布大致与鲍相似,但由于其饵料范困比鲍广,某些鲍不嗜食的藻类,如马尾藻等它亦可摄食,故其分布的范围比鲍更为广泛。  相似文献   
17.
稚鲍人工配合饵料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稚鲍人工配合饵料的研究,早在1962年东京水产大学获野等最先着手试验。1976年以来日本农产工业(株)研制的稚贝育成用配合饵料、喂养结果好于使用新鲜海藻,因而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但是,目前日本人工配合饵料的生产尚属于专利。因此,随着我国鲍鱼人工育苗的发展,配合饵料的研究急待解决。  相似文献   
18.
在鲍鱼人工育苗过程中、稚鲍期是历时最长的阶段,这一时期的饲育方法是否得当,直接左右人工育苗的效果。在稚鲍培育前期,即采苗板培育阶段,底栖硅藻饵料如不能满足,则往往导致稚鲍生长缓慢、成活率低,单位水面出苗量不高。特别是当稚鲍进入壳长3-5毫米以后,由于摄食能力的增强,如果继续使用采苗板方式培育,  相似文献   
19.
中间球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intermedius)在有些文献中又称虾夷马粪海胆,原产于日本北部海域,是食用海胆中质量最好、市场价格最高的种类之一。1989年由大连水产学院从国外引进,并在辽宁、山东等部分沿海地区进行推广,现已在大连等地发展成为重要出口创汇海产品,其人工育苗  相似文献   
20.
鲍(Abalone)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自古以来就被誉为“海产八珍”之首,常作为上等宴席上的一道名菜。近年来鲍的自然产量除澳大利亚稳中有升外,其余各国全部持续下降。但其市场需求量逐年增加,致使价格不断上涨,这就为养鲍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其发展前景将变得更为广阔。我国的养鲍业在经历了曲折之后依然能够在从南到北的海岸线上全面开展,足见其蕴藏的商业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