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1篇
水产渔业   2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21.
稚鲍在网箱饲育期间给水量的多少,是直接关系到饲育水质能否保持正常、稚鲍的生长能否受到影响的重要工艺指标之一。给水量不足,将可能导致饲育水质的逐步恶化,稚鲍的摄食与生长将因此而受到影响,给水量增大,又将要提高对供水设施的要求,增加水电消耗。  相似文献   
22.
常亚青  高绪生 《水产科学》2004,23(10):45-46
(续上期)2 海胆的增养殖技术2 1 养殖技术海胆人工养殖,包括筏式养殖、工厂化养殖等多种形式,其优点是种苗可进行人工投喂与管理,生长较快,流失率低,回收率高,生产周期相对较短;缺点是生产成本较高,管理工作量相对较大。目前我国的中间球海胆养殖方式以筏式养殖为主。2 1 1  相似文献   
23.
大连紫海胆幼海胆期的食性开始由摄食单一的底栖硅藻变为多样化,对某些柔嫩的大型海藻(石莼,海带、裙带菜、江蓠)鱼虾贝肉等有机碎片以及人工配合饲料均表现出一定的嗜食性。幼海胆不但对不同种饵料的摄食率有差别,而且不同种饵料对幼海胆的饵料效果也有所不同,其中以海带和裙带菜的效果最好,幼海胆对其的摄食率分别为红藻、石莼、动物性蛋白饵料的1.2~2.3倍,而其饵料效率也分别为红藻,石莼等的1.1~1.4倍。幼海胆可摄食人工配合饲料将为其工厂化人工育苗开辟新的饵料来源。  相似文献   
24.
皱纹盘鲍幼鲍期不同饵料的喂养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稚鲍和幼鲍期饵料的研究,一直是鲍人工育苗工艺中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对壳长5毫米以前的稚鲍,目前国内外均采用附着性底栖硅藻类为饵料;对壳长5毫米以后的幼鲍,底栖硅藻的饵料效果尽管很好,但往往因其数量难以保证,应用于大规模种苗生产尚有一定困难。因此,对幼鲍期饵料的研究,早已为国内外许多研究人员所重视。坂井英世(1976年)以冷冻裙带菜切成的薄片作饵料,  相似文献   
25.
过氧化氢对皱纹盘鲍精卵排放的诱导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鲍鱼的人工诱导采卵是工厂化人工育苗的重要工艺环节之一。目前,国内外大都采用紫外线照射海水诱导的方法来进行人工采卵。此方法的诱导效果良好,但需要有一定的紫外线照射设备,而且国内某些单位因采用的是水面照射方式,照射量不易控制而影响了诱导效果,  相似文献   
26.
皱纹盘鲍稚鲍的酒精麻醉剥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 Ino)稚鲍的剥离,是的人工育苗工艺中不可缺少的作业环节。关于稚鲍的剥离方法,国外曾有过一些报道,如日本,用氨基甲酸乙酯或对氨基苯甲酸乙酯等药物麻醉剥离已成为近年来较普遍应用的剥离方法。对10毫米以上的稚鲍用温水剥离有时也作为一种有效的实用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7.
七十年代末期,我国在淡水养鱼业中开始试用水净化机。在海水养殖方面的应用,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1983年底,我们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的大力支持与协助下,进行了水净化机应用于皱纹盘鲍人工育苗用水处理的初步试验。经过318天的连续试验结果表明,用水净化机来处理某些海水养殖种类的育苗用水,净水效果良好,同时还可以简化育苗工艺过程,在节能节电、降低育苗成本等方面效果显著,是可以推广应用的。现将1983~1984年的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8.
(续上期)1 9 海胆育苗常用的设施与器材海胆的人工育苗过程大致可以分为浮游幼体培育和稚海胆培育两个不同的培育阶段,两阶段使用的设施、器材以及培育方法等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浮游幼体阶段的培育方法和设施器材与海参的前期培育相似,稚海胆阶段的培育方法和设施器材与鲍的  相似文献   
29.
九孔鲍(Haliotis diversilor supertexfa)是我国南方海区分布的鲍科中最重要的经济种类之一,具有摄食旺盛、耐粗放、生长快等优点,一般情况下养殖12个月左右即可达到商品规格,最快的8个月就可以开始收获,比皱纹盘鲍的养殖周期短12~18个月,因而也被认为是我国鲍科中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养殖种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