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9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8篇
  9篇
综合类   120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26篇
畜牧兽医   63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魏东  张乃生 《兽医大学学报》2013,(11):1715-1719
通过N-羟基琥珀酰亚胺活性酯法将诺氟沙星、环丙沙星、达氟沙星和沙拉沙星分别与牛血清白蛋白偶联制备免疫抗原,与卵清白蛋白偶联制备检测抗原,筛选一种可用于多种氟喹诺酮残留的检测抗体。将免疫抗原分别免疫獭兔制备多克隆抗体,采用间接竞争ELISA法测定抗体特异性。诺氟沙星抗体特异性较强,与同类药物的交叉反应较少,沙拉沙星抗体与同类药物发生交叉反应最多,且与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和恩诺沙星的交叉反应率较高。结果表明,确定沙拉沙星抗体作为进一步研究的抗体。  相似文献   
22.
研究了不同藻源对血艳红慈鲷(Copadichromis trimaculatus)体色以及部分免疫指标的影响。试验配制4种饲料,分别为不添加藻粉的基础组和添加藻粉的盐藻组、裂壶藻组及小球藻组,添加水平均为1%。将平均体重为(9.39±0.55) g的180尾血艳红慈鲷,随机分为4组,每组3次重复,每次重复设置15尾鱼,进行为期45 d的摄食生长试验。结果表明,盐藻组皮肤和鳍条中总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裂壶藻组对血艳红慈鲷体表a*的增加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P0.05)。盐藻组可显著提高血艳红慈鲷肝脏中的酸性磷酸酶(AKP)、碱性磷酸酶(ACP)和谷丙转氨酶(GPT)的活性(P0.05),而各组试验鱼血清中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GOT)的活性均无显著差异,空白组含量较高。盐藻组和裂壶藻组对血艳红慈鲷体色有着明显的改善作用,盐藻组可提高其肝脏的免疫机能。  相似文献   
23.
为在制备盐酸克伦特罗和水溶性羧基量子点偶联物,给荧光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提供良好的依据。实验采用EDC/NHS两种偶联剂将二者共价偶联到一起,并经紫外扫描法、荧光扫描、斑点法、荧光免疫分析法对二者偶联效果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量子点和抗体偶联成功,偶联后吸收峰变宽、吸光度变大、荧光强度增加、抗体效价稍低,但不影响试验结果,可为盐酸克伦特罗药物的多残留试纸条及试剂盒的开发提供良好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4.
<正>1病原导致山羊羔羊痢疾的病原是B型产气荚膜梭菌,其呈革兰氏阳性,厌氧,无鞭毛,不运动,可形成荚膜。B型产气荚膜梭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常见于土壤、污水、饲料、粪便及人畜肠道中。在外界不良因素的作用下羔羊抵抗力下降,此时细菌在其小肠(特别是回肠)里大量繁殖,产  相似文献   
25.
沙漠用仿驼蹄橡胶轮胎的设计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研制沙漠轮胎是开发沙漠车辆的关键技术之一。根据仿生学原理,建立仿驼蹄轮胎原理模型并首次研制了仿驼蹄轮胎橡胶模型。进行仿驼蹄橡胶轮胎的参数设计,并在室内沙槽模拟台对仿驼蹄轮胎橡胶模型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仿驼蹄轮胎橡胶模型具有较高的沙地通过性。  相似文献   
26.
环境因子对红白锦鲤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有机溶剂浸泡法从红白锦鲤皮肤、尾鳍、鳞片的红色部分提取色素,研究光照、pH、温度对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红白锦鲤色素的光谱吸收峰在400~600 nm,该色素属于类胡萝卜素;光照、氧气、高温、强酸、强碱对其稳定性的破坏程度较大;避光、低温或中性pH对该色素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7.
谷子ABC转运蛋白基因与抗旱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ABC转运蛋白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生物体中最古老的蛋白家族,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及抗逆胁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旨在探究ABC转运蛋白基因与谷子抗旱性的关系,挖掘谷子抗旱基因,并为谷子抗旱分子机制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谷子抗旱品种勾勾母鸡咀(GG)和干旱敏感品种晋汾16(JF16)为研究材料,在苗期对二者用20%PEG胁迫处理,并取其叶片进行转录组测序,筛选出4个与ABC转运蛋白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基因的基本信息、启动子顺式元件,并构建ABC抗逆相关基因的系统进化树以及对ABC转运蛋白基因进行表达模式分析。[结果]发现谷子ABC转运蛋白基因等电点范围在6.81~8.97之间,分子量范围在51 195.75~161 579.13Da;启动子中包含有许多响应胁迫的功能元件(ABA、Ethylene、GA、MeJA、Light、MYB、SA、热和低温响应元件等);在进化树分析中发现,Seita.1G039400.1和Seita.7G176000.1亲缘关系最近,其次与AtABCC5亲缘关系较近;经过干旱处理,只有Seita.7G176000.1基因在抗旱品种中表达增加,其余3个基因在抗旱品种中表达均降低。[结论]Seita.7G176000.1基因可能通过调节气孔开闭参与植物抗逆,进而调控谷子响应干旱胁迫,初步推测其为谷子ABC基因家族抗旱候选基因,为进一步研究ABC转运蛋白基因与植物抗逆性关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8.
种植密度对3个紧凑型玉米品种抗倒伏性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以郑单958、先玉335、浚单20为材料,研究不同密度下3个紧凑型玉米品种抗倒伏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密度增加,3个玉米品种的倒伏率逐渐升高,平均倒伏率浚单20先玉335郑单958。随着密度增加,玉米株高、穗位高、穗高系数均逐渐升高,玉米倒伏率与穗位高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株高和穗高系数相关性不显著。玉米茎秆穿刺强度随着节位的上升呈下降趋势,随着密度增加,茎秆穿刺强度逐渐降低,不同密度下每一节的穿刺强度均为先玉335郑单958浚单20,不同节间的穿刺强度表现为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随着密度增加,玉米穗行数、穗粒数和百粒重均呈降低趋势,行粒数在不同品种间表现不同,郑单958和先玉335均呈下降趋势,浚单20则先升后降。随着密度增加,郑单958、先玉335的产量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7.5万株/hm2时达最高值,分别为13 141.5、14 324.2 kg/hm~2,浚单20呈下降趋势。因此,与郑单958和浚单20相比,先玉335在冀西北地区种植抗倒伏且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29.
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免疫学检测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沙拉沙星(SALX)为半抗原,牛血清白蛋白(BSA)偶联后免疫兔,获得对多种氟喹酮类(FQNS)药物有特异性的广谱性抗体.以SALX与卵清白蛋白(OVA)的偶联物作包被原,建立并优化了间接竞争ELISA检测方法,对SALX最低检出限达19.319 μg/L,且对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和恩诺沙星均有特异性识别,最低检测限分别是22.646、26.181和19.054 μg/L.结果表明,该抗体可用于多种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筛选检测.  相似文献   
30.
德昌发展果叶兼用桑园成效显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荣辉  魏东 《四川蚕业》2009,37(3):58-58
<正>地处攀西结合部的德昌县,是四川省优质蚕桑基地县和省级"东桑西移"项目实施县,2008年产茧5.3万担,成为我州继宁南、会东之后的第三大蚕业主产县。近年来,随着烤烟、蔬菜、水果等特色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