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3篇
农学   34篇
基础科学   2篇
  3篇
综合类   97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23篇
畜牧兽医   33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2 毫秒
91.
我站先后引进波尔山羊200余只,生长繁殖状况一直良好,但1997年10月突然有2只8月龄小波尔山羊发病,诊断为低镁血症,现报告如下。 1发病情况 当天上午饲养员发现有2只小波尔山羊精神不安,离群掉队,不肯吃草料,有时还出现磨牙症状,心跳、呼吸均正常,只是瘤胃蠕动音稍弱,其它未见异常。至下午4时先后出现明显症状。 2 临床症状 先发病的1只背腰、四肢出现震颤。牙关紧闭,不时磨牙,眼珠震颤,瞬膜突出。角弓反张,头部弯向体侧。尾肌和后肢僵硬、强直性痉挛,进一步发展为全身性肌肉痉挛。对外界刺激敏感,极易出现…  相似文献   
92.
为了解不同轮耕模式对小麦-玉米两熟制耕层构造、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从2009年小麦季开始至2012年玉米生长季结束连续3个种植周期设置小麦季免耕、深松或翻耕+玉米季免耕或深松的6种耕作模式组合,研究其对农田土壤孔隙度和水分含量、作物产量、以及籽粒蛋白质含量、油分含量和容重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免耕相比,玉米季深松大幅度提高0~40 cm土壤的周年总孔隙度,小麦季深松或翻耕改善了土壤孔隙状况。小麦季耕作和玉米季耕作的交互效应是各层次土壤毛管孔隙度的决定因素,而玉米季耕作的独立效应是土壤各层次非毛管孔隙度的决定因素。小麦季深松和翻耕促进小麦生育后期对土壤水分的吸收,深松较翻耕和免耕处理的小麦产量显著升高。玉米季深松比免耕提高了玉米在灌浆阶段对水分的吸收,有利于提高玉米产量,同时对后茬小麦有积极作用。从全年产量与品质看,6种耕作模式组合中,全年两季深松效果最佳,其次是小麦季深松+玉米季免耕,这两种轮耕模式均适合在华北平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3.
环境因子对茶树产生化感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定点定位方法 ,对影响茶树产生化感物质的环境因子即种植密度、机械损伤、不同茶叶品种、不同生长阶段、茶叶不同叶位生化特征、温度、光照等的调查研究 ,可以了解环境因子对茶树产生化感物质的影响。为茶叶高产、稳产以及茶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94.
江苏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邮编:210014,电话:025—84390266)选育的春播中熟鲜食(菜用)大豆新品种“苏豆5号”,前不久通过了江苏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95.
茶园人工生态群落系统生态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生态学原理,采用定点定位方法对茶园人工生态群落系统生态功能的优良性,系统的能值和蒸散力以及光效能与生物信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茶园人工生态群落系统具有良好的生态功能。具体表现为茶园人工生态群落系统光效能、土壤肥力能值、系统蒸散力、系统有益生物信息较纯茶园分别提高40.8%.55.34%、76.34%、16.07%,系统有益生物信息量大幅度增加,抑制了病虫的发生。  相似文献   
96.
97.
魏杰  田永辉 《贵州茶叶》2004,32(3):13-14,17
对引进特早生、早生茶树品种在贵州地区的生态适应性有一定的了解。为特早生、早生名优绿茶优质高产配套栽培技术措施提供理论、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98.
板栗剥壳去衣机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板栗食用和药用价值都很高.进行板栗深加工首先要解决板栗机械化剥壳问题.为此,该文作者研制成功了一种完全新型的板栗剥壳去衣机,取得了国家专利权.该机器每小时处理板栗500 kg,剥壳率达90%以上,栗仁完好无损率达80%以上.不同大小、不同形状的栗果可同时在一起剥壳,不用分级.其工作原理和方法是给板栗同时施加几种力,迫使栗果在作高速自转运动的同时,还要作高速螺旋型圆周旋转运动,频繁发生高速滚动刮碰和滚动擦碰,一次性完成剥壳去衣.  相似文献   
99.
对水生生物学实践教学环节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从实验、实习、考核、教材、教学方法等环节对水生生物学实践教学新体系的建设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0.
田丹  赵文  魏杰  王媛  张鹏 《农业环境保护》2011,(12):2548-2553
通过吸附时间、藻细胞密度和重金属浓度等参数条件的变化,研究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对海水中Pb2+、Cd2+和Hg2+的吸附。结果表明,蛋白核小球藻对Pb2+、Cd2+和Hg2+的吸附率分别在2~4d内快速升高后趋于平衡,而吸附量在第1d达到最大值后逐渐变小。藻细胞密度为1×106cell·mL-1时,吸附量最大,当藻细胞密度达到4×106cell·mL-1时,吸附率增幅减小并趋于平衡。随着Pb2+、Cd2+和Hg2+浓度升高,吸附率呈逐渐变小趋势,吸附量却增加。蛋白核小球藻吸附Pb2+符合Freundlich等温线方程,而吸附Cd2+和Hg2+符合Dubimim-Radushkevich等温线方程。蛋白核小球藻对Pb2+、Cd2+和Hg2+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4.84、37.7mg·L-1和5.61μg·L-1,吸附能力顺序为Cd2+〉Pb2+〉Hg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