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5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57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47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51.
1 采精前的准备1.1 采精室采精室要有良好的采精环境。室内要求面积适中 ,保温和隔音性能好 ,清洁 ,空气新鲜 ,以便公狐建立起巩固的条件反射 ,同时防止精液污染 ,保证精液质量。采精室内应配备如下设备。1.1.1 采精保定器 利用采精保定器保定采精公狐 ,既安全 ,又方便。要求规格大小合适 ,固定要牢靠 ,表面要干净。采精保定器应距地面90cm左右。1.1.2 控温设备 采精室温度要维持在 2 5℃左右 ,避免刚采出精液受冷 ,因此 ,采精室要配备电暖气等取暖设备。此外 ,为使采精器械和精液处理器械在精液采集和处理过程中不致过冷或过热 ,对…  相似文献   
52.
【目的】明确织锦巴非蛤幼虫在不同发育时期饲喂单胞藻饵料的合适种类,为织锦巴非蛤的苗种规模化人工繁育提供饵料投喂策略及参考依据。【方法】以从广西北海市铁山港区自然海域捕捞的织锦巴非蛤2龄贝为亲本,人工培育D形幼虫,在幼虫培育期间分别投喂小球藻、微绿球藻、杜氏盐藻、亚心形扁藻、湛江等鞭金藻、球等鞭金藻、绿色巴夫藻、牟氏角毛藻和三角褐指藻,显微镜下观察幼虫在不同时期对不同种类单胞藻的摄食情况和消化效果。【结果】织锦巴非蛤初孵幼虫(D形幼虫)大小(壳长×壳高)为(82.49±3.02)μm×(63.98±2.16)μm,于4 dph(孵化后第4 d)发育至壳顶前期(115.89±3.86)μm×(101.62±3.80)μm,13 dph进入变态期(205.61±15.84)μm×(182.61±13.53)μm,于15 dph变态至稚贝(225.63±8.99)μm×(198.65±8.25)μm。织锦巴非蛤幼虫在运动过程中也伴随着摄食,通过纤毛的摆动形成水流,单胞藻则随着水流方向进入幼虫口沟,在口沟纤毛摆动下进入胃内,胃内的单胞藻在微绒毛摆动下快速旋转并消化。织锦巴非蛤幼虫在1 dph时能摄食小球藻、微绿球藻、绿色巴夫藻、湛江等鞭金藻和球等鞭金藻,在4 dph时有少量幼虫开始摄食杜氏盐藻,至10 dph时幼虫开始摄食亚心形扁藻和牟氏角毛藻,整个浮游幼虫期均不摄食三角褐指藻。在9种单胞藻饵料中,小球藻和微绿球藻较其他种类更难消化。【结论】在织锦巴非蛤幼虫培育过程中,幼虫开口饵料宜选择湛江等鞭金藻、球等鞭金藻和绿色巴夫藻,在10 dph时适宜投喂杜氏盐藻,至13 dph时可投喂牟氏角毛藻和亚心形扁藻;在其他易被摄食和消化单胞藻种类充足的情况下,一般不选取小球藻和微绿球藻作为幼虫培育的首选饵料。  相似文献   
53.
本研究通过直肠B超技术监测了经过2种同期发情处理(CIDR+PG+PMSG和1G)的9头吉林梅花鹿发情周期卵泡动态发育情况。实验得出:梅花鹿的卵泡发育均呈波形发育,1个发情周期由1—3个卵泡波组成。3个1波周期,3个2波周期,2个3波周期。1波周期的长度是5.3d±0.6d,2波周期的长度是12.3d±4.0d,3波周期的长度是25.5d±2.1d。未发情的216号梅花鹿在整个观察期中出现2个卵泡发育波,而未发情的1号鹿卵泡发育没有出现明显的波。1波周期梅花鹿的最大卵泡平均直径(5.4mm±0.5mm),比2波周期中第1个(5.1mm±0.6mm)和第2个内波的最大卵泡平均直径(4.8mm±0.5mm)和3波周期中第2个内波的最大卵泡平均直径(5.2mm±0.4mm)都大(P〉0.05),比3波周期中第1个和第3个内波的最大卵泡平均直径(分别是5.6mm±0.3mm和5.7mm±1.1mm)小(P〉0.05)。2波和3波周期中的所有内波的最大卵泡平均直径差异显著(P〈0.05),2波周期中的最大卵泡比3波周期中的直径小。2波周期的内波间隔(6.0d±1.4d)比3波周期的所有内波间隔(9.8d±1.5d和5.7d±1.rid)明显短(P〉0.05)。1波周期生长持续期是4.5d±0.7d,2波周期生长持续期(4.7d±1.5d和4.0d±1.7d)和3波周期中卵泡的生长持续期(4.5d±2.1d、6.5d±2.1d和2.5d±0.7d)差异不显著(P〉0.05)。2波周期中第1波(0.5mm/d±0.3mm/d)和第2波的生长速率(0.5mm/d±0.2mm/d)没有显著差异(P〉0.05)。排卵波和闭锁内波的卵泡生长持续期也没有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54.
试验选择24头体况相近的6月龄雄性梅花鹿仔鹿,按照单因素设计进行现场饲养试验。该试验研究了不同单宁水平日粮对雄性梅花鹿仔鹿的生长发育各项体尺指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喂添加2%单宁日粮的试验组梅花鹿体重以及体高平均日增长较快,且差异显著(P0.05);同时该组血清尿素氮浓度显著下降(P0.05);饲料中添加一定水平的单宁可以促进育成前期的雄性梅花鹿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55.
单宁对反刍动物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单宁又称植物多酚,是存在于植物体内的一类多元酚化合物,系植物进化过程中产生的一种自身保护性次生物质。在传统的动物营养学研究中,单宁一直被认为是一种抗营养因子,在生产实践中也采取许多消除其抗营养作用的方法。但对于反刍动物来说,单宁能降低瘤胃内蛋白质的降解率,进而提高反刍动物对优质蛋白质的利用率,此外单宁还是良好的抗氧化剂和天然驱虫剂,适当应用可以提高反刍动物的生产性能。不同的反刍动物对饲料中的单宁有不同的耐受性,应该深入研究家养条件下单宁对各种家养反刍动物的影响,以合理利用饲料资源,提高动物健康和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56.
超数排卵(简称超排)可诱导大量卵泡成熟排卵,增加可移植胚胎的数量,在家畜胚胎移植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进行转基因动物生产和动物克隆等研究的基础手段之一。作者介绍了几种常用超数排卵方法和特点及影响超排效果的影响因素,就超数排卵技术在反刍动物(牛羊和鹿科动物)中的最新应用进行了概括论述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7.
为探讨不同物种肌细胞生成素(MyoG)基因的组成结构与功能特性,利用比较基因组学方法,对GenBank中已报道的猪、牛、绵羊、家兔和家鸡myoG基因完整编码区核苷酸及其氨基酸序列的分子结构、理化特性、糖基化位点、信号肽、跨膜区、二级结构、高级结构域以及基于该基因编码氨基酸序列的5个物种之间的进化关系进行了系统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猪、牛、绵羊、家兔和家鸡myoG基因核苷酸序列组成结构特点及其编码蛋白质的理化特性基本一致,均属于疏水性不稳定蛋白质;猪、牛和绵羊均含有6个潜在的N-糖基化位点,而家兔和家鸡则包括7个不同的N-糖基化位点;均不含信号肽,属于非分泌型蛋白质,不含跨膜结构域;均含有Basic和H-L-H保守结构域;α-螺旋和无规卷曲为myoG多肽链中的主要二级结构元件,三维结构预测均存在2个Helix与1个Loop结构单元;猪与其他4个物种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6.0%,95.5%,95.5%和72.2%,牛与绵羊myoG基因进化关系最近。本研究为深入探讨myoG基因调控畜禽骨骼肌的生长发育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8.
为研究马鹿生长激素(GH)基因的结构和功能,从GenBank中下载马鹿、梅花鹿、鼷鹿、牛、山羊、绵羊、猪、人、黑猩猩、挪威大鼠、小家鼠、北极狐、狗、鸡和斑马鱼的GH基因完整编码区(CDS)及氨基酸序列,利用DNAStar 7.0、BioEdit 7.0生物软件与相关在线工具对马鹿GH基因核苷酸序列的基本信息及其编码蛋白的理化特性和结构特征进行了生物信息学预测及分析,对马鹿与其他14个物种GH基因的CDS序列及其编码氨基酸序列进行相似性分析,并基于氨基酸序列构建了15个物种的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马鹿GH基因DNA序列长度为2 100 bp,包括完整的5个外显子和4个内含子,部分5′UTR和3′UTR,CDS全长654 bp,编码217个氨基酸;其编码的蛋白是一种分子质量为24.588 4 ku,等电点为7.62的疏水性稳定碱性蛋白;存在2个强跨膜区、8个广泛磷酸化位点,二级结构元件以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为主;该蛋白位于细胞外,含有1个信号肽,属一种分泌型蛋白;马鹿与梅花鹿、牛、绵羊、山羊和鼷鹿等动物的GH基因氨基酸序列相似性较高,亲缘关系最近。该研究结果可为马鹿GH基因的进一步分析提供详细的生物学基础信息。  相似文献   
59.
试验旨在克隆北极狐及乌苏里貉抑制素α(inhibin α,INHα)亚基基因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根据GenBank中犬科INHα预测mRNA序列(登录号:XM_545660.5)设计1对引物,用RT-PCR技术从北极狐及乌苏里貉的卵巢组织中扩增出INHα亚基基因,同时将其插入到克隆载体中,进行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测序结果表明,北极狐及乌苏里貉的INHα亚基基因CDS序列全长为1 107 bp,编码369个氨基酸。北极狐及乌苏里貉的INHα亚基基因与犬的同源性最高,分别为97.9%与97.6%。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北极狐及乌苏里貉与犬亲缘关系较近,同时也说明INHα亚基基因在不同物种及进化过程中具有高度保守性。对INHα亚基蛋白的高级结构预测发现,由于半胱氨酸间形成的二硫键导致其采用"蝴蝶形"或"开放手"构型,其中α-螺旋形成分子的"手腕"结构,β-折叠形成分子的"手指"结构。本研究成功克隆了北极狐及乌苏里貉的INHα亚基基因,同时进行了系统的生物信息学分析,为今后研究抑制素在卵母细胞-颗粒细胞同步发育过程中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0.
选用64只初始体重和日龄均匀的雄性美洲标准水貂,随机分成4组,每组16只。采用单因子随机试验设计,研究水貂日粮中添加半胱胺对育成期雄性水貂的生产性能、血液激素水平和冬毛生长期毛皮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日粮中添加半胱胺100 mg/kg体重和200 mg/kg体重,可显著提高雄性美洲标准水貂120日龄时的体重(P<0.05),并极显著提高80~120日龄的日增重(P<0.01)。日粮中添加100 mg/kg体重和200 mg/kg体重半胱胺能提高育成期水貂血液中甲状腺素T3和T4的水平;添加200 mg/kg体重半胱胺也能提高育成期水貂血液中的生长激素水平。冬毛生长期日粮中添加200 mg/kg体重的半胱胺能明显提高冬皮的皮重/皮长指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