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5篇
水产渔业   21篇
园艺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褶皱臂尾轮虫的干酵母工厂化培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干酵母作为褶皱臂尾轮虫的饵料,进行工厂化培养试验。结果表明:(1)在水温25~28℃,盐度23-25。连续充气的条件下,轮虫生长繁殖稳定;(2)经过7-10 d的培养,A、B、C三个水泥池内轮虫的密度分别从接种时的16、23、38个/ml增加到269、312、266个/ml.平均日增殖率为0.346、0.404、0.443;(3)A、B、C三个水泥池,连续培养59~70 d,经52-63次采收,分别收获褶皱臂尾轮虫1494×108、1748×108、2149.2×108个,合计收获轮虫5391.2×108个,饵料生产力为7.17、8.54、10.55;(4)采用合适的干酵母投喂方法和投喂量,定期带水采收,使轮虫密度保持在200~300个/ml,并补充等量培养用水,可以获得长期稳产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江苏南部沿海在8~10月份常发生文蛤大批死亡,从病文蛤体内分离到病原菌,经人工感染试验得到证实。病原菌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以极生单鞭毛运动,在TCBS琼脂平板上形成黄色大菌落,在固体培养基上能游动。发酵葡萄糖产酸不产气,精氨酸—碱反应阴性,赖氨酸、鸟氨酸脱羧阳性。在无盐蛋白胨水中不能生长,在10%NaCl 蛋白胨水中生长良好。在43℃下能正常繁殖。对弧菌抑制剂0/129(150μg)和新生霉素(5μg)敏感,被鉴定为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 Sakazaki)。病文蛤超薄切片的电镜观察表明,肠上皮及肝组织被细菌侵袭。病原菌在肠上皮细胞质中增生,形成上百个细菌的集群。上皮细胞核变形,被挤向一侧,线粒体内嵴模糊,部分上皮细胞微绒毛的结构被严重破坏,细菌周围的组织被腐蚀成空斑。  相似文献   
13.
张东  黄宁宇 《海洋渔业》1989,11(5):205-206
<正> 近年来,关于长毛对虾(Penaeus penicillatus Alock)育苗技术的研究已有大量报道,但在人工条件下的性成熟,除Liao(1973)的工作外,报道极少.到目前,长毛对虾苗种生产所需亲虾皆来自海区,有限的资源限制了养殖生产的发展,因此,人工培育亲虾的研究具有积极意义.本文对养殖长毛对虾在室外土池中的卵巢发育进行了初步探索,并用成熟亲虾进行了生产性育苗.  相似文献   
14.
以上海市园林绿化中春季观赏菊花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记录、比较分析,总结出春季时节上海园林中菊花的应用种类、应用现状;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春季观赏菊花在引种、推广以及园林应用方面的建议,为菊花在上海园林绿化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西伯利亚鲟鱼回归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西伯利亚鲟鱼在我国西部甘肃省酒泉市海马泉的驯养及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平均体长220 mm、平均体重25 g的西伯利亚鲟鱼经180 d培育后,平均体长达到547 mm,日均增长1.79 mm,瞬时增长率平均0.498%;水温在16.7~24.7℃时,瞬时增长率保持在0.8%以上,水温19.9℃时,瞬时增长率为最高1.462%;平均体重达649 g,日均增重3.49 g,瞬时增重率平均1.81%;水温在16.7~24.7℃时,瞬时增重率保持在3%以上,水温20.6℃时,瞬时增重率为最高4.51%。拟合1龄西伯利亚鲟鱼体长与体重的关系为:W=0.000 4L3.5936(r2=0.998)其中b大于3,为异速生长,说明西伯利亚1龄鲟鱼体重增长快于体长增长。  相似文献   
16.
39 光合细菌、枯草杆菌等微生态制剂是否能与消毒剂同时使用? 光合细菌、枯草杆菌等微生态制剂不能与消毒剂同时使用,因为消毒剂会在杀死水体中有害微生物的同时,也将有益的微生物杀死,包括人为投放的微生态制剂.所以使用微生态制剂时,要在投放消毒剂3d之后投放.  相似文献   
17.
69为什么要设饵料台?饵料台如何投放饵料?为了避免饵料投喂量过多,败坏水质,增加生产成本,或因饵料投喂不足,影响生长,因此应在池塘内设置饵料台,便于观察对虾的摄食情况,及时调整饵料的投喂量,同时可掌握对虾的生长情况。饵料台上饵料的放置量按照整个池塘每次投饵量的1%~2%放置到各饵料台上。一般养虾池的饵料台设置不得少于3个。70为什么投喂后1~1.5h一定要检查饵料台上的残饵量?这主要是为了掌握饵料的投喂量,若在1h内检查饵料台无残饵,即可酌情增加饵料的投喂量,若有少量残饵,则说明投饵量适中。若在投喂后2h检查仍见饵料台上残饵较多,则应该酌情减少投喂量。若饵料在投喂后未见明显减少或有大量剩余,则必须分析原因:是否是对虾蜕壳、对虾发病、饵料质量问题、水质变坏等。投喂量的确定是养成中的关键技术,也是决定养虾成败、经济效益高低的主要因素。因此,检查残饵量不单是为了调整投喂量,保证对虾有充足的饵料,防止过剩饵料污染水质,而且也是估计池塘中存虾数量、对虾生长健康情况的一种途径。71暴雨后对对虾有什么影响?应采取什么措施?暴雨可造成虾池盐度大幅下降,从而引起池水上下分层,使池水不能充分对流,造成下层水与空气隔绝,引起底层水...  相似文献   
18.
78 怎样检查对虾摄食情况? 检查对虾摄食情况,应在投饵后1~1.5h,主要是观察对虾肠胃的饱满度.对虾的胃位于对虾头部,在肝胰脏之前,呈囊状,会随着内含物的多少而变大或缩小.胃后延伸至对虾腹部末端的管子即为肠道.  相似文献   
19.
在海水和半咸水中,用高锰酸钾(KMnO4)对黑鲷幼鱼进行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在海水盐度27.3和半咸水盐度10.4条件下,高锰酸钾对黑鲷幼鱼24h的LC50分别为3.41mg/L和4.78mg/L;最高安全使用剂量分别为1.12mg/L和1.68mg/L。半咸水条件下,高锰酸钾对黑鲷幼鱼的急性毒性相对较低,因此,高锰酸钾对黑鲷幼鱼进行药物处理比在海水条件下更安全。高锰酸钾引起鱼体组织发生病理变化是暂时的,一旦受试鱼转到无高锰酸钾的清水环境中,鱼体就会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20.
青蛤又称黑蛤、牛眼蛤等,分布于我国南北沿海。在江苏南部沿海,产量仅次于文蛤和四角蛤蜊,是重要经济贝类。为了配合青蛤的土池育苗,我们在室内进行了不同饵料对青蛤幼虫生长发育及成活率影响的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