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2篇
综合类   12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9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2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 E. Smith)是全球预警的一种重大农业害虫。2019年1月份入侵我国,半年时间已迅速扩散和蔓延至21个省市。在黄淮海夏玉米地区,草地贪夜蛾幼虫与甜菜夜蛾、棉铃虫、亚洲玉米螟、劳氏黏虫等鳞翅目害虫常常混合发生。这几种幼虫特别是低龄幼虫的形态特征及取食为害玉米的症状相似,容易混淆,给田间鉴定带来困扰。本文详细比较了草地贪夜蛾与甜菜夜蛾、棉铃虫、亚洲玉米螟和劳氏黏虫的低龄和高龄幼虫的形态差别,以期为黄淮海玉米田苗期草地贪夜蛾的准确监测和预报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以3种金鸡菊属Coreopsis植物1年生扦插苗为研究对象,在室外自然条件下,运用美国产的Li-6400光合系统测定仪对其光合作用日变化和光响应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3种金鸡菊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各不相同。对光的适应范围大小为重瓣金鸡菊Coreopsis fanceolata〉大花金鸡菊Coreopsis grandiflora〉天堂之门金鸡菊Coreopsis rosea;对强光的利用能力大小为重瓣金鸡菊〉天堂之门金鸡菊〉大花金鸡菊。3种金鸡菊属植物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都呈双峰型曲线。第l峰值均大于第2峰值,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蒸腾速率(r)和气孔导度(G训)变化趋势与净光合速率相似。胞间二氧化碳摩尔分数(Ci)变化趋势则与其相反。3种金鸡菊属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EwuE)差异显著,大小依次为大花金鸡菊〉重瓣金鸡菊〉天堂之门金鸡菊。图4表1参24  相似文献   
13.
本文概述了现代化、人的现代化、农民现代化的含义,认为农民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现代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战略和主导力量,并从生产方式、农民增收、农民素质、村镇建设、村民自治方面,提出了以农民现代化为核心,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4.
革翅目昆虫是河南省中部地区鳞翅目害虫的一类重要捕食性天敌昆虫,在农业无公害化的发展趋势下,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研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对其中的蠼螋科,蠼螋属中的蠼螋雌、雄成虫触角感器的形态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蠼螋触角呈丝状,由柄节、梗节和鞭节组成,雌、雄成虫鞭节分别由26和30个亚节组成。共有8种感器类型:毛形感器、刺形感器、芽孢形感器、鳞形感器、栓锥形感器、BÖhm氏鬃毛、坛形感器和腔乳头状感器。在触角的不同亚节上,感器类型和数量又有所不同:鞭节上感器种类丰富于柄节和梗节,雄虫触角上的感器种类和数量多于雌虫,芽孢形感器为雄虫所特有。  相似文献   
15.
4种美国紫菀品种抗旱生理特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4种美国紫菀(Aster novae-angliae)品种1年生扦插苗为研究材料,采用盆栽控水的方法,研究了水分胁迫下4个紫菀品种生理生化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程度增加,不同紫菀品种叶水势呈降低趋势,降低幅度依次为粉花>安德>紫球>香叶;相对电导率的含量则明显增加,依次为紫球>安德>香叶>粉花;丙二醛(MDA)的含量则显著增加,依次为紫球>香叶>安德>粉花;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与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变化,则分别呈现单峰型与双峰型曲线,2种保护酶含量依次均为粉花>安德>香叶>紫球。利用Fuzzy隶属函数法,对4个紫菀品种基于以上5项指标的抗旱性进行了综合评价,得出其抗旱性强弱排序为:粉花>安德>香叶>紫球。  相似文献   
16.
盐度与pH对3种南方贝类呼吸率和钙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近江牡蛎(Crassostrea rivularis)、翡翠贻贝(Perna viridis)和波纹巴非蛤(Paphia undulata)3种南方重要养殖贝类在20、25、30和35共计4个盐度梯度和8.1、7.7、7.3和7.0共计4个pH梯度下的呼吸率和钙化率。结果表明,盐度和pH对3种贝类的呼吸率和钙化率均有显著影响(P0.05);盐度为20~35,近江牡蛎的呼吸率和钙化率均随盐度的升高而降低,而翡翠贻贝和波纹巴非蛤在盐度为20~30时,呼吸率和钙化率随盐度的升高而升高,盐度30~35时,随盐度的升高而下降。pH为8.1~7.0时,3种贝类的呼吸率和钙化率均随着pH的下降而显著性下降(P0.05)。  相似文献   
17.
4种荷兰菊品种耐热性生理指标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从比利时引进的4个荷兰菊品种,进行耐热力鉴定,测定不同热处理下叶片的细胞膜透性、丙二醛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 叶片的细胞膜透性、丙二醛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指标可用于荷兰菊叶片耐热力测定.该试验所测定的4个荷兰菊品种中,以安德较耐热,紫球次之,粉花、香叶较不耐热.  相似文献   
18.
田间调查了桃蛀螟卵在玉米植株上的空间分布,发现桃蛀螟卵主要产于叶片正面基部附近(叶鞘顶端和叶腋),其次在叶鞘和雌穗苞叶上,花丝和叶片其他位置卵量最少。桃蛀螟卵主要分布于玉米植株中上部,雌穗节上1~2节(倒6节和倒7节)卵量最大。  相似文献   
19.
2017年8月在河南新乡发现田间种植的青茄受桃蛀螟为害,为该虫在茄子上为害的首次报道。本文简要描述其为害特点以及生活习性,为进一步研究其在复杂生境下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提供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20.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昆虫分布及越冬地域也在发生变化。稻蛀茎夜蛾Sesamia inferens(Walker)的越冬北限在20世纪80年代被认为不过北纬34°线,近年发现该虫在更北的黄淮海夏玉米-小麦轮作种植区新乡市(北纬35°)发生为害,为该种植模式下发生的新害虫。为了准确监测,科学、有效地制定该害虫的防治对策,本研究对河南北部地区稻蛀茎夜蛾的发生为害规律及生活史进行了初步调查。结果表明:稻蛀茎夜蛾可以在小麦-玉米轮作的条件下顺利完成生活史,其中在河南新乡该虫为害穗期玉米并顺利越冬的事实是首次报道。应用灯光监测并结合田间幼虫调查发现,当地稻蛀茎夜蛾一年发生3代。越冬代幼虫化蛹后在4月中下旬开始羽化,羽化的成虫在小麦或早春玉米上产卵,第1代幼虫主要为害春玉米和小麦,6月中旬第1代成虫开始羽化飞往夏玉米田内产卵,幼虫主要为害夏玉米幼苗。第2代幼虫化蛹后于8月初开始羽化形成第2代成虫,产卵孵化后的幼虫主要钻蛀夏玉米穗和茎秆,9月下旬幼虫陆续沿茎秆钻入玉米残桩基部越冬。综合调查结果,绘制了河南北部地区稻蛀茎夜蛾的年生活史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