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3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55篇
林业   17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27篇
  37篇
综合类   197篇
农作物   13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72篇
园艺   17篇
植物保护   2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41.
喻成林  黄强 《安徽农业科学》2013,(36):14104-14106
[目的]建设用地批后监管工作一直是国土资源管理的薄弱环节,解决缺乏动态监管的有效途径和技术,引起的信息获取速度慢、共享程度低等问题.[方法]对目前GIS技术和视频监控技术进行了研究,将GIS技术和视频监控技术相结合,应用于建设用地批后监管信息系统中.[结果]研究了基于GIS的建设用地批后视频监控系统的功能特点、整体架构的设计以及实现该系统的思路.[结论]创新了国土资源执法的监管方式,改进了传统监管方式的不足,实现了由被动执法向主动防范的转变.  相似文献   
42.
定量分解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季节径流变异的贡献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变化环境下径流序列可能发生变异。当前径流变异的贡献率分解研究多集中于年尺度,而对季节尺度的关注不足。以黄土高原典型流域——泾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应用小波分析方法揭示其季尺度径流序列的演变规律,采用有序聚类法和累积距平法对其径流序列进行变异诊断,最后采用累计斜率变化率比较法定量分解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其四季径流变异的贡献率。结果表明:(1)泾河流域夏季和冬季径流的周期变化均在20世纪90年代左右有发生转变,均由小尺度周期变化转变为较大尺度周期变化;(2)春、夏、秋和冬季径流分别在1969年、1996年、1985年和1990年发生变异;(3)人类活动对春、夏、秋和冬季径流变异的贡献率分别为50.40%,89.69%,39.14%和84.59%,在夏季和冬季人类活动(主要是水土保持措施的不断深入)对泾河径流变异的贡献占主导地位,且干扰影响了径流的周期变化。  相似文献   
43.
熊湖  郑顺林  龚静  黄强  袁继超  何卫 《水土保持学报》2019,33(3):254-259,267
为明确液态有机肥对土壤酚酸导致马铃薯的连作障碍的缓解效应,采用盆栽试验,将阿魏酸与香草酸等量混合后按不同浓度(0,50,100,150 mg/kg)施加于马铃薯基质土壤中,模拟马铃薯连作分泌的有机酸自毒物质,并施加不同浓度梯度液态有机肥(0,225,450,675 kg/hm^2),探讨酚酸胁迫下液态有机肥对马铃薯生长发育以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一施加外源酚酸对马铃薯株高、茎粗、叶面积以及干物质量皆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随酚酸浓度增加,土壤中脲酶、酸性磷酸酶、蔗糖酶活性相对对照分别降低2.74%~10.95%,11.11%~20.55%,5.29%~12.96%,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活性升高,FDA水解酶活性表现为低促进高抑制。施加液态有机肥后提高了马铃薯株高、茎粗、叶面积以及干物质量,土壤酶活性均有提高,脲酶、酸性磷酸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FDA水解酶活性相对对照处理最高分别提高了10.80%,21.40%,18.20%,29.60%,37.69%,12.31%,但是液态有机肥浓度过高降低了其对磷酸酶、脲酶、过氧化氢酶的提升效果,抑制了FDA水解酶活性。因此合理施加液态有机肥可以促进马铃薯生长发育,提高土壤酶活性,增强马铃薯的抗逆性,从而缓解酚酸对马铃薯的胁迫作用。  相似文献   
44.
针对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存在等式约束的特点,在分析粒子群算法寻优策略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粒子群的大系统优化模型.同时.提出有效的控制粒子速度大小的方法, 克服了粒子因速度过大易逃出约束空间而造成程序中断的不足,成功地将粒子群优化算法应用于作物灌溉制度的寻优中.利用此模型将有限的水资源分配到灌区中的不同子区、子区中的不同作物以及作物的各生育阶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5.
塔里木河干流土地利用动态监测遥感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选择塔里木河干流地区1999年TM、2002年ETM 和2004年的ASTER遥感影像及基础背景数据,采用数据仓库技术及图属一体化和多源数据无缝集成的建库思想,实现了基础背景、遥感、专题及属性数据的入库管理;在RS、GIS及GPS等技术支撑下,通过对干流1999、2002和2004年的遥感影像信息提取及分析,揭示了应急输水后各土地类型面积变化的幅度、年变化率,以及耕地的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应急输水工程实施后,干流地区的耕地、天然草地、苇地、滩涂等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急剧增长,林地、建筑用地、水域、荒草地、盐碱地等土地类型的面积均有所降低;耕地面积剧增是以植被破坏、水域面积减少为代价的,人类生产活动与自然环境矛盾加剧,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相似文献   
46.
基于3S技术的塔里木河干流土地利用动态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塔里木河干流2002年ETM、2004年的ASTER遥感影像及基础背景数据,采用数据仓库技术、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一体化、多源数据无缝集成的建库思想,实现了干流地区基础背景、遥感、专题及属性数据的入库管理;在RS,GIS及GPS等技术支撑下,通过对干流2002年和2004年的土地利用信息的提取及分析,揭示了应急输水工程实施后塔里木河干流地区各土地利用类型面积的变化幅度、速度和年变化率、以及耕地的时空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近两年干流上中游地区耕地、天然草地、苇地等土地利用类型面积急剧增长,林地、水域、荒草地等土地类型面积均有所降低;耕地面积剧增是建立在植被破坏、水域面积减少的基础上的,研究区的整体生态环境仍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47.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9种水稻产量和铅、镉的差异,并研究了9种调理剂在水稻不同生长其施用对晚稻产量及稻米重金属的影响。结果表明:(1)泰优398中铅和镉的含量均较低,且均未超标;最优的水稻品种为早丰优华占,其次是泰优398和桃湖优莉晶;(2)调理剂A和钝化剂A作基肥处理后稻谷中铅超标,分别超出了20%和15%;仅有石灰处理的稻谷中铅的含量降低了20%;稻谷中镉均未超标;微肥作基肥施加后稻谷中镉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处理后稻谷产量均有增加,其中调理剂B施加后稻谷产量增加最多,增加了22.42%;石灰施加后理增加3.38%;(3)石灰和硒肥作追肥施加后稻谷中铅的含量均降低88.24%;硅肥、硒肥和铁肥作追肥施加后稻谷中镉分别降低了62.92%、52.81%和44.94%;石灰、铁肥和硒肥施加后稻谷产量降低0.04%、0.14%和5.25%;锌肥和硅肥施加后稻谷产量增加10.08%和0.16%;硅肥和石灰作追肥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8.
养猪业一直是我国畜牧业的重要支柱产业,而能繁母猪作为生猪生产的基础,其繁殖性能直接决定养猪场的经济效益。我国是世界第一养猪大国,能繁母猪存栏量已达到世界总量的50%,但我国母猪繁殖性能水平远低于欧美养猪发达国家。目前,制约我国母猪繁殖性能的因素主要包括品种、年龄及胎次、饲养管理、营养和环境等。文章针对影响我国母猪繁殖性能的主要因素进行综述,以期在生产实践中得以借鉴,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49.
基于Windows计算机操作系统和可视化语言,介绍了灌区水文资料整编计算机软件系统研究与开发的思路和方法。其中包括软件开发环境、系统菜单设计、子模块功能设计以及系统软件的功能和特点,并且应用该软件系统进行了青铜峡灌区10条干渠的水文资料整编,详细对比分析了1996年唐徕渠水文资料整编手算与电算成果。实例证明,该软件系统较好地解决了水文资料整编中的多曲线计算机模拟,具有界面友善、功能强、通用性好、计  相似文献   
50.
未来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到来将对现在社会生活各方面产生强烈的影响,作为核算社会经济资源占有、消耗和分配的会计也将在理论和实务上受到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