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4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9篇
  9篇
综合类   89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33篇
畜牧兽医   23篇
园艺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基于PCA和地统计的西南烟田土壤重金属源解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为定性、定量地分析西南某地区烟田土壤中重金属污染来源及源贡献得分的空间分布特征,用四分法采集研究区内256个表层土壤样品,利用数理统计方法[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PCA)和PMF受体模型],定量分析研究区域内Cd、Hg、Ni、Pb和Zn重金属的来源;并结合地统计方法对PMF得到的三种源的成分因子贡献率进行克里格空间插值,验证数理统计源解析结果。结果表明:重金属Hg、Pb、Ni、Zn的平均值(0.19、41.99、38.43、106.66 mg·kg^-1)均未超过农用地质量标准的风险筛选值(1.80、90.00、70.00、200.00 mg·kg^-1),Cd的平均浓度(0.66 mg·kg^-1)与当地背景值(0.66 mg·kg^-1)持平,但超过了该金属对应的农用地风险筛选值(0.30 mg·kg^-1),此外,Cd和Hg的空间变异性(81.21%、84.21%)较大,在土壤中积累较明显;数理统计分析可得,五种重金属归因为三个主要来源,其中Pb、Ni和Zn主要来源于交通源,Cd主要来源于成土母质自然源,Hg主要来源于工业源;地学统计分析表明,PC1(Pb、Ni和Zn)主要积累在研究区交通量多的东部地区,PC2(Cd)分布较为均匀,PC3(Hg)主要积累在研究区工矿业密集的东北和东南方向。研究区烟田土壤中重金属整体污染程度较轻,但需要对Hg和Cd采取适当措施降低其风险,多元统计与地统计学的结果相印证土壤中重金属的来源主要是工矿业开采、交通和地质背景,受体模型与地质统计学相结合,可以有效地估计土壤中重金属的来源及分布。  相似文献   
102.
利用玉米自交系W22与大刍草杂交衍生得到的包含866个家系的渗入系群体,结合均匀覆盖玉米全基因组的19 838个SNP分子标记,采用R/qtl的多QTL模型对玉米株高和穗位高进行高精度的QTL定位分析。结果表明:玉米株高和穗位高存在广泛的遗传变异,属于典型的数量性状,由微效多基因控制;共检测到4个控制株高的QTL,分别位于第1、5和8染色体上,单个株高QTL表型贡献率变幅为2.33%~4.85%,加性效应的变幅为2.33~6.01cm;共检测到10个控制穗位高的QTL,分别位于第1、2、3、5、6、7和8染色体上,单个穗位高QTL表型贡献率的变幅为1.77%~6.15%,加性效应的变幅为1.75~6.25 cm。  相似文献   
103.
不同饲料对黄颡鱼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乔慧  黄成  王喆  潘建林 《淡水渔业》2007,37(1):58-61
将40尾成熟黄颡鱼(Pseudobagrus fulvidraco)分成两组,分别饲喂高蛋白的幼鳗人工配合饲料和低蛋白的鲤鱼人工配合饲料50 d,每10 d分别从各组中随机取3尾做消化酶测定。结果显示:幼鳗人工配合饲料组的黄颡鱼胃中淀粉酶比活力呈下降趋势,蛋白酶比活力呈上升趋势,肠中淀粉酶比活力变化不明显,而蛋白酶比活力呈上升趋势;鲤鱼人工配合饲料组的黄颡鱼胃内和肠内淀粉酶比活力均呈上升趋势,而蛋白酶比活力均呈下降趋势。淀粉酶比活力与蛋白酶比活力的比值(A/P值)比较显示:高淀粉成分的食物长期诱导下可以使黄颡鱼体内淀粉酶相对含量上升,并且出现食性转化的现象;高蛋白成分的食物长期诱导不能使淀粉酶相对含量一直下降。  相似文献   
104.
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我国在果树种植方面取得的成果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柑橘作为我国南方地区的支柱型产业,至今仍没有完整的柑橘繁育及推广的体系和规章制度,品种结构也不合理,发展方向较盲目。清远市的柑橘种植历史久远,不管是从种植的传统习惯还是地理条件来说,清远市都是比较适合柑橘发展的地区。基于此,介绍了清远市的地理位置,进而分析了清远市柑橘繁育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5.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直接进样测定水中丁基黄原酸,具有分析时间短、效率高的特点.通过调整色谱条件、加入氨水调节pH等措施,优化整个实验室分析过程,探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直接进样测定基黄原酸的方法.结果表明:丁基黄原酸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0.999;方法检出限和测定下限分别为0.2μg/L和0.8μg/L,远低于国家标准限值;丁基黄原酸的地表水和地下水中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8.0%~112%和84.0%~110%,样品间的标准偏差均<5%,准确度和精密度均满足质控要求.  相似文献   
106.
石磊  曹倩  王磊  滕腾  黄成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0):5978-5980
[目的]分析芜萍生长的元素需求,以期为芜萍培育中营养液配方的改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温室内模拟池塘基底条件,通过添加营养液培养芜萍,检测了培养终期水样、野外芜萍池塘水样及芜萍干样的8种元素成分,研究了芜萍生长所需的元素营养成分,并就芜萍生长中对N、P、K的吸收量与P消减量作了初步分析。[结果]添加营养液组的芜萍生物量均随时间延长逐渐增加,2周后收获量显著高于初始值;无添加组显著低于初始值,表明添加营养液具有显著效果。但营养液组芜萍生物量2周后不再增长且低于野外池塘,表明营养液组培养箱中可能存在某些抑制性因素。元素检测结果为:终期水样、野外池塘和芜萍干样的N、P、K的比例分别是3.8∶1∶2.8、11.5∶1∶17和5.2∶1∶6.8。培养终期营养液组3个培养箱的N、P、K等元素均有剩余,但是Ca、Zn均低于检出限;1~3号箱的锰离子含量分别为ND、0.05 mg/L、0.38 mg/L,与芜萍生物量呈正相关,试验中芜萍生长受抑制与培养液中Ca、Zn、Mn等元素缺乏密切相关。[结论]该研究结果为芜萍生长的营养液配方改良提供了有价值的参数。  相似文献   
107.
季鹏飞  严幸云  黄成  唐建清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2):11320-11322
[目的]研究不同比例的芜萍饵料组分对2种社群规模下螯虾生长的影响。[方法]试验设置了芜萍与商品饲料6种比例的混合饵料(0、20%、40%、60%、80%、100%)分别饲喂最小社群与较大社群下的克氏原螯虾幼体,以研究不同芜萍组分下螯虾的生长状况,并对相同芜萍组分下最小社群和较大社群螯虾的生长差异。[结果]2种社群规模的不同芜萍组分螯虾生长结果为:体长最大的均为60%芜萍组,最小的均为纯芜萍组;整齐性最好的均为20%芜萍组;无论是最小社群还是较大社群,各自不同芜萍组分的存活率差异均不显著。相同芜萍组分下2个社群间的同期比较结果为:最小社群的平均体长显著大于较大社群,而存活率前者也大于后者,但差异并未达到显著水平。[结论]综合生长、存活及整齐等指标,认为芜萍与商品饲料合适的混合比例为40%~60%;社群规模较大对鳌虾生长有显著抑制作用,因此应在克氏原螯虾苗种培养环境中设置隔离障碍。  相似文献   
108.
[目的]对克氏原螯虾与中华绒螯蟹混养条件下的行为进行观察和研究。[方法]在相对狭小空间进行等重量级的虾蟹混养试验,观察记录两者相遇初期的格斗行为及混养后期的胜负结局;在相对宽敞空间--"Y"型迷宫内,观察记录克氏原螯虾对较高重量级中华绒螯蟹的趋避行为。[结果]混养试验中虾蟹相遇初期,螯虾首次攻击及靠近的次数、累计主动靠近次数均极显著大于蟹(P<0.01),累计主动攻击次数显著多于蟹(P<0.05);混养30 d后,虾死蟹存组占30%,蟹死虾存组占10%,共存组占60%。在每只受试虾对较高重量级蟹趋避行为试验中,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多,螯虾对蟹与空白的选择次数和时间由差异性不显著(P>0.05)变为显著偏向选择空白(P<0.05),即螯虾对蟹的识别能力显著提高了,同时试验螯虾的选择行为受到明显抑制。[结论]可以推测,若提供适合的生境条件,虾蟹混养理论上可获得较好效益。  相似文献   
109.
[目的]研究不同比例的芜萍饵料组分对2种社群规模下螯虾生长的影响。[方法]试验设置了芜萍与商品饲料6种比例的混合饵料(0、20%、40%、60%、80%、100%)分别饲喂最小社群与较大社群下的克氏原螯虾幼体,以研究不同芜萍组分下螯虾的生长状况,并对相同芜萍组分下最小社群和较大社群螯虾的生长差异。[结果]2种社群规模的不同芜萍组分螯虾生长结果为:体长最大的均为60%芜萍组,最小的均为纯芜萍组;整齐性最好的均为20%芜萍组;无论是最小社群还是较大社群,各自不同芜萍组分的存活率差异均不显著。相同芜萍组分下2个社群间的同期比较结果为:最小社群的平均体长显著大于较大社群,而存活率前者也大于后者,但差异并未达到显著水平。[结论]综合生长、存活及整齐等指标,认为芜萍与商品饲料合适的混合比例为40%~60%;社群规模较大对鳌虾生长有显著抑制作用,因此应在克氏原螯虾苗种培养环境中设置隔离障碍。  相似文献   
110.
黄成 《现代园艺》2012,(18):131+133
本文对高档住宅区景观绿化工程的施工特点、难点进行分析,希望能抛砖引玉,使更多的业内人士能对此展开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