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9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2篇
林业   28篇
农学   34篇
基础科学   17篇
  42篇
综合类   384篇
农作物   37篇
水产渔业   14篇
畜牧兽医   59篇
园艺   47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95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于明  王丹  王钢  高鹏  黄敏  陈丽娟 《核农学报》2022,36(11):2175-2182
为研究电子束辐照对天麻灭菌效果及其品质的影响,采用0(CK)、5、7、9、11、13 kGy剂量的电子束辐照处理天麻粉,测定天麻的微生物含量、色泽、理化性质、指纹图谱相似度及活性成分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经9 kGy辐照处理后,天麻中均未检出需氧菌、霉菌和酵母菌;辐照后天麻的L*值降低,9 kGy剂量总色差值变化最小;辐照对天麻的水分、总灰分含量均无显著影响,9~13 kGy吸收剂量下天麻的醇溶性浸出物含量显著增加(P<0.05);不同吸收剂量电子束辐照处理后天麻指纹图谱的相似度为0.995~0.998;辐照对天麻主要活性成分的总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综上,9 kGy电子束辐照处理既能减少天麻微生物含量,又能最大限度地保持其品质不受影响。本研究结果为电子束辐照在天麻灭菌工艺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2.
扈丹  闫小英  黄敏 《安徽农业科学》2014,(30):10558-10560
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试验站选择历年葡萄二黄斑叶蝉发生较严重的葡萄品种为调查对象,于2013年4~10月进行系统调查,并采用Taylor幂法则、Iwao回归分析法和Lloyd平均聚块性指标对葡萄二黄斑叶蝉种群聚集扩散情况进行测定分析,研究了其种群空间分布型。结果表明,葡萄二黄斑叶蝉在陕西关中地区1年发生3代,若虫1年出现3个高峰。运用3种空间分布测定指标对葡萄二黄斑叶蝉空间分布型的测定结果均一致,葡萄二黄斑叶蝉在关中地区葡萄园呈聚集分布,个体之间相互吸引,聚集强度随种群密度升高而增加,且种群密度随时序动态变化呈现出扩散-聚集-扩散-聚集的规律。  相似文献   
33.
水稻是广西最重要的的粮食作物,水稻机械化生产对发展广西现代化农业至关重要.本文概述了目前广西水稻机械化生产的现状.分析了广西水稻机械化生产中育秧、耕种、植保、收获等重要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34.
以东方百合品种‘Sorbonne’鳞片为外植体,研究不同因子对‘Sorbonne’消毒、诱导、增殖、生根等的影响。结果表明:‘Sorbonne’外层鳞片消毒最为困难,而中层和内层差异不大;最佳消毒方法是外层鳞片用75%酒精处理30 s再用0.1%升汞浸泡18~20 min;中层和内层鳞片用75%酒精处理30 s,再用0.1%升汞浸泡14~16 min,其中不同部位鳞片诱导率从高到低分别为外层>中层>内层,其中外层的诱导率为76.7%;百合鳞片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6-BA 2.0 mg/L+NAA 0.2 mg/L,增殖系数为6.8;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6-BA 0.5 mg/L+NAA0.2 mg/L,平均生根数为20条。  相似文献   
35.
采用问卷调查并结合半结构式访谈,探讨在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条件下英语专业学生的动机倾向性,尝试归纳出动机类型,旨在为师范生免费教育相关政策的推广以及高等师范免费教育的培养模式提供一定的借鉴。此次调查的受试学生为402名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2007年9月入学的首批英语专业免费师范生。用SPSS13.0对问卷调查后所得数据进行了因子分析,归纳出八种动机类型:个人发展动机,兴趣动机、社会责任动机、文化融合动机、家庭责任动机、政策动机、专业观念动机、证书动机。调查的结果反映出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给他们的学习动机带来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36.
37.
1概述甘蔗糖厂和甜菜糖厂从提汁车间提出的混合汁要经过澄清和过滤才能进入蒸发浓缩结晶工段 ,绝大部分糖厂的泥汁过滤是靠压滤机或真空吸滤机的滤布完成 ,滤布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固体物质堵塞 ,必须用清水加以冲洗 ,排出的冲冼水称之谓洗滤布水。目前大多数糖厂的洗滤布水未经任何处理便排走 ,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因为这种洗滤布水量大 ,按日榨3000吨甘蔗的糖厂每天用洗滤布水量达800—1000吨之多 ,且水中约SS含量高达0.3—1.0 % ,COD含量1000—5000mg/L,还含有0.1—0.5 %的糖份 ,排放后易发臭 …  相似文献   
38.
黄敏 《蜜蜂杂志》2007,27(1):11
我儿子,18岁.脸上长了很多青春痘,用去粉刺、去痘、去黑头的化妆品和药物治疗几个月无效,皮肤反而变得粗糙没有光泽.我对儿子说,不妨每天喝点蜂蜜水试试看.结果一个月下来,他脸上的痘痘少了许多,又继续喝了一段时间的蜂蜜,痘痘渐渐退去.  相似文献   
39.
为探讨南方双季超级稻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积累及利用规律,于2008—2010年在湖南长沙和浏阳以超级早稻陆两优996、陵两优268和超级晚稻丰源优299、天优华占为材料进行大田定位试验,比较了“三定”栽培、免耕摆栽和传统栽培条件下双季超级稻不同生育期植株体内氮、磷、钾吸收积累特点及氮肥利用率。与传统栽培相比,“三定”栽培双季超级稻生长前期(分蘖中期)氮、磷、钾的吸收量较低,幼穗分化期差异甚小,而齐穗期(早季平均为10.71、2.23和11.82 g m-2,晚季平均为12.25、2.69和16.37 g m-2)和成熟期(早季平均为13.61、3.01和13.71 g m-2,晚季平均为17.16、3.31和18.31 g m-2)较高;氮肥的偏生产力(平均为53.40 kg kg-1)、吸收利用率(平均为55.98%)、农学利用率(平均为22.27 kg kg-1)较高,分别提高29.00%、88.92%和46.67%。免耕摆栽双季超级稻不同生育时期氮、磷、钾的吸收特点与“三定”栽培相似,但其氮肥的偏生产力、吸收利用率和农学利用率(平均为50.24 kg kg-1、52.75%、19.33 kg kg-1)分别比“三定”栽培降低6.29%、6.12%和15.19%。由此可见,双季超级稻生产采用“三定”栽培技术有利于提高氮肥利用率。  相似文献   
40.
蒋鹏  黄敏  Md.Ibrahim  曾燕  夏冰  邹应斌 《作物学报》2011,37(5):855-867
为探讨南方双季稻区超级稻高产栽培技术,于2008—2010年在湖南长沙和浏阳以超级早稻陆两优996、陵两优268和超级晚稻天优华占、丰源优299为材料进行大田定位试验,比较了“三定”栽培、免耕摆栽和传统栽培下双季超级稻的产量形成特点和生理特性。与传统栽培相比,“三定”栽培齐穗期的颖花伤流量、根系氧化力、根冠比、叶面积指数及籽粒结实期剑叶的光合速率较高,齐穗后剑叶SPAD值下降缓慢、干物质积累量大,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多,早季平均产量为7.18 t hm-2,增产11.68%,晚季平均产量为8.39 t hm-2,增产7.41%;免耕摆栽干物质积累量大、有效穗数多,但其收获指数、每穗粒数和结实率居劣势,使其单季增产效果不显著。由此可见,南方双季超级稻在“三定”栽培下后期生理优势明显,产量构成因子协调,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