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25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12篇
  14篇
综合类   136篇
农作物   17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58篇
园艺   3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31.
为探究镉(Cd)胁迫下添加不同裂解温度生物炭对烤烟生长、生理及镉积累的影响,以烤烟为试验材料,通过向镉污染的土壤中添加不同裂解温度的生物炭,研究不同裂解温度生物炭对镉污染烤烟的缓解效果。结果表明,镉胁迫抑制了烤烟的生长,而添加不同裂解温度的生物炭不同程度缓解了镉对烤烟的毒害作用,添加生物炭显著增加了烤烟叶片的干、鲜质量和最大叶面积,其中裂解温度为700℃生物炭处理增加最为显著,分别增加了15.6%、12.2%和67.3%。与CK相比,添加生物炭降低了烤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增强了烤烟的抗性。添加不同裂解温度生物炭降低了烤烟中镉元素的含量,降低了烤烟各组织的镉富集系数,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镉元素对于烤烟的胁迫,其中裂解温度为500℃的生物炭效果最好。综上所述,添加不同裂解温度的生物炭可以缓解镉元素对烤烟胁迫,一定程度上改善烤烟的生长环境,提高烤烟的产量和品质,其中,添加裂解温度为500℃的生物炭对于缓解烤烟的镉胁迫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32.
当前十堰地区农地膜使用量、覆膜面积、覆膜作物种类逐年增加,导致地膜残留量大,对农业环境造成严重污染。通过统计数据结合实际现状分析可知,深入推进农地膜污染防治、新型地膜更替已成为当务之急,对推动十堰地区环境保护和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十堰地区地膜使用现状和地膜回收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地膜污染问题的对策建议,为十堰地区地膜污染防治工作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233.
基于音频和近红外光谱融合技术的西瓜成熟度判别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了满足西瓜成熟度的快速无损检测需求,该研究主要利用声学技术、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K最近邻法(k-nearest neighbor,KNN)、线性判别分析(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LDA)和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BP-ANN)3种化学计量学方法对不同成熟度的西瓜进行定性判别;同时采用联合区间偏最小二乘筛选法(synergy interval partial least squares,Si-PLS)分别建立声学技术、近红外光谱技术、融合技术的西瓜可溶性固形物预测模型。结果表明融合技术处理结果均优于单一信号,其LDA模型数据的西瓜成熟度模型识别率较佳,校正集和预测集的识别率分别为100.00%和91.67%。同时,基于融合技术所建立的西瓜可溶性固形物预测模型效果较佳,其校正集的均方差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d error of the calibration set,RMSECV)为0.601%,预测集的均方差误差(root mean squared error of the prediction set,RMSEP)为0.725%,相比的单独音频信号其均方根误差分别降低了0.081、0.068个百分点。研究结果可为高精度的西瓜品质快速鉴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34.
明代以前的中国茶文化在中国,饮茶习俗得到普及是唐代(618~907年)的事。唐代的陆羽(733?~803年)写了一部中国最早的茶叶著作——《茶经》,其中记载了当时关于茶的全部知识。《茶经》中所说的制茶法,讲的不是叶茶,而是型茶,叫作饼茶。它是把采来的茶叶经过蒸、春等工艺制成小块,干燥后贮藏起来。饮用之前,先要烘烤,然后捣碎,在锅中煮沸,再分别斟到茶碗中饮用。这是唐代上流阶层的饮用方法,这一点,已经被最近西安市西部法门寺出土的御用茶器和唐诗所证明。  相似文献   
235.
近几年来,在我县的特佣、盘湾、洋马等养蚕重点乡镇小蚕期就普遍发生僵病和脓病,不仅给广大蚕农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而且严重挫伤了群众的栽桑养蚕积极性,为了确保蚕业生产可持续发展,搞好小蚕饲养工作尤为重要。对此,笔调查分析了我县小蚕饲养中的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36.
花叶鹅掌柴对日本菟丝子寄生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阐明菟丝子与其寄主植物的相互关系,寻找菟丝子防治的有效方法,本试验采用人工接种法研究花叶鹅掌柴被日本菟丝子寄生后的生理反应。结果显示:花叶鹅掌柴被日本菟丝子寄生后其叶绿素含量下降45.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分别升高31.9%和143.6%,丙二醛(MDA)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分别降低12.2%和4.4%;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Cond)和蒸腾速率(Tr)均明显下降。表明花叶鹅掌柴对菟丝子寄生的生理响应明显,被寄生后能产生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来适应寄生胁迫。  相似文献   
237.
陶育琼  黄晓  张韦唯 《安徽农业科学》2011,(17):10423-10425
以宿州市踊桥区采煤沉陷区村庄搬迁规划为例,应用AHP—FUZZY法论证采煤塌陷地村庄搬迁规划选址的优劣程度,通过对搬迁选址评价指标体系的设定和模糊综合分析,得出该搬迁规划方案是在顾及各方面影响因素后所得出的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238.
从文献计量学的角度分析了三大检索系统收录河北省有博士点的6所高校2004-2008年学术论文的总体情况,探讨其学术水平和学术地位,找出各高校间在科研水平等方面的差距和原因,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239.
根据医学研究生的需求特点和实际情况,构建分层次、多阶段的医学研究生信息素养教育模式,以提升医学研究生的整体信息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240.
小麦新品种‘轮选22’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进一步规范抗赤霉病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inn.)新品种‘轮选22’的高产栽培技术,做到良种良法配套,因地制宜地加快高抗赤霉病小麦新品种‘轮选22’的推广,以解决目前生产上“丰”与“抗”的矛盾,达到小麦高产、稳产和优质,确保食品安全、减少污染环境,通过对其高产栽培技术试验和大面积生产示范,分析其主要特征特性、产量结构、品质、适应范围和利用前景。研究制定了‘轮选22’高产栽培技术规程,该规程规定了‘轮选22’小麦高产栽培的产量构成及种子处理、整地、施肥、播种、田间管理等技术,适用于安徽省沿淮淮南地区中高产肥力水平田块‘轮选22’的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