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25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12篇
  14篇
综合类   135篇
农作物   17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58篇
园艺   3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1 毫秒
71.
通过开展喜树嫩枝扦插试验,结果表明:对不同年龄的嫩枝进行扦插试验,存在明显的年龄效应,幼龄树冠下部的插穗具有较高的生根能力;用NAA 200 mg/kg速蘸5 s,在河沙+炉灰(体积比1∶1)基质中扦插生根率最高,可达87.3%。  相似文献   
72.
中国大鲵(Andrias davidianus)是我国特有的两栖物种,目前对于中国大鲵的研究,多涉及生物进化、生物多样性、性别决定分子机制等问题。而随着两栖动物皮肤分泌物研究的兴起,人们逐渐发现了大鲵的皮肤能够分泌大量的活性物质,这些分泌物具有较好的药用价值以及营养价值。本文整理和回顾了有关中国大鲵皮肤分泌物的营养成分,药理活性以及基因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对其以后需要深入研究的内容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研究者们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73.
杉木穗条保存时间对扦插成活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4个重复进行杉木穗条保存天数扦插成活率试验,使用各种无性繁殖材料和处理方式,在第2、4、6、8、10d分别扦插。结果表明,在一般保存条件下,杉木穗条保存6~8d内扦插,成活率仍可达到80%左右。在杉木栽培区,杉木穗条的保存和运输是可行的。随着保存时间的增长,无性系间成活率差异迅速增大。  相似文献   
74.
随着奶牛养殖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产业的机械化程度不断提升,但不同养殖规模、不同生产环节的机械化水平发展也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现象。青岛市畜牧兽医研究所调研组通过实地考察和典型调研等方式,掌握了青岛市奶牛规模化养殖场(户)设施装备情况,对标先进地区,找出了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并对提升青岛市奶牛养殖业机械化水平提出对策建议,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企业拓宽市场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5.
通过植物性状来研究植物与环境的关系,有助于解释植物物种的适应性与分布、群落构建过程以及生态系统功能。以滇西北高寒草甸为研究对象,采用RLQ和Fourth-Corner方法分析湿草甸、中生草甸、干草甸和林缘草甸植物群落功能性状与土壤的关系,以明确不同类型草甸植物群落功能性状的差异,不同类型草甸中的关键土壤因子及对其响应敏感的植物功能性状。结果表明,滇西北高寒草甸:1)随着土壤含水量增加,土壤全氮含量增加、土壤容重和土壤碳氮比降低。2)植物生活型以地下芽为主;比叶面积与叶干物质含量显著负相关,比叶面积在4种草甸类型中无显著差异;中生草甸植物多倾向于采用质量上占优势的单粒种子繁殖方式,其他类型草甸则倾向于选择数量上占优势的多粒种子繁殖策略。3)影响群落功能性状的关键土壤因子,中生草甸是土壤pH值、土壤全氮和土壤容重,干草甸是土壤容重,林缘草甸是土壤碳氮比。4)显著影响植物功能性状的关键土壤因子,中生草甸为土壤pH值、土壤全氮和土壤含水量,干草甸中则是土壤pH值、土壤全氮、土壤容重和土壤含水量。5)中生草甸植物对土壤因子响应敏感的功能性状是比叶面积和生活型,干草甸则是叶长宽比、生长型、生活型和繁殖方式。  相似文献   
76.
[目的]研究喷施叶面镁肥对福建设施甜椒干物质累积分配、养分吸收利用和产量的影响,明确适宜的叶面镁肥喷施浓度,为设施甜椒叶面镁肥的科学施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甜椒品种特雅斯为供试材料,在福建省诏安县布置田间试验,试验设5个叶面镁肥喷施浓度处理,分别为0(对照)、0.5%(Mg0.5)、1.0%(Mg1.0)、2.0%(Mg2.0)、4.0%(Mg4.0)浓度的MgSO4·7H2O(喷施量700 L/ha),每处理重复4次,随机区组设计,探究喷施叶面镁肥对设施甜椒干物质累积、叶片SPAD镁浓度及积累量、氮磷钾浓度及设施甜椒产量、收益、成本等指标变化,进而确定适宜的叶面镁肥喷施浓度.[结果]喷施叶面镁肥能明显提升挂果老叶的SPAD值,与对照相比,Mg4.0处理叶片SPAD值最高,较对照SPAD值上升6.92%.喷施叶面镁肥有助于设施甜椒干物质的累计,增幅为1.39%~3.98%;且累积量的提升主要来自于果实,与不施叶面镁肥相比,Mg4.0处理的果实干物质累积量显著提升(P<0.05,下同),增幅为9.03%.喷施叶面镁肥可促进叶片镁和氮的吸收利用,抑制叶片钾的吸收利用,但不影响叶片磷的吸收利用;当叶面镁肥喷施浓度为4.0%时,叶片中氮和镁的累积量分别提升10.05%和14.06%,叶片中钾的累积量降低8.42%.喷施叶面镁肥有助于设施甜椒商品果产量的提升,增幅为1.56%~13.63%;且主要来自于优果率和总产量的提升.与对照相比,Mg4.0处理显著提升设施甜椒的肥料偏生产力,氮、磷、钾的增幅分别为13.62%、13.62%和13.63%;设施甜椒经济效益增幅为0.94%~24.56%,且Mg4.0处理的经济效益、成本收益率和新增纯收益率均最高.[结论]在土壤交换性镁含量处于缺乏状态时,喷施叶面镁肥提高了作物养分利用效率,促进了产量和经济效益的提升,具有显著的提质增效作用.可见,在设施甜椒技术综合管理体系中,叶面喷施镁肥是一种有效的养分补充措施.  相似文献   
77.
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危害严重且病死率高,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致使临床误诊、漏诊较多。不少患者由于未能及时正确诊断和恰当治疗而致死亡。因此,提高PTE的诊断意识和水平有重要意义。对PTE诊断进展简要综述,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8.
以药渣和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为碳源,通过平板初筛及多种酶活综合测定复筛,从深层封土、牛粪堆肥等样品中筛选到8株纤维素降解菌,其中菌株JX9的酶活最高,酶系组成最合理,其Cx、Cb、C1和FPA分别达到82.41、5.71、15.52和7.64 U/mL。  相似文献   
79.
猪流行性感冒(简称猪流感)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的呼吸道传染病。该病发病急、传播迅速,猪群发病率高达100%,死亡低。 该病是人畜共患传染病,流行期间,应尽量避免病毒扩散,同时注意做好饲养人员和兽医人员的防护工作。 (一)流行特点 猪流感多发于晚秋、寒冬和早春季节,病猪、隐性感染猪和慢性带毒猪是该病的传染源,病毒存在于患猪的鼻液、气管和支气管渗出液、肺部淋巴结中,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传播极快,通常2~3天就可传遍整个猪群,若继发或混合感染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巴氏杆菌、链球菌、双球菌等,则后果严重,会给…  相似文献   
80.
荔枝蒂蛀虫属鳞翅目细蛾科,在潮汕地区荔枝园危害较普遍,尤以妃子笑、黑叶等中熟品种受害较重,最近2年,晚熟品种如桂味、糯米糍等发生也趋于严重.一般蛀果率10%~40%,高的达50%.蒂蛀虫的危害,大大降低果品质量和商品价值,影响产品的内销和出口,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为控制蒂蛀虫危害、把蛀果率控制在5%以下,保证荔枝丰产及提高果实商品价值,促进我市的荔枝生产发展.笔者进行了荔枝蒂蛀虫的观察及防治,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