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7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10篇
  3篇
综合类   56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9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71.
以 770 7作母本 ,新一之濑作父本 ,采用人工有性杂交 ,单株选择 ,系统选育 ,农村栽植饲养鉴定 ,育成桑树新品种 90 0 2。与对照湖桑 3 2号相比 ,公顷桑叶产量高 ,万头蚕产茧量高 ,农村栽培饲养结果公顷桑产叶量高 ,抗桑萎缩病强 ,对桑蓟马的抵抗能力较强 ,扦插繁殖较容易 ,生长势旺 ,农艺性状优良 ,适应性广  相似文献   
72.
<正>1.品种选择长江流域露地栽培有机生姜,应选择山农一号大姜、山东的莱芜大姜、安徽的铜陵生姜(又名铜陵白姜)、江西的兴国九山生姜、湖南的隆回虎爪生姜等市场畅销的生姜品种或有地方特色的品种。2.选种消毒为了预防生姜腐烂病(又称软腐病、姜瘟),应选择未施用过青鲜素的(否则不发芽)无病植株上的生姜做种。播种前10天左右晒种1天,剔除无芽、无光泽、腐烂、有病的生姜。从外地调入的种用生姜,要在播种  相似文献   
73.
以甲基丙烯酰胺为单体,在钴60辐射条件下对蚕丝织物进行接枝改性,并对改性后的织物各项性能指标进行测试,分析测试结果,探索辐照剂量、单体质量分数、溶液pH值等对接枝率及织物各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接枝改性后,织物干缓弹性回复角增大,织物的抗皱性能获得较大的改善,织物的吸湿性变化不大,断裂强力和白度有所下降.通过3因素4水平的正交试验综合考虑得出最佳的处理工艺为:单体质量分数20%,溶液pH值4,辐照剂量40 kGy.并采用红外光谱法对接枝后的蚕丝织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74.
江董玉  周雍景  黄晨  张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8):11286-11289,11291
研究从打破二元对立、寻找正确定位、建立公民意识等方面来寻求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角色的顺利转换、与城市居民的和谐共生以及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并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5.
本研究以蚕茧在干燥过程中的温度变化规律为依据,研制出以湿度作为控制参数的干燥自动控制报警仪,有效地克服传统经验操作法的弊端,为提高烘茧质量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相似文献   
76.
应用静电纺丝法制备出聚碳酸酯/TiO2及其杂化细纤维非织造布,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等方法探讨了其微观形貌和结构,验证了不同金属离子掺杂聚碳酸酯/TiO2纤维膜抗菌性能的差异.结果表明,Cu2+或Ag+掺杂可提高电纺纤维的规整度,在尺寸均匀性和珠状物减少方面较未掺杂的有所改善,且在二者协同作用时尤为明显.同时Cu2+和(或)Ag+的添加实现了接触型抗菌剂对光感应抗菌剂TiO2的修饰,使得纤维膜在无光催化条件下具有一定抗菌效果.  相似文献   
77.
家蚕春用品种皖5、皖6的育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杂交育种方法,育成了优质多丝量春用家蚕品种皖5、皖6,组配成杂交种。经多次鉴定和农村试养及繁育结果表明,该品种强健好养,制种性能好,茧丝品质优良,茧形大而匀整,综合经济性状好。茧层率2554%,鲜毛茧出丝率2035%,解舒丝长1103m,净度9717分,是缫制高品位生丝的优质原料茧。  相似文献   
78.
在一般预处理基础上根据织物所用的染料、浆料的性质,采用特殊预处理技术,用特殊的化学物质去除染料等非纤维物质,得到较纯净的混纺织物,这样在测定混纺织物纤维含量时,干扰因素少,从而能准确测定混纺织物纤维含量。  相似文献   
79.
王洁  黄晨 《农村科技》2006,(9):51-51
一、形态特征火炬树为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达5~8米。树皮浅灰色,分枝少,小枝粗壮,密生灰色茸毛。叶为披针形,互生,奇数羽状复叶,小叶11~23片,长5~13厘米,先端渐尖,边缘具锯齿,叶背面白粉。叶柄正面紫红,背面浅绿,长约60~70厘米。雌雄异株或同株,直立圆锥花序,顶生,长约20~25厘米,花序及果穗  相似文献   
80.
邢台市小麦节水技术推广措施及成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麦是邢台市的第一大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在530万亩左右,总产约220万t,在全市粮食生产乃至整个农业生产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近年来邢台市小麦生产可持续发展面临着比较严重的问题。一方面,水资源严重匮乏,全市水资源总量17亿m3,人均280 m3,亩均166 m3,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8和1/11;另一方面,小麦生产年耗水量大,约占整个农业用水量的70%左右,占社会总用水量的50%左右,且水资源浪费现象严重,部分地区灌水偏多,水分利用率低。因此,推广小麦节水技术,努力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是解决当前水资源紧缺,实现小麦生产可持续发展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自2008年以来,全市各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致力于小麦节水栽培技术的集成研究、示范和推广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