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2篇
农学   1篇
  6篇
综合类   39篇
水产渔业   93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9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11.
莫荷罗非鱼“广福1号”与其亲本间DNA甲基化的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讨罗非鱼杂种优势形成过程中基因组DNA甲基化模式的变化,运用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技术(methylation sensitive amplified polymorphism,MSAP)分析橙色莫桑比克罗非鱼、荷那龙罗非鱼及其杂交种莫荷罗非鱼"广福1号"的皮肤、肌肉和鳃等11种组织的DNA甲基化水平差异。采用16对引物进行选择性扩增,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带型分析结果显示:莫荷罗非鱼"广福1号"及其亲本在不同组织间的甲基化水平存在组织特异性,相同组织不同亲、子代罗非鱼间的甲基化程度亦不同;橙色莫桑比克罗非鱼、荷那龙罗非鱼以及"广福1号"各组织平均总甲基化水平分别为32.21%、38.03%和29.77%,莫荷罗非鱼"广福1号"的甲基化水平低于双亲;与亲本相比,莫荷罗非鱼"广福1号"的甲基化模式除了大多数保持稳定遗传(A、B、C类型分别为19.67%、29.99%、25.42%)之外,24.92%胞嘧啶位点发生去甲基化和超甲基化,且去甲基化位点(E类型,15.73%)多于超甲基化位点(D类型,9.19%)。研究表明,莫荷罗非鱼"广福1号"基因组DNA的低甲基化特征和甲基化模式的重调可能与耐盐杂种优势有关。  相似文献   
112.
2003~2004年进行了有机生物肥对红灯樱桃生长结实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株施植物酶激活剂50mL 羊粪50kg,土壤有机质及Cu、Mn、Zn含量均高于其它处理。2)株施植物酶激活剂50mL、喷3次0.5%植物酶激活剂,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高于其它处理,裂果率低于其他处理。3)土施植物酶激活剂、南国春生态改土肥及叶面喷植物酶激活剂,均能促进大樱桃果实提前成熟,增加单果质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产量。4)各处理的土壤和果实均符合国家绿色食品生产的技术标准。  相似文献   
113.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s,IGFs)在鱼类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克隆了荷那龙罗非鱼(Oreochromis hornorum)两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基因,并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了两种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荷那龙罗非鱼肝脏总RNA为模板,RT-PCR结合3'RACE与5'RACE法扩增IGF- Ⅰ与IGF-Ⅱ的cDNA.扩增片段插入pMD-T载体并测序.序列分析表明:IGF- Ⅰ总长1305 bp;IGF-Ⅱ总长1 091 bp.其推测氨基酸序列都具有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基因的典型特征结构,分别包括信号肽和B、C、A、D、E5个区域,并具有6个保守的半胱氨酸,但它们之间推测氨基酸全序列的同源性较低,为26%.正常生理条件下,两种IGF在所有被检测组织中均有表达.IGF- Ⅰ在肝脏、肌肉和性腺中表达量较高,在肾脏中表达量最低;IGF-Ⅱ在肾、胃、肠、脾、垂体中表达量较高,在肌肉中表达量最低.在所有被检测组织中,IGF-Ⅱ的表达量均高于IGF-Ⅰ的表达量,但二者的表达量只有在肠、脾、胃、肾和垂体中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雌雄个体中除脾、胃、肾、垂体外,IGF- Ⅰ在雌性中的其它组织表达均低于雄性,其中雄性个体中肌肉组织IGF- Ⅰ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雌性个体(P<0.05); IGFⅡ在雌雄个体相同组织间的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不显著.本研究有助于进一步了解荷那龙罗非鱼的生长调节机制和更好地理解鱼类IGFs的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114.
抗病相关SNP标记的筛选是抗病选育的基础与前提。为获得与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抗性性状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phisms,SNPs)标记,本研究通过克隆测序或PCR产物直接测序法,从20个亲本家系的39尾尼罗罗非鱼的β干扰素启动子刺激物1(interferon-b promoter stimulator 1,IPS-1)基因的测序序列中筛选得到36个SNPs位点。通过snapshot分型法对子代中的链球菌敏感群体(susceptible group,SG)(82尾)和抗性群体(resistance group,RG)(84尾)进行分型,并利用Popgen32软件统计分析IPS-1基因各SNPs位点在两个群体的多态性和遗传参数,结果显示,多态信息含量(polymorphism information content,PIC)介于0.02~0.37,所检测SNPs位点呈现出低度或中度多态。通过SNP位点与链球菌抗性/敏感性状之间的关联分析,发现位点S8(T-3059C)与链球菌敏感性状显著相关(P0.05)。利用Haploview 4.2软件分析IPS-1基因中的36个SNPs位点所形成的单倍块和连锁不平衡情况,结果显示,36个位点可构成6个单倍块和22个单倍型;其中单倍块2中的单倍型H2-3(GTTG)和单倍块3中的H3-4(TTDGTTGAGCGCCA)、H3-2(CCDGTTGAGCGCCA)3个单倍型与尼罗罗非鱼链球菌敏感性状显著相关(P0.05),单倍块3中的单倍型H3-5(TCDGTTGAGCGCCA)则与尼罗罗非鱼链球菌抗性性状显著相关(P0.05)。上述结果表明,筛选到的尼罗罗非鱼IPS-1基因的1个SNPs位点和4个单倍型可作为抗链球菌病尼罗罗非鱼选育的候选分子标记。该研究可为抗链球菌病尼罗罗非鱼新品系的选育提供了资料基础。  相似文献   
115.
5个罗非鱼群体的遗传分析与分子标记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采用经过筛选的15条随机引物对奥利亚罗非鱼Oreochromis aureus(Au)和4个尼罗罗非鱼群体Oreochromis niloticus即尼罗美国群体Ⅰ(AnⅠ)、美国群体Ⅱ(AnⅡ)、美国群体Ⅲ(AnⅢ)、“吉富”群体(GF)进行RAPD分析。结果发现:1)各罗非鱼群体内的平均遗传相似度依次为Au(0.9236)、AnⅠ(0.8158)、AnⅡ(0.7813)、AnⅢ(0.7853)、GF(0.7458);Au与AnⅠ、AnⅡ、AnⅢ及GF的种群间平均遗传距离分别为0.3154、0.2755、0.2685和0.2392。2)用引物S509、S506、S471扩增出具有群体特异性的带,其中用S509扩增的1600bp、2000bp两片段为4个尼罗群体所特有,可作为区别Au的分子标记;用S506扩增的2000bp片段为AnⅠ、AnⅡ、GF所特有,可以作为与AnⅢ区别的分子标记;用S471扩增的150bp片段为AnⅡ所特有,可作为区别GF和AnⅠ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116.
鱼类遗传改良研究综述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本文对全世界范围内鱼类遗传改良研究的概况及其有关问题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和评述,从选择育种、杂交育种、性别控制、多倍体诱导、细胞核移植和细胞融合、低温保存技术、DNA分子标记育种、转基因技术等方面系统介绍了鱼类遗传改良的方法、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和已取得的成就,并对鱼类遗传改良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旨在为今后进一步开展鱼类遗传改良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7.
复方中草药对尼罗罗非鱼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在饲料中添加一种以鱼腥草为主要成分(占40%)的复方中草药制剂对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将鱼腥草、黄芩、板蓝根、连翘、金银花等10种中草药按一定比例充分粉碎后混匀制成以鱼腥草为主要成分的复方中草药制剂,按质量分数0%(对照组)、1%(A组)、3%(B组)和6%(C组)分别添加到基础饲料中饲喂尼罗罗非鱼,饲养12周。分别在第4、8和12周采集各组尼罗罗非鱼血液,测定相关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结果显示:从第8周开始,B组尼罗罗非鱼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C组尼罗罗非鱼血清溶菌酶(LSZ)活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一氧化氮(NO)含量显著提高,MDA含量显著降低。在第12周,B组和C组尼罗罗非鱼白细胞吞噬百分比、吞噬指数和血细胞呼吸爆发活力、血清SOD活力、LSZ活力、NO含量都显著提高,MDA含量则显著降低。结果表明:在饲料中添加3%和6%质量分数的以鱼腥草为主要成分的复方中草药制剂均能增强尼罗罗非鱼的非特异性免疫力,其中以添加比例为6%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8.
为了研究3株异养硝化细菌对底部充氧尼罗罗非鱼养殖池塘水质的净化效果,选择初始体质量为(2.66±0.94) g的尼罗罗非鱼600尾,随机平均放入20个水泥池,实验设对照组1(普通曝气头)、对照组2(底部盘式微孔曝气器)、嗜吡啶红球菌(P1-2)实验组(底部盘式微孔曝气器)、粪产碱杆菌(P3-1)实验组(底部盘式微孔曝气器)、巨大芽孢杆菌(P5-2)实验组(底部盘式微孔曝气器),每组各4个重复,分别在养殖池塘定期泼洒终浓度为5×10~5 CFU/mL的异养硝化细菌菌液。测定了不同组中各项水质指标及鱼体生长、抗氧化能力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在实验过程中,所有组的总氮浓度均呈持续上升趋势,而加菌组的各指标积累量始终低于对照组,其中,P5-2对尼罗罗非鱼养殖水体的处理效果最为理想。P5-2组水体中的总氮累积量在整个养殖周期始终低于对照组1和对照组2。P3-1组水体中的总氮累积量在整个养殖周期始终低于对照组2。P1-2组水体中的总氮累积量在第8周和第10周显著低于对照组1和对照组2。P5-2、P3-1和P1-2组水体中的氨氮累积量在整个养殖周期始终低于对照组1和对照组2。P5-2组池塘水体中的亚硝酸盐氮累积量在第2周、第6周和第8周显著低于对照组2。养殖水体中泼洒异养硝化细菌可以提高尼罗罗非鱼的抗氧化功能。与对照组1相比,P3-1和P5-2组中尼罗罗非鱼血清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分别提高了12.10%和8.05%,与对照组2相比,P3-1和P5-2组中尼罗罗非鱼血清中的SOD活性分别提高了21.25%和16.87%。与对照组1相比,P1-2、P3-1和P5-2组中尼罗罗非鱼血清中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分别提高了82.78%、98.68%和245.70%,与对照组2相比,P3-1和P5-2组中尼罗罗非鱼血清中的T-AOC分别提高了1.69%和76.95%。研究表明,在养殖池塘中添加异养硝化细菌,可有效维护养殖水质,提高尼罗罗非鱼的抗氧化能力,对鱼体生长无影响。  相似文献   
119.
罗氏沼虾饲料蛋白质最适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试验采用蛋白质梯度法,以酪蛋白、糊精、豆油、鱼油、纤维素粉以及复合维生素和矿物质等精制饲料为原料,设置13.28%~62.45%共10个蛋白质水平。试验用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的初始体重为1.55g,试验期间水温为28.5~31.2℃。以增重率为指标,用直线回归方法和抛物线回归方法求得罗氏沼虾饲料蛋白质的最适含量分别为37.02%和46.67%。如果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20.
在总面积为8867m^2的3口池塘中进行了罗氏沼虾高产高效养殖试验。全年放养2批虾苗共110万尾,平均放苗123尾/m^2;共收获罗氏沼虾7641kg,平均8617.5kg/hm^2;共消耗饲料16500kg,饲料系数2.16;总产值311630元,平均产值351462.45元/hm^2,总利润165373元,平均利润186510.90元/hm^2,利润率为113.07%。本试验获得高产高效的结果证明了所采取的技术措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