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4篇
基础科学   2篇
  1篇
综合类   14篇
水产渔业   74篇
畜牧兽医   1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21.
22.
网箱真空吸鱼泵试验中的技术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随着网箱养殖业的发展,渔获量的增加和销售流通环节的需要,用于活鱼起捕的吸鱼泵、真空活鱼起捕机,作为网箱养殖业的配套设备,有着极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国内外有许多科研院所都已加入到研究和开发该类产品的行列中去,其中不少国家已在实际生产中使用了不同形式的吸鱼泵。  相似文献   
23.
网箱网衣防污涂料的对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定量测试、活生物养殖实验和海上挂样观察方法,对新研制的两种涂料与国内已应用的两种涂料、1种美国Flexgard水性涂料进行了涂料附着率、急性毒性和海上挂样网片防污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新研制的两种涂料的使用量与美国Flexgard涂料水平相当;除新研制的1种涂料外,其余4种涂料均具有一定的急性毒性,尤以国内已应用的两种涂料毒性最大。防污效果,以新研制的N—15涂料和美国Flexgard涂料为好,挂样近7个月,生物附着仅为1~3级。在高温期间,未经防污处理的网片在1个月内生物附着增重率达到115.4%~157.7%。  相似文献   
24.
槟榔是海南岛东部、中部和南部山区200多万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山地栽植槟榔所引发的水土流失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除自然因素外,农民生态意识的淡薄、天然林地毁坏和重种轻管的栽培方式是导致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为此,农业主管部门应加强生态环境知识宣传与教育,使农民转变观念,提高生态意识;科学引导农民发展槟榔生产,加强栽培管理。  相似文献   
25.
采用鱼蚌联养3种养殖模式,通过分析不同养殖模式下浮游生物和水质的变化,为池蝶蚌的养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6.
网箱真空活鱼起捕机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真空负压原理,利用负压抽吸与零压排放交替起捕的方法,研制了由真空泵、耐压集鱼罐和全自动控制电路等组成的网箱活鱼起捕机。起捕试验结果表明,在1:1的鱼水比例时,该机的活鱼起捕量可达(15~20)t/h,且对鱼体无伤害,其设备技术性能稳定可靠、自动化程度高,可广泛应用于网箱养殖生产。  相似文献   
27.
抗风浪网箱材料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了抗风浪网箱材料的选择、材料性能和测试结果。试验表明,开发的网箱框架高密度聚乙烯管材性能优良,其抗屈服应力达23MPa,断裂伸长率达525%~763%,纵向回缩率仅为0.3%。采用的六边形锦纶网衣网片纵向断裂强度为315~342daN,比进口挪威网衣强度高1.9%~10.7%。  相似文献   
28.
大渡河下游典型鱼类的游泳能力测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测试鱼类的游泳能力,可为过鱼设施设计和鱼类行为学研究提供基础资料。在水温18.9~24.3℃和溶氧5.58~8.17 mg/L条件下,采用丹麦Loligo System公司的鱼类游泳能力环形试验水槽,以大渡河下游6种典型鱼类胭脂鱼(Myxocyprinus asiaticus)、长薄鳅(Leptobotia elongata)、长鳍吻鮈(Rhinogobio ventralis)、异鳔鳅鮀(Xenophysogobio boulengeri)、唇鱼骨(Hemibarbus labeo)、四川白甲鱼(Onychostoma angustistomata)为研究对象,分别测试其感应流速、临界游泳速度和爆发游泳速度。结果显示:(1)测试鱼的平均感应流速:白甲鱼9.9~12.3 cm/s,唇鱼骨8.5~11.1 cm/s,异鳔鳅鮀12.0~17.5 cm/s,胭脂鱼8.3~13.5 cm/s,长薄鳅14.7~18.1 cm/s,长鳍吻鮈14.0~18.6 cm/s;(2)平均临界游速:白甲鱼106.3~131.1 cm/s,唇鱼骨67.9~78.4cm/s,异鳔鳅鮀72.9~80.5 cm/s,胭脂鱼78.1~89.9 cm/s,长薄鳅89.6~109.9 cm/s,长鳍吻鮈83.1~103.8 cm/s;(3)平均爆发游速:白甲鱼149.4~159.1 cm/s,唇鱼骨98.9~128.5 cm/s,异鳔鳅鮀98.5~141.5 cm/s,胭脂鱼92.3~125.7 cm/s,长薄鳅125.4~151.8 cm/s,长鳍吻鮈128.6~163.8 cm/s。建议过鱼孔口近底边区域流速为1.0~1.2 m/s,其余高流速区适当放大至1.4~1.5 m/s;鱼道进口流速为0.7~1.5 m/s,出鱼口设置在流速持续不小于0.3 m/s的水域,过鱼设施平均流速范围为0.6~1.0 m/s。  相似文献   
29.
光是影响水生动物生长和发育的重要环境因子,其在养殖水体中的传播特征仍未明确。本研究选取红光(波峰为645 nm)、绿光(510 nm)、蓝光(445 nm)、UVA(355 nm)以及全光谱(蓝光激发硅酸盐荧光粉辐射的白光波长范围可达400~800 nm)5种LED光源,调整辐射照度为60 W/m2,研究其在不同养殖水质环境中的传播规律,为满足室内工厂化水产养殖对象的光生物学需求,实现养殖光环境标准化调控提供参考。结果显示,5种不同光谱特征的LED光源在深井海水中的透光率随水深增加呈降低趋势,不同光源间变化趋势存在差异。当透光水深为10 cm时,绿光透光率最大,为(46.01±4.03)%,UVA最小,为(26.01±2.53)%;当透光水深为150 cm时,各光色透光率均小于1.5%;5种不同光色的光源在水体中的透光率衰减曲线均符合乘幂函数。水体对LED光的吸收在不同的光谱区域是不同的,具有明显的选择性,水对光谱中红外部分的吸收最为强烈,对可见光谱波段中的红色、黄色和绿色光谱区段的吸收也十分显著;LED光源在养殖水体中衰减严重,水深是影响LED光源在水体中传播的主要因素(P<0.01),其次是总悬浮物(TSS)和化学需氧量(COD),但不同光源在养殖水体中受TSS和COD含量的影响程度不同。光在水体中的衰减由水对光的吸收以及散射作用引起,且光在不同波段的衰减率主要由水生介质的吸收光谱决定。  相似文献   
30.
人工鱼礁生态系统碳汇机理及潜能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人工鱼礁海区作为典型的浅海人工修复增殖生态系统,其生物群落结构、生态环境均在一定范围内受到人为调控,因此,该系统的碳循环过程和固碳能力很大程度上被人类生产活动所影响。本研究根据人工鱼礁生态系统的结构特征,探讨礁区主要生物固碳因子及其固碳机理,初步提出礁区生物固碳量的计量方法,并讨论通过人工鱼礁建设扩增海洋生物固碳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