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2篇
综合类   93篇
水产渔业   40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黄硕琳 《水产学报》1993,17(3):216-223
本文阐述了公海渔业的概念,论述公海捕鱼自由是国际海洋法中的一条基本规则,指出公海捕鱼的权利必须在国际法规定的有关规则限制下行使。根据近年来一些沿海国家试图对公海渔业进行管辖的实际状况和1992年国际上一些主要的国际渔业会议的主要精神,本文分析了国际渔业法律环境的发展趋向,预测了今后国际上进一步限制公海渔业的可能形式,并结合我国公海渔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我国发展公海渔业过程中应当给予重视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52.
活体水产品运输专用集装箱是"南鱼北调,北鱼南运"铁路、公路、海运联运的主要承载体.考虑到我国南北方的气候差异,依照铁道部铁路集装箱运输规范,以及活体水产品长距离运输所需设备定置和相关标准,根据项目组提出的设计任务书要求,对活体水产品长距离运输专用集装箱展开工业设计.选用国际标准40英尺(1英尺=0.304 8 m)集装箱外周尺寸为设计控制参数,内部设计主要分为设备区、管理区和鱼箱定置区.全部设计在满足铁道部集装箱运输规范的前提下,以活体水产品长距离运输过程中人工控制生态条件为主要设计完成方向.设计达到了项目组提交的设计任务书要求,样箱进行了各项试验,试验结果均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53.
IUU捕捞一直被认为是影响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妨碍了渔业管理的有效性.通过对捕捞活动中的人、船和渔获物三个管理对象来介绍澳大利亚控制IUU捕捞的措施.另外还介绍了澳大利亚对IUU捕捞的处罚机制以及证据形式和举证责任分配上的做法.通过分析澳大利亚控制IUU捕捞的国家措施,给我国渔业管理以下启示:(1)加快渔业权制度的建设;(2)运用经济杠杆来控制非法捕捞;(3)完善法律制度,依法追究非法捕捞的法律责任;(4)完善渔业许可制度;(5)加强对非法捕鱼的监管;(6)细化举证责任的分配.  相似文献   
54.
随着200海里渔业管辖权的主张得到了第三世界国家的广泛支持,迫于世界形势的发展,1976年美国宣布建立200海里渔业保护区,因渔业管理所需,遂在其沿海3~200海里内建立了8个地区渔业管理委员会。地区渔业管理委员会属于半官方机构,其成员主要是在渔业保护和管理、商业性或娱乐性捕捞方面具有丰富科学知识和实践的个人。该机构的建立,使得美国的渔业管理由政府管理为主的管理模式转向由政府和渔业利益相关者团体共同协商、共同参与的管理模式。本文对地区渔业管理委员会建立的历史背景、职能、组织和决策程序进行分析,并对其渔业决策方式进行探讨,最后根据我国实际情况进行讨论,提出我国应从建立科学规范的渔业决策程序、健全渔业决策科学支撑机制、建立保障公众参与渔业决策的途径这几个方面切实改进我国渔业管理决策机制。  相似文献   
55.
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是中华鲟幼鲟入海前调节和索饵的重要场所,分析和评价保护区生态环境对中华鲟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2005年8月和2006年5月和8月保护区调查数据,应用水质单项污染指数、富营养化污染指数和生物多样性指数评价保护区水域生态环境质量状况,评价结果显示:保护区总体处于中度污染水平,该水域受无机磷污染严重,无机氮污染有加剧的趋势,2006年5月保护区富营养化程度最高,而北港水域富营养化水平高于同期其它水域;保护区内浮游植物生物量分布不均,群落结构简单,呈现出2005年8月生物量远高于2006年的5月和8月,而其生物多样性低的反常现象;通过近年来大型中华鲟误捕情况分析生态环境变化和河口工程活动对中华鲟生存的潜在影响。  相似文献   
56.
通过问卷调查和意愿价值评估法,对三门湾资源环境的非使用价值进行研究。调查问卷分三门湾环境现状、三门湾环境保护和调访者基本情况3大部分,随机选取沿岸居民、企业员工、政府官员、学校教师等,发放调查问卷300份,有效回收294份。结果显示,三门湾资源环境个人平均支付意愿(WTP)为89.25元/(人.年)。以2006年当地人口统计数为总体进行估算,三门湾资源环境非使用价值为4 632.36万元/年,其中存在价值为2 501.47万元/年,遗产价值为1 389.7万元/年,选择价值为741.19万元/年。支付意愿影响因素分析表明,支付意愿与居民受教育程度、收入呈正相关;与年龄呈负相关(P<0.05)。意愿支付率与意愿支付额的影响因素不同,意愿支付率与当地经济收入组成有关,研究中象山县为最高,意愿支付额则更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宁海县在本研究中为最高。  相似文献   
57.
在综述生态系统方法的相关理论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结合太湖生态系统脆弱性特点和太湖渔业资源开发利用的实际情况,揭示了当前太湖渔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渔业环境、渔业的结构性矛盾、渔业管理体制、渔业管理辅助手段四个方面。从而提出在太湖渔业管理中运用生态系统方法的实施步骤。在明确生态系统边界,确立生态系统管理目标的基础上,对太湖渔业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将管理机构划分为三个系统:管理、执行和监测系统,从而实现权责统一制的基于生态系统的渔业管理体系。同时,也提出加快渔业法制建设、壮大渔业管理人才队伍、提高执法人员整体素质、完善相应配套的渔业管理辅助措施以及广泛加强对渔业管理中生态系统方法理念的宣传教育等一系列措施。  相似文献   
58.
近年来,随着海岸带地区环境恶化、资源破坏、灾害频发和人口剧增,我国海岸带所受到的危害也不断增多。作为一种有效的海洋管理机制,海岸带综合管理日益受到包括我国在内的各国的重视。基于海岸带综合管理的概念及其特征,主要从3个方面阐述了目前我国海岸带综合管理的现状及问题,并据此结合美国的海岸带综合管理经验研究,分析提出了4个方面的对策和建议:有关海岸带管理边界划定的建议;有关我国海岸带管理协调机制的建议;有关我国海岸带管理立法的建议;有关公众参与的建议。  相似文献   
59.
《上海市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自2005年4月15日实施以来,为科学有效保护中华鲟及其息栖环境提供了强有力的规章制度保障。由于当时时间紧,以及对中华鲟及其栖息地生态环境保护尚处于摸索阶段,在条文内容和规定上就采用宜粗不宜细的原则,对于有些问题采用了一般性处理的形式。随着时空的变迁和中华鲟保护工作不断深入,现有条文内容和规定已不能满足保护区工作的实际需要。2009年,上海市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地方性法规立法已被市人大列入立法规划。在此背景下,本文分析了上海市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法制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原因,阐述了上海市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立法的可行性,1) 有坚实的法制基础;2) 地方政府规章实施一段时问后将其上升为地方性法规,符合我国立法程序;3) 出台地方性法规是解决《办法》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唯一可行的途径。最后对上海市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立法提出的相应对策与建立。首先,应确立保护区立法的四个目标;其次,应坚持两个立法原则,一是基本原则,包括可持续发展原则、预防性原则、生态优先原则、系统性保护原则;第二,地方法规立法的特有原则,包括地方性原则、创制性原则;最后,应建立六项基本制度,包括开放性管理制度、生物资源特性制度、土地权属制度、生态补偿机制、公众参与制度,以及专项救护与驯养繁殖制度。  相似文献   
60.
秋刀鱼(Cololabis saira)是西北太平洋海域重要的渔业种类之一,其资源评估工作已成为热点问题,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标准化可以为开展有效的资源评估研究提供科学依据。为此,本研究利用2003~2017年中国大陆西北太平洋秋刀鱼渔业生产统计资料,结合卫星遥感获得的海洋环境数据,如海表面温度、海表温度梯度、海表面高度等,基于广义线性模型(General linear model, GLM)和广义可加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 GAM)对中国大陆西北太平洋秋刀鱼渔业进行CPUE标准化。结果显示,根据BIC准则,在GLM模型结果中,年份、月份、经度、纬度、海表面温度、海表面高度、海表温度梯度及年份与月份对CPUE具有显著影响,并组成了GLM模型的最佳模型,对CPUE偏差的解释率为52.47%;在GAM模型结果中,除上述8个影响变量外,交互项月份与经度和月份与纬度也对CPUE影响较大,GAM的最佳模型对CPUE偏差的解释率为61.9%。通过5-fold交叉验证分析发现,GAM模型标准化结果较优于GLM模型,更适合于西北太平洋秋刀鱼渔业CPUE标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