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2篇
  6篇
综合类   41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61篇
园艺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21.
蘑菇渣对香蕉生长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蘑菇渣进行香蕉小区试验,以探索其对香蕉的增产效果及对土壤肥力的影响。试验设无肥、化肥、低量菌渣、中低量菌渣、中量菌渣和高量菌渣6个处理。2年的小区试验结果表明:施用菌渣能促进香蕉生长,提高产量,特别是显著增加香蕉的果穗重量、果指总重;有效增加土壤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在香蕉生产中,菌渣的直接施用量以28723 kg/hm2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22.
畜禽养殖业粪便污水处理及综合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我国畜禽养殖业污染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污水处理方法的技术优点、投资、日常运行费用和操作管理等因素,提出了畜禽养殖业粪便污水处理应采用生物处理法,并根据养殖业能源环境工程的设计规范和福建省现有养殖业污染治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治理对策与综合利用方式。  相似文献   
23.
垦植方式对山地果园水土流失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径流小区法,长期(1996-2006)定位研究福建中部尤溪县垦植方式对山地果园水土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1)该地区11年平均年降雨量1575.5mm,平均年蒸发量1461.1mm,5月、6月、8月是强降雨高发期,也是水土流失防治的关键期;2)在山地果园开发中,平台开垦的径流系数为0.0688,明显小于顺坡开垦(0.2865);3)植草能使果园0-30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提高0.8%-0.9%;4)顺坡清耕区侵蚀模数为2388.2t/(km^2·a),梯台清耕区土壤侵蚀量达10.3kg/m,土壤侵蚀主要源于台壁受冲刷,顺坡植草区、梯台植草区基本不发生土壤侵蚀。  相似文献   
24.
菌渣对水稻生长性状、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菌渣进行水稻生产小区试验,以探索其对水稻的增产效果及土壤肥力的影响.试验设无肥、化肥、低量菌渣、中低量菌渣、中量菌渣和高量菌渣6个处理.经过2年的小区试验表明,施用菌渣可有效增加水稻的分蘖数、有效穗数,提高稻谷产量;有效增加稻田土壤的碱解氮、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在水稻生产中,菌渣的直接施用量以7 180 kg/hm2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25.
该文通过在福建省9个地市及11个县市区现场调研,将各式各样的生态农业模式,梳理归纳为:(1)丘陵山地农林复合型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2)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3)东南沿海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循环经济模式;(4)畜(禽)-生物垫料-有机肥(种植业)模式;(5)农田秸秆菌业循环农业模式;(6)林下经济开发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7)水田高优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8)沿海低湿地立体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9)生态茶园循环经济模式;(10)生态立体养殖循环经济模式;(11)家庭休闲农场促生态修复治理水土流失模式;(12)亚热带休闲观光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为能促进这些模式在福建省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6.
为了明确大麦‘花22’不同生育期的饲用品质。以‘花22’为材料,分别在拔节期、灌浆后期、乳熟期和完熟期进行刈割,测定其常规营养成分、脂肪酸组成、氨基酸组成及呕吐毒素含量。结果表明:从拔节期至完熟期,随着生育期的延长,粗蛋白、粗脂肪、钙、磷含量显著下降(P<0.05);干物质和木质素含量显著增加(P<0.05)。脂肪酸组成中C18:3n3含量、氨基酸组成中的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含量、呈味氨基酸均显著下降(P<0.05)。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呈阶段性波动,其中从拔节期至灌浆后期,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增加(P<0.05),灌浆后期期达到最大值,之后显著下降(P<0.05)。完熟期检测出呕吐毒素含量为560.50 μg/kg,拔节期、灌浆后期和乳熟期未检测出呕吐毒素。综上各生育期比较,拔节期‘花22’的营养品质最好,粗蛋白、粗脂肪含量达到最大值(20.44%、4.71%),粗纤维含量最低(20.40%)。拔节期‘花22’的营养品质与黑麦草相近,无显著性差异(P>0.05)。灌浆后期、乳熟期和完熟期‘花22’的营养品质显著低于黑麦草(P<0.05)。拔节期、灌浆后期‘花22’的营养品质高于带穗玉米秸秆,完熟期的‘花22’的营养品质低于带穗玉米秸秆。在闽北种植的‘花22’完熟期不能作为青饲料使用。  相似文献   
27.
杂交狼尾草对草鱼肉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实验表明,在配合饲料和杂交狼尾草比例为11(干物质比例)条件下养殖的草鱼与全配合饲料养殖的草鱼在背肌脂肪酸组成的对比中,饲草鱼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的相对含量为(40.18±1.36)%,是饲料鱼(21.64±0.9g)%的1.86倍.饲草鱼n-3 PUFA的相对含量为(14.72±1.27)%,是饲料鱼(2.43±0.49)%的6.06倍.其中,最明显的是饲草鱼183n-3的相对含量(10.27±1.21)%是饲料鱼(1.01±0.02)%的10.17倍.实验也对比了杂交狼尾草叶片与饲料脂肪酸组成的差异.发现在杂交狼尾草(叶片)的脂肪酸组成中183n-3的含量高达(66.23±0.16)%.而在饲料中183n-3的含量仅为(4.34±0.03)%.杂交狼尾草和饲料中未检测到EPA和DHA.草鱼利用杂交狼尾草中丰富的183n-3生物转化生成了EPA和DHA,从而显著提高了饲草鱼鱼肉中n-3 PUFA的含量,促进草鱼生长发育、提高抗病能力,改善鱼肉品质.  相似文献   
28.
实验表明,在配合饲料和杂交狼尾草比例为11(干物质比例)条件下养殖的草鱼与全配合饲料养殖的草鱼在背肌脂肪酸组成的对比中,饲草鱼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的相对含量为(40.18±1.36)%,是饲料鱼(21.64±0.9g)%的1.86倍.饲草鱼n-3 PUFA的相对含量为(14.72±1.27)%,是饲料鱼(2.43±0.49)%的6.06倍.其中,最明显的是饲草鱼183n-3的相对含量(10.27±1.21)%是饲料鱼(1.01±0.02)%的10.17倍.实验也对比了杂交狼尾草叶片与饲料脂肪酸组成的差异.发现在杂交狼尾草(叶片)的脂肪酸组成中183n-3的含量高达(66.23±0.16)%.而在饲料中183n-3的含量仅为(4.34±0.03)%.杂交狼尾草和饲料中未检测到EPA和DHA.草鱼利用杂交狼尾草中丰富的183n-3生物转化生成了EPA和DHA,从而显著提高了饲草鱼鱼肉中n-3 PUFA的含量,促进草鱼生长发育、提高抗病能力,改善鱼肉品质.  相似文献   
29.
SPAD值与杂交狼尾草施氮水平和农艺性状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采用盆栽试验探讨利用叶绿素计(Chlorophyll Meter SPAD-502)预测杂交狼尾草粗蛋白含量和牧草的施氮水平.试验设5个氮肥水平(纯氮量0,100,200,300,400k9/hm2)和3次重复,利用叶绿素计读取不同氮水平不同时期杂交狼尾草倒数第3片叶子的SPAD值,同时测定部分农艺性状和茎叶粗蛋白含量.结果表明,杂交狼尾草的SPAD值和粗蛋白含量是随着牧草的生长而逐渐降低,分蘖数、株高和生物产量随着牧草的生长而提高;杂交狼尾草的SPAD值与其施氮水平、分蘖数、株高、产量和茎叶粗蛋白含量都成正相关,与牧草的株高相关性最小且都不显著;与牧草的分蘖数和产量相关性大,接近或达显著水平:与牧草的茎叶粗蛋白含量相关性最大,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因此,利用SPAD值可用来预测杂交狼尾草茎叶粗蛋白含量,进而诊断杂交狼尾草的氮素营养水平,为牧草的合理施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0.
4份大麦材料在闽北引种适应性及全株饲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丰富福建冷季青饲料品种,在建阳引种‘花22’、‘SP-1’、‘SP-2’和‘HH-1’4份大麦材料,分析4份大麦的引种适应性与全株饲用价值。结果表明:引种的4份大麦材料均能完成其物候期,表现出较好的适应性;4份大麦全株饲用价值均高于全株玉米,以‘花22’、‘HH-1’的全株干草产量较高,达8 226.51和7888.82kg·hm-1,且抗赤霉病能力强,可作为闽北畜牧利用的草种,最佳刈割时间为灌浆后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