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5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19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32篇
畜牧兽医   22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以国产鱼粉替代进口鱼粉,设计2种等蛋白且等能量的配合饲料,投喂斑点叉尾(鮰)进行饲养对比试验,经过55 d的饲养,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投喂A料和B料)的尾相对增重率分别为150.4%和148.5%,尾平均日增质量分别为3.12和3.07 g,饲料系数分别为1.52和1.51,斑点叉尾(鮰)增质量1kg所需饲料成本分别为4.79和5.21元.试验组和对照组斑点叉尾(鮰)肌肉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差异不显著,丰满度和内脏比差异也不显著.通过配方调整,国产鱼粉可替代进口鱼粉而不影响斑点叉尾(鮰)的生长速度、饲料效率和肉质.  相似文献   
22.
为了促使乌桕种子播种后提早出土,以增加苗木生长期,为“三当年”育苗(当年育苗、当年嫁接、当年出圃)打下基础,一九七九年我们在乌桕塑料薄膜冬播育苗的同时,将去蜡乌桕种子分别用磁化水、电解水和温水进行浸种处理,取得了较好的试验结果。被磁化水和电解水浸过的种子提早一个星期左右出土,且出苗整齐,出苗率高达90%以上,而用温水浸种(对照)则出苗迟缓,出苗率只有35%。用磁化水处理的苗木须根特别多,苗木生长良好(五月上旬调查,最高苗木已达20匣  相似文献   
23.
本试验以金定鸭、褐色菜鸭和攸县麻鸭为素材,在相同的饲养管理和孵化条件下,对3个蛋鸭品种的产蛋性能、青壳率、受精率、受精蛋孵化率和不同阶段体重进行观测。结果表明:3个蛋鸭品种中攸县麻鸭300日龄产蛋量(144个)最高,见蛋日龄(96d)和开产日龄(123d)最早,因此3个蛋鸭品种中以攸县麻鸭产蛋性能最好;褐色菜鸭和攸县麻鸭公、母鸭30日龄体重、开产体重、300日龄蛋重差异均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褐色菜鸭与攸县麻鸭属于同一类型蛋鸭品种。3个蛋鸭各品种的入孵蛋重与出壳重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  相似文献   
24.
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信仰都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 ,因而成为历代德治的依据。在今天要想落实“以德治国”的方针 ,如果不能充分重视传统文化和信仰的有关价值 ,其成功的把握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25.
本文主要探讨欧洲鳗(A.anguilla)在我国南方地区流水开放式生态条件下,其养殖水质理化因子变化规律,鱼类的生长与大小分化的特点,营养需求与摄食习性特点,适宜的养殖密度及分选时间,盛夏高温期的饲养管理技术要求,病害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的技术措施.养殖成活率86.6%,饲料效率为71.1%,净增倍数15.4,日增长量为:0.30g/尾·日,平均水体单产为:18.9kg/m~3,最高达25.7kg/m~3.  相似文献   
26.
为了解禽流感疫苗对金定鸭的免疫效果,采用血凝抑制试验比较分析H5亚型禽流感疫苗不同注射剂量对金定鸭免疫抗体滴度的差异.结果表明:在一定时间段内,不同注射剂量对金定鸭免疫抗体滴度存在差异,每次注射禽流感疫苗的剂量以1.25 mL/只最佳.  相似文献   
27.
鸭POU1F1基因第2内含子多态性及其遗传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究褐色菜鸭POU1F1基因的多态性及其遗传效应,本试验采用PCR-SSCP方法检测了褐色菜鸭POU1F1基因的多态性,分析了多态位点不同基因型与褐色菜鸭生产性状的关联性。结果表明:POU1F1基因第2内含子存在3种基因型即AA型、Aa型和aa型,序列比对存在2个突变位点即A3980T和A3988G,该位点属低度多态,?2检验结果表明该基因座位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P>0.05);关联分析显示:AA基因型个体的蛋形指数和四周龄体重均显著高于aa型(P<0.05),但三种基因型对其他性状无显著影响(P>0.05)。推测该片段的多态位点可能对四周龄体重和蛋形指数有一定的影响,POU1F1基因第2内含子可作为褐色菜鸭生产性能的优势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28.
在水温(28.59±1.74)℃下,选用冰鲜杂鱼饲养平均体质量为858.73g的鞍带石斑鱼,经过60d的生长实验,研究了不同投喂频率(1次/d、1次/2d、1次/3d)对流水养殖鞍带石斑鱼生长、摄食及免疫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投喂频率对鞍带石斑鱼存活率的影响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期间各个实验组存活率在99.40%~99.80%之间;各实验组间的肥满度(CF=2.22~2.35)、体质量变异系数(SV=20.08~24.27)、饲料系数(FCR=2.70~3.01)和日增质量(7.50~12.51g/d)均无显著影响(p0.05),而投喂频率1次/d组和1次/2d组的特定生长率(SGR)和相对增质量(RWG)均显著高于1次/3d组(p0.05),投喂频率1次/d组的日摄食率和1次/2d组的饲料转化效率均显著高于1次/3d组(p0.05);在免疫酶活力方面,投喂频率对鞍带石斑鱼血浆中的碱性磷酸酶(AKP=0.083 5~0.089金氏单位/mL)、过氧化氢酶(CAT=7.96~8.19U/mL)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32.40~34.45U/mL)均无显著影响(p0.05).在本实验条件下,流水模式养殖鞍带石斑鱼的适宜投喂频率为1次/d或1次/2d.  相似文献   
29.
在实验室条件下,通过饥饿试验,研究饥饿胁迫下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 sinensis)仔鱼摄食、存活、生长发育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25±0.5)℃水温条件下,中华倒刺鲃仔鱼初次开口摄食的初次摄食率达86.7%,6~11日龄初次摄食率持续达100%,12日龄开始下降,18日龄进入PNR。延迟1~6d投饵对仔鱼成活率的影响不显著,之后,开始显著下降(P<0.05)。完全饥饿条件下,累计死亡率超过50%发生在19日龄,22日龄全部死亡。饥饿对仔鱼全长、头长、眼径、体高和尾柄高5项形态学生长指标的影响不同步,分别在延迟投饵时间达6,7,5,3,4d起显著低于正常投饵组(P<0.05)。饥饿仔鱼鳍发育停滞,饥饿达7d以上仔鱼除出现头大身瘦,脊索弯曲,肠道萎缩等饥饿仔鱼的一般形态特征外,还出现胸角现象。中华倒刺鲃仔鱼开始投饵的最适时间建议在6~8日龄。  相似文献   
30.
光合细菌对铜绿微囊藻和小球藻生长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和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加入光合细菌液0.001mL、0.01mL、0.1mL、0.25mL、0.5mL、0.75mL、1mL、1.5mL、2.5mL、3.5mL、5mL时(200mL藻液)铜绿微囊藻和小球藻的生长状况和叶绿素a浓度。结果表明:少量的光合细菌液对铜绿微囊藻和小球藻具有促进作用,且小球藻受到的影响比铜绿微囊藻要显著;在较大量的光合细菌液中铜绿微囊藻的生长受到明显的抑制,而小球藻的生长没有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