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37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8篇
  20篇
综合类   117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37篇
畜牧兽医   49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袁毅  范友胜  黄辉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5):63-64,68
通过对15块不同类型天协1号群体主要经济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和通径分析,表明在各经济性状中穗总粒数对产量的决定作用最大,其次是有效穗,再次是结实率。高产田块主要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变异分析得出,天协1号单产在600kg/667m^2以上主要性状95%的置信区间为:株高113.68-118.80 cm,穗长21.86-22.52 cm,密度1.92-2.06万/667m^2,有效穗19.24-20.36万/667m^2,穗总粒数168.84-181.59粒,结实率80.00%-84.16%,千粒重26.49-27.02g,预估单产633.48-658.40kg/667m^2。  相似文献   
112.
研究了吸附时间、初始染料浓度和吸附温度对吸附能力的影响,考察了相应的吸附动力学、平衡吸附等温线和吸附热力学。结果表明,拟二级吸附动力学方程可以很好地描述废报纸对甲基蓝的吸附过程;粒内扩散模型分两个阶段,说明粒内扩散并非吸附过程中惟一的速率控制步骤;Freundich和Temkin等温线相比于Langmuir等温线更符合吸附平衡数据;吸附热力学数据表明废报纸对甲基蓝是一个自发、放热的物理吸附过程。废报纸吸附剂可以用乙醇脱附再生,经4次循环仍可保持80%以上的吸附能力。  相似文献   
113.
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植物保护工作进入了发展的新常态。作者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总结提出了植保工作新常态的基本概念、特征特点、基本态势、面临的新问题和新要求。阐述了应对植保新常态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即围绕建设现代植保体系总目标,夯实监测预警和疫情监管"两个基础",强化科技支撑、社会化服务、应急防控和政策保障"四大体系",促进防控重点、防控对象、防控策略、防控方式和防控器械"五大转变",实现监测预警信息化、物质装备现代化、防控技术集成化、用药管理制度化、人才队伍专业化和植保管理规范化。  相似文献   
114.
酸雨对植物生理生态特性的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外酸雨在个体水平上对植物生理生态特性影响的大部分研究成果都表明,酸雨会对植物叶片和根系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酸雨在减弱了植物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的同时,加速了植物的呼吸作用;酸雨还淋洗植物营养元素(如K 、Ca2 和Mg2 )的析出,造成植物营养失衡,使得植物的生长呈现出负生物效应.在此基础上,今后需集中研究的与酸雨有关的几个方向:(1)酸雨对植物乃至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机理以及反馈机制研究;(2)包括酸雨在内的多因素对植物综合影响的室外研究;(3)酸雨对植物影响的长期定位系统研究;(4)酸雨对中、低纬度植物的影响研究;(5)建立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酸雨研究模型;(6)将常规分析手段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相结合并运用酸雨对植物的影响研究中.  相似文献   
115.
水产动物疾病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针对传统的水产动物疾病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诸多缺点和不足,西南大学水产系水产动物疾病学课程组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实验教学理念,以引入开放性及科研性实验为基本思路,紧紧围绕实验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6.
生猪屠宰检疫中,动物检疫员经常会遇到黄脂猪和黄疸猪案例,如何鉴别处理、如何防治是关键。为了让广大检疫员对黄疸和黄脂猪有一个更直观的认识,作者将自己多年来对黄脂、黄疸两种案例的鉴别处理及如何防治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17.
为研究不同处理方式对生物炭理化性质、表征及镉吸附性能的影响,以猪粪、猪粪渣为原料,采用2种不同的前处理方式(热解前、后过筛),分别于300~700℃制备生物炭,通过SEM、XRD和FTIR对其进行表征并分析其理化性质,探讨不同处理生物炭理化性质及镉吸附能力之间的相关关系。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生物炭的产率、H/C减小,pH值、灰分含量、BET比表面积增加。猪粪生物炭的化合物的种类比猪粪渣生物炭复杂,且在热解温度较高时(500~700℃),猪粪生物炭镉吸附量(最大吸附量为36.4 mg/g)显著高于猪粪渣生物炭(最大吸附量为23.5 mg/g);4种不同处理生物炭的产率与灰分含量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H/C比值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灰分含量也与pH值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生物炭的镉吸附量关键因子是H/C,其次是BET比表面积、灰分含量、O/C等。  相似文献   
118.
【目的】了解有机酸对硅酸盐纳米颗粒(SBA-15)和碳纳米管(CNTs)在多孔介质中迁移行为的影响差异。【方法】采用恒定流速柱迁移试验,探讨不同浓度(0,1,2.5和5 mmol/L)乙酸、酒石酸、柠檬酸对CNTs和SBA-15纳米颗粒在多孔介质(石英砂)中穿透曲线的影响。【结果】平衡对流-弥散方程能描述多孔介质中CNTs和SBA-15迁移过程的穿透曲线。在石英砂多孔介质中,CNTs的迁移能力强于SBA-15。体系不含有机酸时,CNTs、SBA-15流出液中的纳米颗粒浓度(C)与纳米悬液进入砂柱前的初始浓度(C_0)比值(C/C_0)的峰值分别为0.74和0.25,最远迁移距离L_(max)分别为221.2和45.1cm。3种有机酸对CNTs和SBA-15在多孔介质中的迁移具有类似的抑制作用,随着介质中3种有机酸浓度的增加,CNTs和SBA-15纳米颗粒的C/C_0减小,C/C_0平台峰值对应空隙体积(PV)倍数增大,迁移阻滞因子R和不可逆吸附系数μ增大,最远迁移距离L_(max)减小。柠檬酸对CNTs和SBA-15迁移的抑制作用强于乙酸和酒石酸。Zeta电位分析表明,当体系中引入有机酸后,随着有机酸浓度的增加,石英砂、CNTs和SBA-15纳米颗粒悬液的Zeta电位均逐渐增大。【结论】有机酸会改变多孔介质和CNTs、SBA-15这2种纳米颗粒的表面电荷特征,从而使得纳米颗粒悬液在多孔介质中的迁移行为更容易受团聚、滞留和沉积作用的影响。不管在何种有机酸中,CNTs的迁移能力均强于SBA-15。  相似文献   
119.
依据陕西汉中地区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提出中药材发展中存在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法。主要针对中药材种质退化、农药滥用、机械化种植、建设专业技术队伍、网络市场运行管理等方面存在问题提出对策,为中药材产业进一步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0.
不同施氮量及种植密度对四川丘陵区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四川丘陵区冬小麦合理的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基本苗),选用栽培较广的高产、优质、抗条锈和白粉病的国审品种内麦9号进行试验。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以三种不同的纯氮施用量为主处理,四种不同的种植密度为副处理。结果表明:为了优化小麦群体结构,维持亩有效穗、千粒重、穗粒数的协调增长,挖掘小麦增产潜力,四川丘陵区冬小麦高产栽培以亩施氮量12 kg、亩种植14万株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