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8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37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8篇
  20篇
综合类   117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37篇
畜牧兽医   49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脂肪水平对白甲鱼幼鱼生长性能、体组成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初始体质量为(0.78±0.05)g的白甲鱼幼鱼900尾,随机分成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0尾),分别饲喂豆油添加水平为0(对照组)、2%、4%、6%、8%和10%(实测脂肪水平为2.83%、4.52%、6.68%、9.14%、11.35%和14.07%)的试验饲料,养殖期为60 d。结果表明:随饲料脂肪水平的升高,白甲鱼幼鱼的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蛋白质效率(PER)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饲料系数(FCR)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饲料脂肪水平为11.35%时WGR、SGR达到最大(分别为362.98%和3.06%/d),显著高于除6.68%和9.14%组之外的其他各组(P<0.05);饲料脂肪水平为9.14%时PER达到最大(3.70%),而FCR达到最小(1.34),显著高于/低于除11.35%组之外的其他各组(P<0.05)。白甲鱼幼鱼的肝体比则随饲料脂肪水平的升高而上升,6.68%、9.14%、11.35%和14.07%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白甲鱼幼鱼的脏体比无显著差异(P>0.05)。通过二次回归分析可知,白甲鱼幼鱼WGR、SGR、FCR及PER最优时,饲料脂肪水平分别为10.12%、9.56%、9.42%和10.18%。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升高,白甲鱼幼鱼全鱼及肌肉粗脂肪含量逐渐升高,而全鱼及肌肉粗蛋白质含量则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饲料脂肪水平对白甲鱼幼鱼全鱼及肌肉水分和粗灰分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升高,白甲鱼幼鱼的血清胆固醇(CHO)和甘油三酯(TG)含量先升高后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胆汁酸(TBA)含量以及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逐渐升高,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则逐渐降低。饲料脂肪水平为9.14%时,血清CHO含量达到最高,且与其他各组差异显著(P<0.05);饲料脂肪水平为11.35%时,血清TG含量达到最高,且与其他各组差异显著(P<0.05)。由此得出,适宜的饲料脂肪水平可促进白甲鱼幼鱼的生长,提高其饲料转化率和免疫能力;饲料脂肪水平过高则可引起其肝损伤或组织病变。在本试验条件下,综合考虑生长性能、体组成及血清生化指标,白甲鱼幼鱼饲料中适宜的脂肪水平为9.42%~10.18%。  相似文献   
32.
在屠宰检疫中,流水线的工作主要依靠检疫员的感观并结合专业知识,对猪的胴体状况做出准确快速地判断,并给出专业合理的处理结果。但是常常遇到皮肤病病猪的症状相同或相似,使检疫员在现场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去判断处理,降低了工作效率。笔者从事屠宰检疫15年,对皮肤病病猪的症状及检疫方法有一些心得体会,再此与同行进行交流探讨。  相似文献   
33.
34.
按照省农业农村厅猕猴桃产业发展上坚持“不与粮争田”的思路,积极探索林下仿生态猕猴桃栽培模式。对汉中地区猕猴桃林下仿生态建园搭架模式、粉碎堆沤腐熟还田、水肥一体化及轨道运输机应用等关键技术进行试验示范,并分析了猕猴桃林下仿生态建园投资效益。结果表明,猕猴桃林下仿生态建园关键技术亩投入减少近4 600多元,降低了果园生产成本,减少了人工投入,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5.
1997年农药市场形势回顾及1998年展望张跃进黄辉(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北京100026)11997年农药市场形势回顾从各地情况看,1997年全国农药市场总的形势是:农药生产形势良好,大多数品种货源充足,农业病虫草鼠害防治用药保证了需要,...  相似文献   
36.
为了解北方核桃园区的土壤水分状况,实现优化水资源配置的目的。该文于2016和2017年采用固定式热红外成像仪(A310 f)连续观测得到核桃主要生长季节午后(13:00和14:00)的冠层温度,并同步观测温度、湿度、辐射、风速、降雨量和0~80 cm不同土层深度的土壤体积含水量。并于2017年8月11日利用无人机热成像系统(TC640)对连续灌溉区域和干旱胁迫区域进行了图像采集。结果表明,40~60 cm土层深度可能是核桃树主要吸收水分的区域。冠层温度普遍高于空气温度,其变化范围在0~5℃之间,冠气温差与土壤含水量呈负相关,与太阳辐射呈正向关系,其中,土壤含水量的贡献值达到了75%。利用2017年13:00时的冠层与空气温差数据来建立的土壤水分预测模型,R2=0.64;同时,利用14:00时的实测数据对所建立模型进行验证,R2=0.61,表明该模型具有一定的拟合精度。最后,将模型用于诊断核桃区域水分状况,证明了其具有较好的实际应用效果。该研究首次将固定式热成像设备与无人机热成像系统相结合来研究树木的冠层温度,并成功实现了从理论模型到实际应用,从单株水平到区域尺度的转换。  相似文献   
37.
为保护日益减少的长江刀鱼资源,本文开展了长江刀鱼在千岛湖的网箱驯养试验。在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期间,利用长江南通段捕捞的刀鱼苗种分两个批次运输至千岛湖进行驯养。至2013年9月,经过两年的养殖驯化,第一批刀鱼平均体长28.8 cm、平均体重74.5 g,成活7500尾,成活率35.30%;第二批刀鱼平均体长20.9 cm、平均体重21.4 g,成活9500尾,成活率68.10%。同时,在刀鱼捕捞、运输、转运、投饵、驯化和日常管理中积累了一定经验。试验结果表明,长江刀鱼通过转运在内陆大水面进行网箱养殖具有可行性。这为日后开展刀鱼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8.
朱明新  董娴  黄辉  徐炎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16630-16632
[目的]研究过氧化氢法制备二氧化氯反应残液的综合利用,为工艺的进一步优化和产业化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反应残液进行浓缩结晶,回用酸溶液,获副产品NaHSO4.H2O,考察浓缩蒸发量、结晶温度等对残液浓缩结晶的影响及残液循环对二氧化氯制备主要技术参数的影响。[结果]反应残液循环利用最佳浓缩蒸发量为55%~60%,最佳结晶温度为40~44℃,残液结晶循环综合利用对二氧化氯产品纯度和原料转化率无不利影响。[结论]该方法实现了废液的零排放和酸使用量的最小化,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39.
通过观测黄淮海平原黑龙港流域12 a和24 a林龄、长500 m、宽250 m的杨树防护林网内农田及旷野(CK)农田土壤水分和蒸散量,分析了防护林水分效应的年代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小麦拔节-乳熟期间,对比CK,12 a和24 a林龄防护林可使0~ 200 cm土层土壤贮水量分别提高7.8%,1.9%,可使小麦蒸散量分...  相似文献   
40.
阐述了标识体系物联网的基本概念、关键技术及其工作原理, 分析当前国内外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图书馆现状和发展趋势, 指出图书馆早期基于RFID标签等物联网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几个可行的解决方法, 探讨研究基于标识物联网的智慧图书馆架构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