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水产渔业   30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7 毫秒
11.
通过多年来的点带石斑鱼人工繁殖与池塘生态苗种培育生产实践,总结了点带石斑鱼人工繁殖与苗种培育技术;亲鱼的强化培育和受精卵的选优,以及各种生物活饵料大量培养及育苗生态环境的调控等技术;讨论了点带石斑鱼生态高效繁育技术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方斑东风螺从亲螺选购、暂养、浮游幼虫培育、幼稚螺培育、东风螺工厂化养殖、育苗养殖饲料的选择、人工诱导、东风螺异常脱壳等生产操作技术和问题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3.
棕点石斑鱼人工繁殖与苗种培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进光 《水产科技》2007,(3):19-21,18
对棕点石斑鱼的繁殖习性,胚胎发育和人工育苗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棕点石斑鱼亲鱼经海水网箱强化培养可促进性成熟;仔、稚鱼期对培育水环境条件的适应范围狭窄,对生物饵料的选择和营养要求较高;幼鱼期对温度、盐度的适应较广,但自相残杀严重,在人为控制条件下育苗存活率为2.75%——18.81%。  相似文献   
14.
我们于2007年10月起分别从印尼和越南购进龙虾茁种,利用鲍鱼养殖池进行工厂化人工养殖试验,经一年多的养殖,龙虾(图见彩中插2)个体从50克/尾左右增长到750克/尾互右,成活率达89.7%,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通过多年来的点带石斑鱼人工繁殖与池塘生态苗种培育生产实践,总结了点带石斑鱼人工繁殖与苗种培育技术;亲鱼的强化培育和受精卵的选优,以及各种生物活饵料大量培养及育苗生态环境的调控等技术;讨论了点带石斑鱼生态高效繁育技术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6.
大黄鱼是我国近几年开发新的养殖对象。作者于1996年11月下旬开始进行大黄鱼鱼池塘养殖试验,经过试验,已取得明显泊社会和经济效益。本文着重介绍大黄鱼池塘养殖技示经验。  相似文献   
17.
金鲳鱼规模化全人工育苗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鲳鱼,学名卵形鲳(Tmchinotus ovatus),隶属于鲈形目、鲈亚目、鲹科、鲳鲹属,俗称黄腊鲳、黄腊鲹、卵鲹、短鳍鲳鲹等。广泛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的温带、热带海域,为暖水性鱼类。在我国的东海、南海和黄海、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及台湾等沿海均有一定资源量。但由于近年来的滥捕,产量锐减。金鲳鱼无肌间刺、肉质细嫩、味鲜美,历来被列为名贵食用鱼类。  相似文献   
18.
黄进光 《科学养鱼》2006,(12):35-36,I0001
龙胆石斑龟又称鞍带石斑鱼(Epinephelus Lanceotatas)(图见彩中插2),俗称龙胆,是石斑鱼类中体型最大的鱼类之一,有斑王之称。2005年6月~2006年9月,笔者成功地培育出3厘米以上苗种5.7万尾,现将龙胆石斑鱼人工育苗试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玛拉巴石斑鱼从亲鱼培育到幼鱼出池的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技术。讨论了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过程中影响仔、稚、幼鱼成活率的三个主要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0.
云纹石斑鱼(Epinephelus moara)俗称草斑、油斑,属鲈形目、石斑鱼属,为冷暖水性(适应水温5~32℃)礁栖鱼类,其肉味鲜美、是海水石斑鱼类中的极品。它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强、经济价值高,适应于池塘、网箱和室内水泥池工厂化等养殖。近年来已成为我国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东南沿海的重要发展养殖对象。有关云纹石斑鱼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至今尚未见到报道。近年来,我们进行了云纹石斑鱼工厂化健康育苗技术的试验探索,取得显著的成效。现将主要技术措施总结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