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3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6篇
畜牧兽医   12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42.
龙勇 《植物医生》2004,17(2):17-18
1症状 大白菜黑腐病从叶缘开始发病,向两侧和向内扩展,形成"V"字型病斑,病部叶脉变黑,空气干燥时,病部干而脆,潮湿时病部腐烂.病原细菌从叶维管束扩展到茎维管束,并向上和向下蔓延,叶脉变黑,组织变黄,最后全叶变黄枯死,有时病叶离层脱落,植株萎缩脱落.  相似文献   
43.
<正>一、病害有各种霉菌和流耳病1.在生产过程中要全部使用洁净水;拌料时适当提高pH值,可加2%~3%的生石灰。2.接种前要对接种箱或室、接种袋、菌种、接种工具、封口棉塞、消毒药品等消毒,每立方米用甲醛10毫升和高锰酸钾5克或保菇王3~4克熏蒸消毒。  相似文献   
44.
龙勇 《山东饲料》2005,(3):20-23
亲鱼营养是鱼类营养研究涉及最少的领域之一。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研究亲鱼营养需要高标准的室内或室外的养殖设施来蓄养大量的性成熟鱼,而且进行这方面的研究耗资巨大。然而正如人类和家畜的营养一样,亲鱼对饲料中各种营养素的需求明显不同于快速生长的个体。而且初孵仔鱼在早期培养阶段出现的很多缺陷和存在的问题直接与亲鱼的饲喂方式(包括营养水平和持续时间)相关。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关于亲鱼营养对其繁殖性能的影响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5.
从世界范围来看,提炼产品的年产量大约等于鱼粉年产量,其中80%由肉骨粉和禽类副产品组成。这些产品质量变动大、灰分含量高,它们被农林的其它部门充分利用。它们不大可能满足鱼饲料的高蛋白需要,但它们有利的氨基酸组成能弥补植物来源的蛋白质的不足。将海产品加工废弃物和渔获副产品转化成鱼粉,其数量大致相当于世界鱼粉年产量,它们就有可能为水产饲料提供数量可观的鱼粉和鱼油。但是,灰分含量高和收集加工上的困难制约了对它们的充分利用。因此粮食和含油种子的副产品成为未来水产饲料蛋白质和能量最有希望的来源。尽管对植物来源的饲料成分的利用的研究已取得了很多进展,但还有一些重大问题尚待解决。遗传学家、鱼类营养学家以及生产这些产品的工业部门创新的合作研究正在解决这些问题。使用酶添加剂来增加这些替代饲料原料的营养价值和效力是有潜力的。  相似文献   
46.
我国水产品总产量居世界第一,是举世瞩目的渔业大国。然而水资源的匮乏和养殖水体的污染日趋严重,使我国的水产养殖生产面临严峻挑战。因此,必须改变传统的养殖方式,实施节水渔业。  相似文献   
47.
文章介绍了贵州生猪产业大数据平台的构建和示范应用情况,通过汇聚专业技术人才和专家形成“人才库”,汇编畜牧兽医专业知识形成“知识库”,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建立在线技术服务、新媒体声像图文数据采集及便捷快速传送的大数据服务平台,具备服务生猪产业从业人员线上学习、培训、咨询、留言、回复、交流、销售等技术服务及互动功能,聚合线上交易、支付“互联网+”生猪产业服务大数据平台,为生猪养殖提供数字、互联、智能的解决方案,实现生猪养殖信息技术交流便捷化、管理工具智能化、数据可视化,打通技术服务“最后一公里”,助推贵州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48.
试验旨在研究海鲜菇菌渣发酵全混合日粮(FTMR)对贵州黑山羊采食行为、反刍行为及腹泻率的影响。选取35只健康无疾病、体重为(23.81±0.83)kg的舍饲贵州黑山羊生长公羔羊,随机分成5组,每组7只。对照组饲喂常规全混合日粮(TMR),试验组分别饲喂添加比例为30%(试验Ⅰ组)、40%(试验Ⅱ组)、50%(试验Ⅲ组)、60%(试验Ⅳ组)海鲜菇菌渣制成的FTMR日粮。预试期5 d,正试期7 d。结果表明:(1)试验组FTMR随着海鲜菇菌渣添加量提高而酸香味愈变浓郁,均未出现霉变,试验Ⅳ组出现轻微粘连。(2)试验Ⅰ组日均干物质采食量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采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采食速度、排尿次数和排粪次数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各试验组昼夜采食时间、昼采食时间、饮水时间及饮水次数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3)试验Ⅰ组昼夜反刍周期数与昼夜反刍时间极显著高于试验Ⅱ、Ⅲ、Ⅳ组(P<0.01),各试验组每个食团平均咀嚼次数和每个食团咀嚼时间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4)对照组与试验Ⅰ、Ⅱ组未出现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