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2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6篇
林业   35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5篇
  108篇
综合类   108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54篇
畜牧兽医   52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白缘(鱼央)血清转铁蛋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长江上游水系采集到野生白缘(鱼央).血清转铁蛋白PAGE分析显示:白缘(鱼央)血清转铁蛋白分两个区,即Tfa区和Tfb区,其中Tfa区有一条带,Tfb区有两条带;本试验发现5个表现型,频率分别为34.78%,47.83%,4.35%,4.35%和8.69%,等位基因a、b1和b2的基因频率分别为37.74%、41.51%和20.75%;对白缘(鱼央)、黄颡鱼、革胡子鲇、中华鲟、大菱鲆、黑斑蛙、金环蛇、鹅、人、小鼠、牛、宽吻海豚以及糙齿海豚等13个物种的血清转铁蛋白分析表明:脊椎动物血清转铁蛋白PAGE图谱分为Tfa、Tfb、Tfc和Tfd 4个区.  相似文献   
52.
<正>蚕豆是一种需肥较多的作物。蚕豆开花期是需肥的高峰时期,也是干物质积累最多的时期。蚕豆根系较发达,入土较深,根瘤形成早。一般在播种前施腐熟人粪肥200~400千克、过磷酸钙15~20千克、氯化钾10~15千克为基肥。幼苗长出  相似文献   
53.
[目的]克隆分析菜粉蝶(Pieris rapae)热激蛋白20基因(HSP20),并检测其在温度胁迫下的表达情况,为探析菜粉蝶适应温度胁迫机制提供参考.[方法]以菜粉蝶为试验材料,采用RT-PCR和RACE克隆获得菜粉蝶HSP20基因cDNA全长,并通过生物学软件分析其序列,明确其基因结构特征和亲缘关系;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菜粉蝶HSP20基因在低温(-20~0℃)和高温(5~45℃)胁迫下的表达响应.[结果]菜粉蝶HSP20基因全长725 bp,5'-端非编码区105 bp,3'-端非编码区109 bp,开放阅读框531 bp,编码176个氨基酸,预测蛋白分子量19.5 kD,理论等电点6.61;其编码氨基酸序列中含有1个典型的HSP20家族结构域(位于第60~142位氨基酸)、1个α-晶体蛋白(位于第60~157位氨基酸)和1个Allato allatostatin(位于第14~24位氨基酸);基序列相似度分析其与二化螟、家蚕和甘蓝夜蛾HSP20蛋白氨基酸相似度较高并聚为一族.该基因随环境温度的升高或降低发生变化,在-5和40℃诱发该基因高效表达.[结论]低温和高温均能诱导菜粉蝶HSP20基因高效表达.  相似文献   
54.
香薷属植物在重金属修复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唐明灯  胡锋  吴龙华  骆永明 《土壤》2008,40(5):698-705
香薷属植物应用于重金属修复经历了矿区植物资源调查和比较、室内模拟研究、田间规模修复以及修复后处置研究,已经初步形成一个植物修复技术的完整体系。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把生态修复模式、品种驯化及诱导剂"配方"应用到香薷属植物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对提高修复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5.
【目的】评价从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osis)僵虫中分离的虫生真菌在害虫生物防治中 的应用潜力,为开发其作为生物防治制剂提供基础。【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从扶桑绵粉蚧僵虫中分离纯化 虫生真菌菌株,综合培养性状、形态学特性和系统发育树分析,明确其分类学地位;利用扫描电镜技术,探究 菌株对扶桑绵粉蚧的侵染方式,明确其对扶桑绵粉蚧的侵染力;采用浸虫法,室内测定分离菌株对扶桑绵粉蚧 雌成虫的致病力。【结果】从扶桑绵粉蚧僵虫中分离纯化获得一株真菌菌株 FE-1,形态学结果发现菌株 FE-1 在 PDA 培养基培养 5 d 后菌落直径为 50~60 mm,菌落正面为橙白色,分生孢子形态呈两种类型,小型孢子为 长柱形,大型孢子为镰刀型;综合培养性状、形态学特征和系统发育树分析结果鉴定菌株 FE-1 为木贼镰刀菌 (Fusarium equiseti);扫描电镜结果表明菌株 FE-1 侵染扶桑绵粉蚧的方式主要为分生孢子在表皮处萌发形成芽 管,然后水平生长,并在特定接触表皮处形成膨大的附着孢进入昆虫体腔,明确了菌株 FE-1 对扶桑绵粉蚧侵染 力;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菌株 FE-1 对扶桑绵粉蚧雌成虫的致病力随着分生孢子浓度的增大逐渐增强;孢子 浓度为 1×108 CFU/mL 时,LT50 为 3.32 d,接种 7 d 后,扶桑绵粉蚧雌成虫的校正死亡率为 87.50(±1.79)%, LC50 为 1.8×105 CFU/mL。【结论】从扶桑绵粉蚧僵虫中分离纯化获得的木贼镰刀菌菌株 FE-1,其在扶桑绵粉 蚧体壁能形成膨大的附着孢进行侵染,对扶桑绵粉蚧具有一定的侵染力。同时,该菌株在室内对扶桑绵粉蚧雌 成虫有较好的致死效果,极具生防潜力,可为扶桑绵粉蚧的生物防治研究提供优质的原材料。  相似文献   
56.
仔猪红痢是由C型或A型魏氏梭菌引起的初生仔猪急性细菌性传染病,病原可形成芽孢,并能产生毒素,引发肠黏膜的坏死;便血是该病的重要特征,临床上该病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亚急性型和慢性型4种,前两者较为常见,后两种罕见,病死猪剖检病变主要集中在肠道;预防该病需要重点做好母猪卫生工作,同时对猪群进行程序性免疫;甲硝唑、庆大霉素、土霉素、恩诺沙星等对本病防治效果较好,但需尽早治疗,治疗过程中需防止病猪脱水。  相似文献   
57.
地下水资源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以及在保障供水与生态安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研究地下水承载力的价值和意义重大。本文对中国学者研究地下水承载力的现状进行了归纳总结,指出了研究方法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8.
鲫血清转铁蛋白推导序列分析及空间结构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DNA Club分析软件推导出鲫血清转铁蛋白序列,并对该序列进行分析。推导的蛋白质长度为807个氨基酸,MW约为90 kD。其中半胱氨酸43个,可以组成21对二硫键。疏水性和二级结构几率分析表明:有2个非常相似的结构域分别存在于1~390和390-807区域。旋管结构和螺旋结构的分布区域,均分别集中在上述2个区段中,同样位于2个结构域中,结构也非常类似。证实了Tf由2个同源性较高的结构域(N结构域和C结构域)组成。Tf的三级结构呈“V”字形,每个结构域又各自分为3个小的结构小区(即N1、N2、N3和C1、C2、C3)。2个糖基位于N1和C1区,呈“Y”字型结构;铁链位于N2和C2区;受体结合位点R1和R2位于N3和C3区。  相似文献   
59.
为确定黑龙江省某养殖场因呼吸道症状急性死亡病猪的致病菌,并探究其主要生物学特性,本研究采集病死猪内脏组织,通过细菌分离、革兰氏染色、生化鉴定、16S r RNA基因的PCR扩增、测序、系统进化树的构建对分离菌进行种属鉴定;通过微量肉汤稀释法分析该菌对8类10种抗生素的敏感性;通过Illumina PE150对细菌全基因组测序,采用ResFinder软件分析分离菌的耐药基因,并分析耐药基因与耐药表型的相关性。利用VFanalyzer软件、BLASTN比对分离菌的毒力基因。结果显示,该菌株在10%脱纤维羊血平板培养基上培养24 h后形成表面光滑具有β-溶血环的单菌落;革兰氏染色结果显示呈蓝紫色短棒状杆菌;生化鉴定结果显示该分离菌的生化特性与化脓隐秘杆菌符合。16S r RNA基因的PCR结果显示,扩增到1 397 bp的目的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序列比对结果显示该菌株与已报道的化脓隐秘杆菌同源性高达99%。16S r RNA基因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分离菌与辽宁沈阳的牛源化脓隐秘杆株TZQ 01株处于同一分支,与日本的猪源分离株NIAH13531处于较近分支,以上结果可确定该分离菌为...  相似文献   
60.
氮肥形态对伴矿景天生长和锌镉吸收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以锌镉超积累植物伴矿景天为供试植物,采用单边根袋法盆栽试验研究了铵态氮肥和硝态氮肥施用对植物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中Zn、Cd的化学行为,以及伴矿景天生物量和Zn、Cd吸收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硝态氮肥更能提高根际土壤Zn和Cd的生物有效性,显著增大植物体内Zn和Cd浓度(P0.05),增率分别为38.2%和110%,但施用铵态氮肥更有利于促进伴矿景天的生长,增率为49.4%;氮肥形态对伴矿景天生物量的影响显著大于对植物地上部Zn、Cd浓度的效应,施用铵态氮肥显著提高Zn和Cd总吸收量,增率分别为53.3%和123%,施用硝态氮肥对其则无显著影响。施用铵态氮肥较硝态氮肥更能提高伴矿景天的污染土壤Zn、Cd吸取修复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