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9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22篇
畜牧兽医   5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31.
Triticum spelta 1BS染色体对K型小麦不育系花粉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非1B/1R与1B/1R类型小麦雄性不育系及保持系, 对2类K型不育系及其保持系花粉发育过程中丙二醛含量、花粉细胞膜透性、SOD活性、花粉发育形态等几个方面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2类型小麦不育系花粉丙二醛含量和花粉提取液电导率从减裂期到散粉成熟期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都呈上升趋势,而保持系在花粉发育全过程中2项指标都基本保持平稳。2类型不育系SOD活性从单核期到三核期都一直呈下降趋势。与保持系相比, 2类不育系的SOD活性从单核期到二核期均显著高于其相应的保持系,三核期均低于其相应的保持系,且呈继续下降趋势。推断2类不育系的败育过程和败育时期基本一致,花粉败育的关键时期可能均为单核期到三核期。但花粉发育形态的染色观察表明,非1B/1R不育系从二核期出现花粉形态异常,而1B/1R不育系到三核期才出现,似乎又反映出非1B/1RK型不育系花粉败育稍早于1B/1RK型不育系。  相似文献   
32.
在灌浆成熟阶段(花后20 d至成熟),通过环割甘蓝型杂交油菜主茎对其角果发育、干物质积累和源库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角果发育所需营养物质主要由自身光合作用提供,其他器官对角果发育影响较小;角果鲜重在花后30 d达到最大,干重一直在增加,含水量持续下降;角果中干物质在花后25 d开始主要向籽粒中运输,籽粒中的干物质积累...  相似文献   
33.
以阳澄湖中围网养殖的投喂冰鲜鱼为主的河蟹为对照,对配合饲料饲养河蟹的安全质量、营养质量和感官指标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配合饲料饲养的河蟹达到了绿色食品蟹标准NY/T841—2004和无公害食品淡水蟹标准NY5064—2005。全蟹的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含量及肌肉的水分、粗蛋白、粗脂肪、氨基酸含量与阳澄湖蟹也没有显著差异。研究发现,试验组河蟹蒸煮后体色不如阳澄湖蟹,主要原因是池塘中虾青素来源较少,并指出可通过改进配方增强体色。  相似文献   
34.
在饲料中分别添加0.5%和1%的酵母膏,另用1%的酵母膏和1%的棉粕替代2%的鱼粉,配成3种试验饲料,分别命名为酵母膏1、2、3组。以基础饲料和添加0.01%喹乙醇的饲料作为对照,饲养平均初重约为18g的异育银鲫8周。结果表明,酵母膏1组和2组的增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酵母膏3组增重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试验组增重率与喹乙醇组的差异也不显著。饲料系数和蛋白质效率与增重率结果相一致。在温度变化和抓捕协迫下,摄食含酵母膏的试验组摄食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喹乙醇组的摄食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此外,喹乙醇组的转氨酶活性也显著高于对照组。酵母膏的促生长作用和抗应激作用可能与其所含丰富的游离氨基酸、核苷酸、β-葡聚糖、甘露寡糖等有关。研究结果提示,酵母膏在异育银鲫饲料中的适宜添加量为0.5%,在协迫因子较多的情况下建议短时间添加至1%。  相似文献   
35.
为了探讨核糖核酸酯及可溶性蛋白质与小麦育性的关系,以1B/1R类和非1B/1R类K型小麦雄性不育系及保持系为材料,对花粉发育过程中倒二叶和花药中核糖核酸酶活性、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育系花药中核糖核酸酶活性在二核期之前显著高于保持系,呈上升趋势,二核期以后急剧下降,不育系花药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在二核期显著下降,明显低于保持系。不育系叶片中的核糖核酸酶活性与相应的保持系差异显著,不育系和保持系叶片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在整个生育期变化没有花药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变化明显。两类不育系间核糖核酸酶活性和蛋白质含量差异显著。由此说明,不育系雄蕊的核糖核酸酶活性异常升高致使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显著下降,导致细胞生理代谢紊乱,可能是花粉败育的重要原因,而不育系花粉败育的关键时期可能是二核期。  相似文献   
36.
为了明确YS与1B/1R两类K型小麦雄性不育系的配合力差异,利用1B/1R类型K型小麦雄性不育系K3314A(A1)和YS型小麦温敏雄性不育系A732(A2)、A3017(A3)作母本与7个恢复系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NCII),对所得F1代的株高、穗长等7个农艺性状的配合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0个亲本各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GCA)和各组合特殊配合力效应值(SCA)均具有正向和负向两类, 它们在一定基因型均值的基础上表现为加强或削弱该性状的作用.21个杂交组合中,各性状的特殊配合力最高值都出现在2个YS型温敏雄性不育系组配的组合中.其中A3017/新乡9408、A732/新乡9408和A732/温6有较高的生产利用价值.一般配合力效应值(GCA)在同一性状不同亲本间和同一亲本不同性状间均存在显著差异,2个YS型不育系在产量性状上GCA均表现为正值,K3314A的GCA表现为负值.亲本中A732、K460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37.
一、人工繁殖1.亲本来源亲本来源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繁殖季节直接从天然湖泊中收集成熟亲鱼,但繁殖时受制于数量,具有不确定因素。二是在每年冬季或早春收集未成熟的亲鱼进行专池培育。要求母本体重在80克以上,父本体重在120克以上。亲鱼购回后用3%~4%的食盐水浸泡消毒,然后  相似文献   
38.
植物雌激素促进暗纹东方鱼屯性腺发育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葵  龚宏伟 《淡水渔业》2001,31(6):35-36
对完全在淡水中人工饲养达到初次性成熟的暗纹东方Tun(Fugu obscurus Abe)亲鱼越冬后采用日粮中添加一种植物雌激素的方法强化培育,在温室中饲养亲鱼10天,经一次注射催情激素(雌鱼每千克PG2mg LRH-A260μg,雄鱼减半),22℃水温条件下效应时间48小时,湿法授精。结果,产卵率70%,出苗率36%。结论:家养的暗纹东方Tun性成熟最小年龄提前一年;日粮添加植物雌激素强化培育亲鱼可以显著促进亲鱼性腺发育并顺利产卵,并提高出苗率。  相似文献   
39.
从高职涉农专业教育面临的实际问题出发,在回顾中外高职教育发展新趋势、深入系统分析区域经济发展对涉农专业人才需求和高职涉农专业教育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构建了高职涉农复合高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并提出了实施该模式的主要保障机制,以破解高职涉农专业教育面临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40.
长江胭脂鱼开口饵料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不同组合的饵料投喂刚能平游的长江胭脂鱼鱼苗40 d,研究长江胭脂鱼适宜的开口饵料。结果显示,用配合饲料作开口饵料时长江胭脂鱼的开口率、成活率和出池规格都显著低于水蚯蚓组和卤虫组,补充蛋黄后开口率、成活率、出池规格变化不明显,但补充螺旋藻后开口率、成活率、出池规格均显著提高。用配合饲料和卤虫作主体饵料再补充蛋黄和螺旋藻粉也获得了较高的开口率和成活率。建议在水泥池育苗条件下长江胭脂鱼的开口饵料用配合饲料和鲜活饵料作主体饵料并补充少量螺旋藻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