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33篇
水产渔业   17篇
畜牧兽医   1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用正交试验探讨温度、培养基、时间三个因素对嗜水气单胞菌β-hemA重组菌E.coliDH5α(PCB)基因产物表达量的影响,通过优化培养,选择最佳培养条件,显著提高了β的溶血素基因(β-hemolysisgene,β-hemA)产物的产量。实验结果表明:该重组菌株在100mlTSB(添加0.05%酵母浸提物,1.8μg/mlZnCl2),37℃培养30h收获,其毒素蛋白含量为3258μg,毒素溶血价为17.44hu/μg,而在LB(100ml)和营养肉汤(100ml)中最高蛋白量和溶血活性分别为1260μg,14hu/μg和1199μg,8.22hu/μg。所选择的三个因子中对毒素蛋白质含量影响最大的是培养基,其次是温度;而对溶血素影响最大的则是温度,其次为时间。最佳生长曲线测定结果表明,在培养基预热至37℃的情况下,PCB6h能进入对数期。  相似文献   
12.
环境中的有机磷(10%丙线磷)进入鳗苗体内后能与胆碱酯酶结合,使该酶的活性下降,出现一系列胆碱反应系统临床表现。碘解磷定可使钝化的胆碱酯酶复活;硫酸阿托品可解除毒蕈碱样症状,掌握好这两种复活剂的用量,可以控制病情  相似文献   
13.
5 主要疾病防治 5.1 仪器设备 养鳗场要配备显微镜、解剖镜及相应的工具和试剂.配备水质测定(pH、NH+4-N、NO2-2-N、溶解氧等)的简易仪器和试剂.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对分离自发病鳗鲡的疑似创伤弧菌进行鉴定及血清型分析,经生化鉴定,从发病鳗鲡中得到7株创伤弧菌;设计了创伤弧菌溶血素基因(vlly)特异性引物,并对分离菌进行了PCR检测,创伤弧菌均可扩增出溶血素基因352 bp的目标片段,而非创伤弧菌未扩增出相应的片段;制备了创伤弧菌抗O抗原血清,凝集反应显示所得到的鳗源创伤弧菌抗O抗原血清不能与人源创伤弧菌1.1758发生凝集反应,菌株FJ03-X2抗O抗原血清可与大部分的鳗源创伤弧菌发生凝集反应。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溶血素基因设计的PCR引物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可用于创伤弧菌检测,鳗源创伤弧菌血清型不同于其他来源的创伤弧菌,菌株FJ03-X2的O抗原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可作为创伤弧菌疫苗研发的候选菌株。  相似文献   
15.
鱼源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生化鉴定和PCR技术对1999~2001年主要分离自福建省患典型败血症鳗鲡的气单胞菌进行精细的鉴定,结果共得到气单胞菌115株,其中嗜水气单胞菌69株,温和气单胞菌29株,豚鼠气单胞菌2株和未定种气单胞菌15株。45株可被典型分型于5个主要血清型;福建鳖源嗜水气单胞菌优势血清型为O:Ah10501,鳗源气单胞菌分离株主要分布于0:Ahl0501、O:YT-1、0:CHS-3和O:CQ-1等4个血清型。非福建分离株则集中分布在O:Ah9617(0:9)。LPSs免疫印迹法既能用于不同血清型菌株脂多糖的结构分析,又能对常规血清学分型结果进行校正,其结果更直观、准确。  相似文献   
16.
本文调查分析了宁德地区大黄鱼内脏结节病的流行规律。结果表明,该病与水温、养殖密度和饵料有关;恶臭假单胞菌是内脏结节病的病原;该菌对强力霉素、土霉素等较敏感。  相似文献   
17.
鳗源嗜水气单胞菌β—溶血素基因的克隆及表达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龚晖 《水产学报》2003,27(2):124-130
应用PCR技术,从1株鳗源嗜水气单胞菌ML316中扩增得到β 溶血素基因AHL316HEM,将AHL316HEM克隆到pGEM TEasyVector,经分析验证后重组到pcDNA3.0中,构建了重组质粒PDLH。转化重组质粒PDLH的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DH5α能在血琼脂培养皿中形成明显的β 溶血斑,重组菌纯化的胞外产物溶血价为1.28×104HU·mg-1,同时重组菌的胞外产物能被原始菌株的高免血清特异性地识别。结果证实,克隆到鳗源嗜水气单胞菌β 溶血素基因,重组质粒PDLH能够表达具有天然生物学活性的β 溶血素,为构建嗜水气单胞菌核酸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欧洲鳗败血症的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鳗鲡是水产大省福建的主要养殖对象 ,是福建省的四大出口支柱产业之一。我国于 2 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大规模引进欧洲鳗 ,由于异地饲养及养殖池老化等原因 ,欧洲鳗疾病发生率逐年上升 ,其中以败血症感染率最高 ,危害最大。据统计 ,福建省的鳗鲡养殖场 ,1 998年欧洲鳗败血症的感染率在 5 0 %左右 ,死亡率 5 %~ 1 0 % ;1 999年的感染率在 70 %左右 ,死亡率 8%~ 1 5 % ;2 0 0 0年 4月至 7月的感染率达 80 %左右 ,死亡率 5 %~3 0 % ,仅福州长乐地区 2 0 0 0年因败血症而死亡的欧鳗就达 3 5 0万尾。由于对该病的流行病学不甚了解 ,欧洲鳗发病后…  相似文献   
19.
创伤弧菌外膜蛋白的分离及其抗原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采用Sarkosyl和PMSF法分离、提取鳗源创伤弧菌FJ03-X2的外膜蛋白,并应用SDS-PAGE和Western-blotting分析比较两种方法提取的外膜蛋白的组分和抗原性。SDS-PAGE分析结果表明,Sarkosyl法分离的主要外膜蛋白分子量集中在14~66 kDa之间;而PMSF法分离的主要外膜蛋白分子量分布在14~92 kDa之间。在两种方法中,分子量38 kDa、36 kDa的外膜蛋白均为高丰度蛋白。两种方法提取的创伤弧菌外膜蛋白经SDS-PAGE后,用兔抗创伤弧菌FJ03-X2血清进行Western-blotting,结果显示,兔抗FJ03-X2高免血清能识别绝大多数外膜蛋白组分,说明FJ03-X2菌株的外膜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其中,分子量分别为66kDa、47 kDa、44 kDa、38 kDa、36 kDa、34 kDa的外膜蛋白呈强阳性反应,是主要的免疫原组分。同时,经比较分析认为PMSF法提取创伤弧菌外膜蛋白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0.
培养表达小瓜虫抑动抗原的重组四膜虫(Tetrahymena thermophila)G1株,诱导表达小瓜虫的抑动抗原,采用非离子型去污剂Triton X-114提取虫体膜蛋白,然后通过亲和层析法纯化抑动抗原。采用ELISA、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所提取的抑动抗原的纯度及免疫学特性。结果表明:通过亲和层析能够得到重组四膜虫所表达的G1抑动抗原蛋白,它与相应血清型小瓜虫抑动抗原的分子量和免疫原性相近,其分子量为44 kDa(还原条件)或36 kDa(非还原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