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33篇
水产渔业   17篇
畜牧兽医   1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21.
本试验旨在对迟钝爱德华菌EIB202 PuAH基因进行克隆表达,并对其部分特性进行分析。根据GenBank中发表的迟钝爱德华菌PuAH基因序列(登录号:CP001135,CDS编号:ETAE_0818)设计引物,克隆并通过表达载体pET32a重组表达该基因所编码的蛋白,纯化表达产物并制备兔抗血清,采用ELISA、Western blotting、溶血试验、菌体凝集试验分析所得融合蛋白的特性。结果显示,所得融合蛋白主要以可溶性蛋白的形式表达,蛋白分子质量约为42 ku;具有免疫原性和抗原性,对鳗鲡红细胞不具溶血性,但融合蛋白抗血清对迟钝爱德华菌EIB202膜蛋白提取物的溶血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可以凝集迟钝爱德华菌EIB202菌体。  相似文献   
22.
本研究对分离自发病鳗鲡的疑似创伤弧菌进行鉴定及血清型分析,经生化鉴定,从发病鳗鲡中得到7株创伤弧菌;设计了创伤弧菌溶血素基因(vlly)特异性引物,并对分离菌进行了PCR检测,创伤弧菌均可扩增出溶血素基因352 bp的目标片段,而非创伤弧菌未扩增出相应的片段;制备了创伤弧菌抗O抗原血清,凝集反应显示所得到的鳗源创伤弧菌抗O抗原血清不能与人源创伤弧菌1.1758发生凝集反应,菌株FJ03-X2抗O抗原血清可与大部分的鳗源创伤弧菌发生凝集反应。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溶血素基因设计的PCR引物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可用于创伤弧菌检测,鳗源创伤弧菌血清型不同于其他来源的创伤弧菌,菌株FJ03-X2的O抗原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可作为创伤弧菌疫苗研发的候选菌株。  相似文献   
23.
亲和层析纯化鳜鱼血清免疫球蛋白,制备针对鳜鱼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兔多克隆抗体,采集常见经济鱼类血清25种,利用优球蛋白法纯化血清,通过间接ELISA的方法筛选与兔抗鳜鱼Ig反应的鱼类血清,结合变性还原条件与非变性非还原条件下的蛋白印迹试验显示:制备的兔抗鳜鱼Ig识别鲈形目中鳜鱼、加州鲈鱼、卵形鲳鲹、尼罗罗非鱼、花鲈、红罗非...  相似文献   
24.
为建立大黄鱼肿大细胞病毒的培养方法,明确其分类地位,用肿大细胞病毒检测呈阳性的大黄鱼幼鱼病料 (FD201807和SA201808)肾组织匀浆液感染鳜仔鱼细胞系 (mandarin fish fry cell line-1,MFF-1)并连续传代,从病料组织匀浆液和细胞冻融液中提取病毒DNA,克隆病毒主要衣壳蛋白基因 (mcp),测序后与NCBI GenBank中的虹彩病毒科肿大细胞病毒属病毒mcp以及2018—2020年所检出的15株大黄鱼肿大细胞病毒mcp进行比对分析。结果显示,病毒传至第4代才可引起MFF-1细胞病变,细胞病变的主要特征为细胞脱壁、变圆、折光度增强;感染时间越长脱壁细胞越多,同时培养液中的颗粒增加;透射电镜下可见感染细胞的细胞质散在大小为130~150 nm的六边形病毒粒子和空壳。感染细胞的病变周期随传代代次的增加而缩短,第15代次的FD201807株感染细胞80%细胞病变的时间为3 d,第15代次的SA201808株感染细胞80%细胞病变的时间为7~8 d。mcp序列比对和聚类分析发现,SA201808株与FD201807株的mcp序列存在21个碱基差异,二者的mcp序列分别与大黄鱼虹彩病毒(large yellow croaker iridovirus, LYCIV) LYCIV-Zhoushan (GenBank: MW139932.1)和花鲈虹彩病毒 (Lateolabrax maculatus iridovirus, LMIV) (GenBank: MH577517.1)相近。15株从大黄鱼病料检出的肿大细胞病毒中,12株的mcp序列与SA201808株聚类;3株与FD201807聚类。本研究利用MFF-1细胞系分离培养了大黄鱼肿大细胞病毒,揭示了大黄鱼肿大细胞病毒存在差异,为更好地了解大黄鱼肿大细胞病毒提供了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25.
5 主要疾病防治 5.1 仪器设备 养鳗场要配备显微镜、解剖镜及相应的工具和试剂.配备水质测定(pH、NH+4-N、NO2-2-N、溶解氧等)的简易仪器和试剂.  相似文献   
26.
提取表达于四膜虫(Tetrahymena thermophila)细胞膜表面的多子小瓜虫抑动抗原.通过Western Blotting证实重组多子小瓜虫抑动抗原约为35.7 kD,其免疫原性与多子小瓜虫抑动抗原相似.以Quil-A作为佐剂,采用离心、超声波和透析等方法制备小瓜虫抑动抗原免疫刺激复合物(Iag-ISCOMs).电镜观察可见Iag-ISCOMs经磷钨酸负染后呈直径30~40 nm的笼格状结构.免疫和攻毒试验证实Iag-ISCOMs对鳗鲡具有一定保护能力,攻毒后存活率达71.4%,对照组存活率为43.9%,结果表明,本实验成功制备了具有一定免疫原性的Iag-ISCOMs.  相似文献   
27.
斑马鱼模型在人类病害的研究上有广泛的应用,其遗传背景较清晰、分子生物学信息资源丰富。该文介绍有关斑马鱼遗传背景的信息资源,以及斑马鱼与水产病害模型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8.
通过<欧洲鳗规范化养殖技术研究与开发>的课题研究,总结出一套适用的欧洲鳗(精养池)规范化养殖技术操作规程,现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29.
鳗源嗜水气单胞菌L316主要外膜蛋白基因克隆和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已发表嗜水气单胞菌(AH)的外膜蛋白基因(Omp)的核苷酸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应用PCR技术,扩增AHL316的主要外膜蛋白基因(Momp),经T/A克隆,插入到pGEM-T系列载体上进行序列测定,结果表明Momp基因最长的开放阅读框(ORF)为1 035 nt,编码由分子量为36 kD的主要外膜蛋白(MOMP),其与国外AH分离株AF146597的Omp基因的核苷酸的同源性达96%,氨基酸的同源性达98%.应用分子生物学软件分析表明此主要外膜蛋白前24个氨基酸是较强的疏水性区域,可形成信号肽,有跨膜区,经与其他外膜蛋白系统发育进化分析表明,该蛋白属于ompA蛋白家族.  相似文献   
30.
姬松茸液体发酵各组分多糖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采用MTT法依次用热水、冷碱、热碱浸提姬松茸菌丝体,研究得到的3种水溶性多糖及胞外多糖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多糖在不同质量浓度下可单独或协同Con A刺激淋巴细胞增殖;以0.5-0.25μg.mL-1冷碱提取的水溶性多糖,可促进LPS诱导的脾淋巴细胞的增殖(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