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7篇
林业   22篇
农学   28篇
基础科学   2篇
  21篇
综合类   122篇
农作物   21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22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24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F· Scott 菲茨杰拉德是美国文坛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现代派纪实作家的代表人物.他既写长篇又写短篇,其长篇光辉灿烂,享誉欧美大陆;可其短篇却缩在长篇的阴影下,始终得不到重视.究其原因,除了作者本身看轻自己的短篇之外,主要是他在不经意之中所创造的独特短篇小说形式 (即短篇压缩模式) 与当时流行的小说形式完全不同,因此不被读者和批评家所接受.作者通过大量阅读和详尽分析,挖掘出这一鲜活的独特模式,希冀能对我国外国文学的学习与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2.
利用粗老原料加工速红茶可降低成本,充分利用茶叶资源,然而,其品质普遍存在茶叶香味淡薄、风味不显等缺陷。本文就红茶风味形成的物质基础,加工过程的物质转换,粗老原料的成分状况进行了讨论,并针对上述品质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方法和思路,涉及风味成分的添加1乌龙茶原料和工艺的引入等。  相似文献   
83.
本文报告的是一项对中国大学生产出性词汇能力的尝试性实证研究的结果.通过对两所大学213名英语专业及非英语专业学生词汇量的调查与分析,发现中国大学二年级学生在接受性和产出性词汇能力方面均弱于以色列十一年级学生.  相似文献   
84.
OH法制浆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研究了在氨水中添加少量钾碱作为蒸煮剂的稻草制浆新工艺,系统讨论了蒸煮液的用量和配比,液固化,蒸煮最高温度和保温时间对蒸煮效果的影响,继而确定了适宜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该蒸煮体系对稻草木质素的脱除率达到85.12%,纸浆得率38.12%,通过红外光谱(IR)测定了稻草蒸煮过程中木质素的结构变化,蒸煮黑液中因富含氮、磷、钾和有机质,可作为有机肥料资源用于农业生产,该工艺有望实现禾草类原料制浆工艺的清洁生产。  相似文献   
85.
国外柴油机微机电控系统发展概况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简述柴油机微机电控系统的组成及各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 ,微机电控柴油机的工作流程和主要特点。指出微机电控系统可全面改善柴油机的稳态和瞬态性能 ,提高其经济性和改善排放  相似文献   
86.
讨论了桃树-茶树生态系统气修特征及其对林下劳动者的人体舒适度和劳动效率的影响,于1993年夏季晴天在浙江省临安市的桃-茶间作园和纯茶园(对照)进行小气候测定,用小气候资料计算在2个试验茶园中采茶工人的人体舒适度,并分别测算劳动效率,结果表明,与对照茶园比较,桃茶生态系统内的光照度和温度及风速减小,空气湿度增加,这为盛夏晴天在野外劳动的工人改善了小气候环境,减小适指数和一天中人体感到不舒适的时间,提高了人体舒适度,由于工人在较为舒适的环境中劳动,因而劳动效率可提高20%-30%。  相似文献   
87.
赵贵兴  陈霞 《大豆科学》2003,22(4):306-309
以新鲜豆渣为原料,通过L9(3^4)正交实验设计方法,就影响膳食纤维含量的碱浓度、温度、时间和酶用量四项因素进行了实验。研究确立了制备豆渣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利用本工艺,湿豆渣经浸泡、碱处理、酶解、干燥和超微粉碎等程序,即得到豆渣膳食纤维,工艺产率为85%,产品纤维素含量是80%,本文还以豆渣膳食纤维为原料研制出大豆纤维系列食品。  相似文献   
88.
肯尼亚茶产业组织结构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Mamati G.E  梁月荣 《茶叶》2004,30(1):15-19
本文介绍了肯尼亚茶产业的组织结构及其内部机构的背景、不同组织对茶产业的作用。同时剖析了肯尼亚这个世界第四大产茶国中最重要的农业产业——茶产业的成功管理经验以及各个组织机构的改革背景。  相似文献   
89.
盐见正卫 《草业学报》2004,13(6):117-123
目前,现代化的农业生产系统建立在大量燃料的消耗上,虽然西方发达国家在近半个世纪的发展过程已经证明这是一种见效快、经济产值高的生产方式,但是随着在世界范围内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日趋重视,这种生产方式的弊端也逐渐地受到人们的注意.1)原有农业生产方式需要消耗大量的燃料资源;2)虽然肥料、农药和大型机械的应用不断提高,但近几年农作物的生产和产量表现出停滞状态;3)燃料及其副产品的不断使用导致环境逐渐退化.因此,这种农业生产方式必然会被另一种投入少、更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所取代.笔者认为生物-环境互作理论和物质循环法则将会为新型农业的发展提供解决的方法.因此,作者提出的2项研究具有相当的重要性.1)阐明生物间综合作用的结构,以及生物体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2)如何在农业生态系统上有效的应用物质循环法则.同时,将会大幅度的减少人类对燃料的依赖.  相似文献   
90.
轮胎非稳态侧偏理论模型的参数辨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空间域内轮胎非稳态侧偏试验数据计算出试验频率特性,由考虑胎体复杂变形的轮胎非稳态侧偏理论模型与试验数据建立了参数辨识数学模型,并辨识出模型的结构参数。理论结果与试验数据的一致,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辨识出的参数还可以用于轮胎力学和汽车动力学的分析与仿真计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