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64篇
  免费   1205篇
  国内免费   1989篇
林业   1855篇
农学   1910篇
基础科学   1547篇
  2754篇
综合类   7288篇
农作物   990篇
水产渔业   990篇
畜牧兽医   2827篇
园艺   994篇
植物保护   1003篇
  2024年   75篇
  2023年   332篇
  2022年   801篇
  2021年   918篇
  2020年   860篇
  2019年   900篇
  2018年   557篇
  2017年   927篇
  2016年   651篇
  2015年   987篇
  2014年   924篇
  2013年   1175篇
  2012年   1437篇
  2011年   1516篇
  2010年   1376篇
  2009年   1270篇
  2008年   1217篇
  2007年   1100篇
  2006年   988篇
  2005年   770篇
  2004年   426篇
  2003年   339篇
  2002年   330篇
  2001年   309篇
  2000年   280篇
  1999年   267篇
  1998年   218篇
  1997年   175篇
  1996年   154篇
  1995年   182篇
  1994年   132篇
  1993年   108篇
  1992年   92篇
  1991年   102篇
  1990年   76篇
  1989年   49篇
  1988年   48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2篇
  1956年   5篇
  195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向日葵黑茎病菌分离鉴定及其RFLP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新疆近期发生的向日葵黑茎病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并对该菌进行RFLP分析.[方法]用常规分离培养法从田间采集的向日葵黑茎病病株获得致病菌,观察该菌的形态学特征;用PCR法对该菌115区进行扩增和测序,并与向日葵茎点霉黑茎病菌进行分子比对,明确二者的同源性;选取10种限制性内切酶对该菌的ITS区PCR产物进行RFLP分析.[结果]该菌的形态学特征为茎点霉属真菌,与向日葵茎点霉黑茎病菌的同源性达到99;以上,说明该致病菌为向日葵茎点霉黑茎病菌Phoma helianthi Taberosi.通过RFLP分析确定了该病菌的酶切位点.[结论]该致病菌的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向日葵黑茎病由向日葵茎点霉黑茎病菌引起.  相似文献   
992.
三江平原挠力河流域湿地垦殖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合利用DEM数据、地貌数据和1954-2000年5个时段的土地利用/覆被数据,分析了该流域近50a 来的湿地垦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2000年的沼泽湿地面积仅为1954年面积的36.7%,而且80%左右的沼泽湿地都开垦为耕地.自然环境要素与农场建设对整个湿地的开垦过程产生了重要影响.分布于不同海拔高度与不同坡...  相似文献   
993.
4个品种猪血清中sLAIR-1表达量的ELISA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进一步证实利用广西巴马小型猪建立异种器官移植供体模型的可行性。【方法】利用夹心ELISA方法分别检测广西巴马小型猪、长白猪、大约克猪及杜洛克猪血清中可溶型白细胞相关免疫球蛋白样受体1(sLAIR-1)含量,筛选出血清中sLAIR-1表达量最低的猪品种,为异种移植提供一定参考指标。【结果】所检测的4个不同品种猪血清中sLAIR-1的表达量分别为:广西巴马小型猪(2.39+0.20μmol/L)〈大约克猪(3.51±0.28μmol/L)〈长白猪(3.59±0.28μmol/L】〈杜洛克猪(3.62_±0.31μmol/L),且广西巴马小型猪血清中sLAIR-1的表达量显著低于长白猪、大约克猪、杜洛克猪3个品种(P〈0.01)。【结论】广西巴马小型猪在异种移植中具有良好的先天优势,可能会成为异种移植的理想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994.
为科学选择城镇造林或绿化树种,对浙江省嘉兴市新塍镇13 个树种林分内的空气负离子浓度进行日变化监测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树种林分的空气负离子浓度具有一定差异,樱花Cerasus serrulata+小叶黄杨Buxus sinica var. parvifolia混交林、红枫Acer palmatum ‘Atropurpureu’纯林内空气负离子浓度相对较高,黄山栾树Koelreuteria paniculata与无患子Sapindus mukorossi纯林内空气负离子浓度较低。不同结构林分的空气负离子浓度差异明显,表现为乔灌混交林>灌木林>乔木林,其空气负离子浓度日变化趋势较为一致,均在上午10 : 00左右出现 1个峰值,在下午16 : 00 - 18 : 00呈上升趋势。对空气负离子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显示,空气负离子与相对湿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与温度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紫外线强度显著负相关(P<0.05)。对空气负离子与林分因子的相关性分析显示,空气负离子浓度与林分密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图2表5参14  相似文献   
995.
浒苔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及其发展战略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浒苔是-种重要的经济海藻,自2008年以来,黄海连续3年暴发大规模漂浮浒苔"绿潮",严重影响海洋生态及沿海旅游业,已引起研究者的极大关注.本研究以浒苔资源化利用为切入点,介绍了浒苔在肥料、能源、饲料、食品等领域的研究应用现状,提出了我国浒苔资源化利用的战略思考和下-步研究重点,为我国浒苔产业链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6.
含磷材料钝化修复重金属Pb、Cu、Zn复合污染土壤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运用2种含P材料即重过磷酸钙磷肥(TSP)和磷灰石矿尾料(PR)钝化修复Pb、Cu和Zn3种重金属并存的复合污染土壤,通过化学提取和土柱淋溶方法评价修复效果并探讨其可能存在的机理。土壤添加P材料4星期后,所有3种P处理(PR、TSP和PR+TSP)均有效地降低了毒性提取态的Pb和Cu,其分别下降了15%~70%和10%~18%;水提取态的Pb和Cu分别下降了16%~43%和46%~58%。添加含P材料对土壤中Zn的稳定化影响较小,甚至TSP处理使水提取态的Zn提高了15%。P处理抑制了Pb和Cu在土壤剖面的径向迁移,但对Zn的影响较小。Pb和Cu的固定可能主要是由于形成了磷酸盐沉淀,而Zn的稳定性可能与表面吸附或络合作用有关。P处理未明显改变土壤pH值,尽管总P有所增加,但未观察到其径向迁移的现象。P处理对于稳定P Pb和Cu很有效,对Zn稳定效果有限,甚至有被活化的可能,在实际应用中应关注这一现象。  相似文献   
997.
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唯一碳源,从福州永泰温泉分离到1株降解纤维素的嗜热菌YT-40-1,经过形态观察和ITS rD-NA序列比较分析,初步鉴定为近平滑假丝酵母(Candida parapsilosis).菌株YT-40-1在初始pH为4.0、温度为50℃、接种量为10%、摇床转速为200 r·min-1的条件下在培养基中...  相似文献   
998.
根据粳型水稻Wx基因全序列设计引物,扩增2个空间诱变低直链淀粉突变体XLA-1和XLA-2的Wx等位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表明:XLA-1、XLA-2与原种籼小占在Wx基因DNA序列上存在较多碱基差异,这种差异以碱基改变为主;XLA-1、XLA-2在第10外显子(+1 208 bp)处存在一个单核苷酸突变(籼小占为碱基T,突变体为碱基C),编码子由TCT突变为CCT,导致丝氨酸突变成脯氨酸,氨基酸的改变可能改变了Wx蛋白的空间结构,致使它不能充分结合在淀粉颗粒上,进而导致直链淀粉含量下降.本研究初步证明在2个籼稻突变体中存在Wx的复等位基因影响直链淀粉含量.  相似文献   
999.
利用RAPD技术对管角螺(Hemifusus tuba Gmelin)4个自然群体(广西北海、广东湛江、浙江温州、江苏连云港)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所选择的19条有效引物在4个自然群体200个个体中总共产生182个扩增片段,片段数量为19 983个,片段大小在250~2 500 bp之间。其中每条引物可产生4~17条带,平均5.28个位点。4个自然群体共检测到149个多态位点,多态位点比例为81.87%,其中北海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最高,占66.48%,其次是湛江群体为47.25%,温州群体为44.51%,连云港群体为36.81%。4个群体中均未检测到各群体特有的扩增带。4个自然群体管角螺的Nei’s指数和Shannon指数表现为一致性,表明遗传多样性在4个自然群体的大小为北海群体>湛江群体>温州群体>连云港群体。4个自然群体的遗传距离在0.054 2~0.137 4之间。基于群体间遗传距离的值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4个群体中,北海与湛江群体首先聚在一起,温州与连云港群体随后聚在一起,最后4个群体聚在一起。研究亮点:利用RAPD技术首次对我国管角螺4个不同分布区自然群体的DNA多态性进行种内遗传差异分析,并...  相似文献   
1000.
1-MCP对火龙果果实采后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为探明1-甲基环丙烯(1-MCP)在火龙果果实保鲜过程中的抗衰老作用机理,为火龙果保鲜提供理论依据,以白肉火龙果新品种晶红龙为试验材料,分别研究了1 -MCP处理对火龙果低温贮藏期的果实硬度、呼吸强度、POD、CAT、PG、PE、水溶性果胶和不溶性果胶的影响.结果表明,1-MCP熏蒸处理减缓了火龙果贮藏后期果实硬度下降,对火龙果果实的呼吸作用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贮藏前期(第24天前)可廷缓火龙果果实衰老,但是在贮藏后期却加速了果实的衰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