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41篇
  免费   819篇
  国内免费   1163篇
林业   862篇
农学   1104篇
基础科学   868篇
  1594篇
综合类   4783篇
农作物   790篇
水产渔业   657篇
畜牧兽医   1805篇
园艺   623篇
植物保护   737篇
  2024年   65篇
  2023年   220篇
  2022年   529篇
  2021年   586篇
  2020年   547篇
  2019年   545篇
  2018年   471篇
  2017年   613篇
  2016年   445篇
  2015年   640篇
  2014年   617篇
  2013年   755篇
  2012年   1056篇
  2011年   978篇
  2010年   948篇
  2009年   912篇
  2008年   838篇
  2007年   696篇
  2006年   581篇
  2005年   448篇
  2004年   252篇
  2003年   202篇
  2002年   182篇
  2001年   133篇
  2000年   136篇
  1999年   104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3篇
  1973年   2篇
  1968年   2篇
  1966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21.
生物测定法测得谷壳对复方88-1灭鼠剂的阻滞率为54.3%,光谱分析法测得其对敌鼠钠盐的阻滞率在47.43%—57.00%之间。相同条件下,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s取食敌鼠钠盐稻谷毒饵量为大米毒饵的2倍多。在南方潮湿的环境下,大米毒饵更易松散、霉变,使其适口性更低。综合考虑认为南方灭鼠使用稻谷毒饵更为合适。  相似文献   
22.
阿魏蘑与杏鲍菇高产优质栽培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证明,阿魏蘑和杏鲍菇最佳栽培模式为菌棒半脱袋竖向畦栽半覆土栽培模式;最适环境条件为菇房温度13~20℃,空气相对湿度85%~95%;最佳栽培设施为半地下冬暖式塑料大棚。  相似文献   
23.
萝卜离体再生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影响萝卜离体再生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基困型材料均以带柄子叶的再生频率最高;不同基因型材料所需的最适激素浓度和配比不同,在一定范围内提高6-BA浓度可促进不定芽的分化;苯基脲类细胞分裂素TDZ与嘌呤型细胞分裂素6-BA和KT相比,对促进萝卜不定芽分化的效果更好;AgNO_3可显著提高不定芽再生频率;NAA诱导生根的效果优于IAA。  相似文献   
24.
苹果早熟新品种‘早翠绿’选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早翠绿是以辽伏为母本,岱绿为父本杂交育成的早熟苹果新品种。果实圆形或圆锥形,平均单果重151.3g,最大204g,7月中下旬成熟,果皮绿色,肉质细脆汁多,酸甜适口,香味浓,较耐贮藏,早果,丰产。  相似文献   
25.
AIM: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smolarity, cell volume and cell proliferation in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cells. METHODS: MTT method was applied to detect the proliferation ability of the poorly-differentiated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cell (CNE-2Z) under various osmolarity conditions. The flow cytometry was used to analyse cell cycle distribution. Cell volume was obtained by the image analysis of living cells and cell viability was determined by the trypan blue assay. RESULTS: Cultivation of cells under the hypertonic conditions of 370 and 440 mOsmol/L increased cell volume by 8.7% and 27.8% and facilitated cell proliferation by 22.2% and 33.9%, respectively. However, hypotonic incubation of cells with osmolarity of 160 and 230 mOsmol/L decreased cell volume by 12.8% and 4.1% and inhibited cell proliferation by 34.0% and 15.6%, respectively. Cell volume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cell proliferation rate. Long-term cultivation of cells under anisotonic conditions did not significantly alter cell cycle distribution, but hypotonic cultivation decreased cell viability. CONCLUSION: Proliferation of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cells was closely correlated with the osmolarity of culture medium and cell volume. Hypotonic cultivation may inhibit cell proliferation by decreasing cell volume to facilitate cell death mechanisms.  相似文献   
26.
秦川牛是我国著名地方良种黄牛 ,我县从 2 0世纪 5 0年代开始引进秦川种公牛改良当地黄牛 ,2 0世纪 70年代末推广牛的冷配技术 ,引进秦川种公牛冷冻精液颗粒、细管 ,坚持本交与人工授精相结合。全县累计引进秦川牛 670 0多头 ,改良配种 9.0 1万头 ,产改良牛 6.5 8万头。秦川牛的引进 ,丰富了我县黄牛遗传基因库 ,优化了牛群整体结构 ,改良效果明显 ,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27.
为了解牧草间作对作物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以及为不同牧草优化配置、豆科和禾本科牧草间作提高结氮量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了间作对柱花草、扭黄茅和孔颖草的生物量和氮磷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柱花草生物固氮,对扭黄茅和孔颖草养分吸收和生长有促进作用,与柱花草间作后的扭黄茅和孔颖草与禾本科牧草单作模式相比,能获得高的养分吸收量和产量。与各自单作对比,间作体系中的禾本科牧草生物量高于单作0.06%和26.78%;与柱花草单作对比,两个间作体系中的柱花草生物量低于单作9.70%和12.83%。扭黄茅与柱花草间作后,对氮磷的吸收量高于单作扭黄茅24.26%和35.18%,对氮磷的吸收量高于单作孔颖草40.64%和47.50%。相对于单作而言,柱花草分别与扭黄茅和孔颖草间作,对氮吸收量分别降低8.31%和28.94%,磷吸收量分别降低3.56%和20.58%。而且两种间作模式当量比均大于1,具有间作优势;柱花草/扭黄茅间作系统生产力、种间竞争能力高于柱花草/孔颖草,具有产量优势。在株行距为50 cm种植密度下,间作体系中禾本科牧草生长旺盛,柱花草的生长受到抑制,在与两个禾本科牧草间作中为弱竞争作物。结果表明,在合理的种植密度下,适合的牧草配置能够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促进种间有益作用,提高单位面积牧草产量和禾本科牧草氮磷的吸收,有利于改善牧草品质。  相似文献   
28.
为探索开食料中不同NDF水平对犊牛生长、瘤胃发酵参数以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初生重相近(42±2.5) kg、饲喂足量初乳的中国荷斯坦犊牛60头,其中公犊牛36头,母犊牛24头。随机分为A、B、C和D 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15头,其中9头公犊牛+6头母犊牛,试验犊牛于犊牛岛(1.5 m×3.4 m)单独饲养。15日龄开始分别饲喂NDF水平不同的4种开食料,分别为:A处理10%,B处理15%,C处理20%和D处理25%,70日龄断奶,试验期112 d。结果表明:1)0~42日龄和70~112日龄,B组日增重均高于A、C和D组(P<0.05),分别高出45.69、39.79、117.13 g·d-1和35.33、153.29、 145.93 g·d-1。70~112日龄,B、C和D组开食料采食量显著高于A组(P<0.05),分别高出255.20、252.48和392.27 g·d-1。A(0.61)和B(0.60)组犊牛的饲料转化率显著高于C(0.55)和D(0.54)组(P<0.05);2)犊牛瘤胃pH在35和70日龄时,C组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112日龄时,A和B组显著高于C和D组(P<0.05);3)瘤胃NH3-N含量在90日龄前差异不显著(P>0.05),但在112日龄时, B、C和D组较A组显著降低16.72%、44.19%和52.10%(P<0.05);4)C和D组乙酸比例显著高于A和B组(P<0.05);B组丙酸比例较A、C和D组高出4.24%、3.18%和6.43% (P<0.05),乙酸/丙酸显著低于A、C和D组(P<0.05);5)各处理组间血清总蛋白、葡萄糖和尿素氮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1~3月龄犊牛开食料中NDF适宜水平为15%有利于提高断奶后日增重,促进饲料利用效率,改善瘤胃内环境,且对犊牛血清生化指标无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9.
旱、盐胁迫下黄芪种子萌发及其对水杨酸的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测定不同浓度聚乙二醇(PEG)和NaCl胁迫下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和蒙古黄芪(A.membranaceus var.mongholicus)种子的最终发芽率、发芽势、简化活力指数、苗长、根长、苗干重、根干重等指标,以及不同施用方式和浓度的水杨酸(SA)对重度PEG和NaCl胁迫下两种黄芪种子最终发芽率的影响,旨在研究两种黄芪种子对PEG和NaCl胁迫响应方式的异同及SA对两种黄芪种子在重度PEG和NaCl胁迫下保护效果的差异。结果表明,低浓度PEG和NaCl只能促进膜荚黄芪种子萌发。在-0.5 MPa PEG和-0.7 MPa NaCl处理下,蒙古黄芪种子的活力指数显著优于膜荚黄芪种子(P0.05)。SA浸种能促进重度PEG和NaCl胁迫下两种黄芪种子的最终发芽率。蒙古黄芪种子的耐胁迫性高于膜荚黄芪种子。两种黄芪种子对SA的响应方式有区别。SA浸种处理优于拌种处理。  相似文献   
30.
徐舶  高霞  石凤翎  崔楠  乌日娜 《草业科学》2018,35(5):1090-1097
花药组织培养再生体系的构建是单倍体育种的重要途径之一。本研究对呼伦贝尔黄花苜蓿(Medicago falcate‘Hulunbeier’)进行了花药组织培养研究并建立了花药组培再生体系。结果显示,液体悬浮培养基比固体培养基更适合呼伦贝尔黄花苜蓿花药愈伤组织的培养,其愈伤形成的培养条件为B5培养基+0.5 mg·L~(-1) 2,4-D+0.25 mg·L~(-1) 6-BA+0.4mg·L~(-1) NAA+3.0mg·L~(-1) KT;分化培养基为MS+1.0mg·L~(-1) 2,4-D+0.5mg·L~(-1) 6-BA+2%蔗糖+0.7%琼脂;生根培养基为1/2MS+0.1mg·L~(-1) NAA+2%蔗糖+0.7%琼脂;获得的再生植株经流式细胞仪鉴定,其单倍体比例高达2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