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51篇
  免费   1184篇
  国内免费   1870篇
林业   1331篇
农学   1005篇
基础科学   774篇
  1909篇
综合类   9520篇
农作物   1333篇
水产渔业   778篇
畜牧兽医   3315篇
园艺   1415篇
植物保护   825篇
  2024年   106篇
  2023年   324篇
  2022年   818篇
  2021年   813篇
  2020年   751篇
  2019年   671篇
  2018年   519篇
  2017年   851篇
  2016年   597篇
  2015年   944篇
  2014年   996篇
  2013年   1205篇
  2012年   1700篇
  2011年   1704篇
  2010年   1781篇
  2009年   1518篇
  2008年   1579篇
  2007年   1431篇
  2006年   1090篇
  2005年   911篇
  2004年   554篇
  2003年   347篇
  2002年   287篇
  2001年   277篇
  2000年   266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2篇
  1956年   5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蛋白质组学研究技术及其在果树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蛋白质组研究是当今生命科学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它能阐明基因组所表达的真正执行生命活动的全 部蛋白质的表达规律和生物功能。简要介绍了蛋白质组学产生的科学背景、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蛋白质组学研究 方法主要有双向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2D-PAGE)、质谱(Mass-spectrometric)技术、蛋白质芯片(Protein chips)技术、酵母 双杂交系统(Yeast two-hybrid system)、双向高效柱层析和生物信息学等。其应用的范围包括植物群体遗传学、在个体 水平上植物对生物和非生物环境的适应机制、植物的发育和组织器官的分化过程,以及不同亚细胞结构在生理生态 过程中的作用等诸多方面。同时展望了植物蛋白质组学研究前景以及蛋白质组学技术在果树学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2.
桃果实絮败机理及减缓措施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邵兴锋  屠康  曹燕  李一青 《果树学报》2005,22(2):149-153
桃果实在8℃以下的低温环境中贮藏2周以上极易受冷害,后熟过程中表现出果肉质地发绵、汁液减少等 絮败现象。絮败的产生主要是果胶甲酯酶(PE)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活性变化不平衡导致果胶质正常降解受 阻,形成凝胶所致。综述了近年来对于桃和油桃絮败机理方面的研究成果,从絮败发生的机理、絮败程度检测以及在 低温贮藏中如何减缓絮败发生的措施等方面进行了论述。认为影响桃果实絮败的主要因素是贮藏温度、品种、成熟 度等。絮败的评价主要用出汁率等方法,在贮藏中可以采用气调、中途加温、外源乙烯处理、延期贮藏等措施减缓絮 败发生。提出了需要近一步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53.
套袋黄冠梨黑点病与钙素营养和果实衰老的关系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为探明套袋黄冠梨果实黑点病发病原因,从采后生理、矿质营养水平、酚类物质酶促褐变和果实衰老等方面对套袋黄冠梨果实黑点病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套袋果呼吸强度显著高于不套袋果;套袋果Ca含量仅为不套袋果的49%-63%,果皮钙素含量未套袋果>套袋健康果>套袋病果,套袋病果与不套袋果果皮N/Ca比值分别为9.8和6.1,K/Ca比值分别为17.6和8.8;果皮和果心酚类物质含量及多酚氧化酶活性(PPO)呈套袋病果>套袋健康果>未套袋果的趋势;套袋病果果皮丙二醛(MDA)含量及电导率显著高于未套袋果;果皮钙素含量与其PPO活性、多酚及丙二醛含量、电导率呈高度负相关。初步分析黄冠梨果实黑点病病因为缺钙性生理衰老。  相似文献   
54.
彩色甜椒花药培养若干影响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硝酸银、ATP钠盐、NAA、KT进行了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材料为彩色甜椒品种7160的花药。结果表明,硝酸银是影响彩色甜椒花药培养胚状体诱导率的最主要因素,在其浓度为1.0mg/L时胚状体诱导率最高;ATP钠盐为次主要因素,在其浓度为100.0mg/L时效果最好。KT比NAA对胚状体诱导率的影响大;KT浓度1.0或1.5mg/L时较好。  相似文献   
55.
Caspase非依赖性细胞死亡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细胞凋亡是一种生理性细胞死亡机制,它是由多基因调控的一种细胞的主动的自杀性过程。一般认为它是由蛋白酶caspases通过两种途径激活的。但是,近年来研究发现除caspases引起的细胞凋亡外,还有caspases非依赖性的细胞死亡形式存在,包括细胞的自我吞噬作用、细胞蛋白酶体的降解和线粒体途径。这些途径无论是在试验的条件下还是在生理或病理的情况下都可以观察到。目前认为凋亡诱导因子(AIF)在caspases非依赖性的细胞死亡中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56.
论西部大开发中张掖市生态环境建设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掖市长期受干旱、大风及沙尘暴影响,生态环境极为恶劣,制约着西部大开发建设进程。其存在的重要问题是:水资源匮乏,植被破坏严重,覆盖率低等;针对具体情况提出:改善水资源条件和恢复植被是张掖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  相似文献   
57.
本研究通过PCR扩增和六种限制性内切酶(AluⅠ,HinfⅠ,MboⅠ,RsaⅠ,HaeⅢ和PvuⅡ)酶切,对国内害虫防治上常用的几种昆虫病原线虫,包括斯氏属S.car-pocapsae,S.feltiae和S.glaseri以及异小杆属H.bacteriophora,H.zealandica,H.indicus和H.megidis等8个品系rDNA-ITS进行分析。建立起可以区分各线虫种的标准RFLP图谱。该方法快速简便,稳定可靠,需要的样品量少。可以用于新鲜的,或冻存的样品,甚至分析单条的线虫,不仅可进行昆虫病原线虫的快速分类鉴定。而且进一步可以应用于线虫田间释放的辅助监测。实际田间感染率的测定和线虫毒力的比较。  相似文献   
58.
合成了一系列新的1-(1-苯基-1, 2, 4-三氮唑-3-氧代乙酰氧基) 烃基膦酸酯, 并测定了它们对小麦和黄瓜的植物生长调节活性。结果表明, 在100 Lg/g 时, 所有化合物对小麦芽鞘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 而在10 Lg/g时化合物6a、6g 对黄瓜显示了较高的促生长活性。  相似文献   
59.
对山西菜田捕食性食蚜蝇优势种及对菜蚜的控制效果进行了研究,菜田常见捕食性食蚜蝇有黑带食蚜蝇,大灰食蚜蝇,斜斑鼓额食蚜蝇,野食蚜蝇,四条小食蚜蝇,短翅细腹食蚜蝇6种,以黑带食蚜蝇种群数量最大,平均占全年发生总量的36.3%,通过对食蚜蝇产卵量,卵化率,幼虫期捕食量和羽化率测试,筛选出的黑带食蚜蝇,大灰食蚜蝇,斜斑鼓额食蚜蝇幼虫对菜蚜均有较强的捕食能力,其中黑带食蚜蝇为山西菜田菜蚜捕食性食蚜蝇优势种,用黑带食蚜蝇三龄幼虫对菜蚜进行防治试验,结果以1:180防效最佳,72h后控制效果达93.5%。  相似文献   
60.
滑菇优良品种筛选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对 6个不同滑菇品种进行了菌丝体生长和制种观察 ;在栽培试验过程中进行了多点小试和中试 ,初选出Ph0 8号和Ph0 6号两个品种。Ph0 8的单盘产量比CK1高出 2 5 8% ,比CK2 高出 35 3% ;Ph0 6的单盘产量比CK1高出 2 1 5 % ,比CK2 高出 30 6 %。它们均属早生品种 ,适合辽宁地区的气候特点 ,在幼菇期菌盖呈半球形、桔红色、附着的粘液多 ,菌柄比对照短 ,菇体健壮 ,符合商品收购和产品加工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