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03篇
  免费   339篇
  国内免费   475篇
林业   499篇
农学   551篇
基础科学   273篇
  753篇
综合类   2462篇
农作物   407篇
水产渔业   293篇
畜牧兽医   971篇
园艺   439篇
植物保护   269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13篇
  2022年   271篇
  2021年   326篇
  2020年   324篇
  2019年   312篇
  2018年   218篇
  2017年   325篇
  2016年   278篇
  2015年   383篇
  2014年   368篇
  2013年   421篇
  2012年   510篇
  2011年   505篇
  2010年   471篇
  2009年   428篇
  2008年   354篇
  2007年   324篇
  2006年   232篇
  2005年   191篇
  2004年   97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5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5篇
  1973年   2篇
  1962年   3篇
  1956年   2篇
  193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利用微卫星标记对宁强矮马和蒙古马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8个微卫星位点的多态性检测对宁强矮马和蒙古马共83个个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计算各微卫星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有效等位基因数(Ne)、多态信息含量(PIC)、杂合度(H)和F统计量。结果表明:8个微卫星座位中HMS2变异最大,HTG6变异最小;蒙古马的Ne、PIC、H的平均值均高于宁强马;总群体的平均遗传分化系数Fst为0.017(P<0.01),群体内近交系数Fis为0.171(P<0.01)。说明蒙古马和宁强矮马虽外形和性能上有很大差异,但在品种形成和进化上有着较近的遗传关系。  相似文献   
952.

Background

In the last few years stud farms have experienced increasing problems with Parascaris equorum infections in foals despite intensive deworming programs. This has led to the question as to whether the anthelmintic drugs used against this parasite are failing. This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icacy of ivermectin, fenbendazole and pyrantel on the faecal output of ascarid eggs of foals.

Methods

A Faecal Egg Count Reduction Test (FECRT) was performed on nine large studs in Sweden. Anthelmintic drugs were given orally and faecal samples were examined for ascarid eggs on the day of deworming and 14 days later. Faecal Egg Count Reductions (FECRs) were calculated on arithmetic means of transformed individual FECRs and on arithmetic means of individual FECRs.

Results

Seventy-nine (48%) out of a total of 165 foals sampled were positive for P. equorum eggs before deworming and 66 of these met the criteria for being used in the efficacy assessment. It was shown that there was no, or very low activity of ivermectin on the output of ascarid eggs in the majority of the foals, whereas for fenbendazole and pyrantel it was >90%.

Conclusion

Ivermectin resistance was shown in 5 out of 6 farms. Therefore, ivermectin should not be the drug of choice in the control of P. equorum infections in foals.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fenbendazole or pyrantel are still effective and should be used against this parasite.  相似文献   
953.
文章综述了主要环境因子光照、环境温度、气候、营养等对绒山羊产绒性能的影响,为改善绒山羊生产的环境条件,研究新的绒山羊饲养工艺提供理论基础和现实方法。  相似文献   
954.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自编的心理干预调查表对413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22.1%的中学生接受过心理干预;接受干预组的中学生在躯体化、人际敏感、焦虑和精神赢性四个因子上显著低于未接受干预组;接受干预组的女生在焦虑、精神病性两个因子上得分显著低于未接受干预组;初二年级接受干预组的中学生在人际敏感、精神病性两个因个子上得分显著低于未干预组,初三年级接受干预组的中学生在躯体化因子上得分显著低于未干预组。地震后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欠佳,心理干预能有效地改善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在重大创伤性事件后有必要及时给予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955.
从词性、句法功能、句中的位置、意义以及结构等方面对“用”与“w ith”进行比较,认为“用”与“w ith”在词性、句法功能、句中的位置上有同亦有异,在义项上,“w ith”远比“用”多得多。  相似文献   
956.
水稻ABC1基因家族的鉴定及在非生物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BC1(Activity of bc1 complex)家族属于蛋白质激酶家族,其成员普遍存在于原核和真核生物中。已有研究表明,几个植物ABC1基因参与非生物胁迫应答。为了解ABC1基因在水稻中的结构和功能,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别在水稻和拟南芥上鉴定出15个和17个ABC1基因,并进行了系统发育和表达分析。结果表明,该家族在单、双子叶植物分离之前就已经发生了分化,其基本特征已经形成;单、双子叶植物分离之后,该家族在水稻和拟南芥中均以物种特异的方式进行了扩增。内含子/外显子结构分析显示多数直系同源基因之间外显子大小接近,而内含子差别较大,水稻含有更多大的内含子;内含子获得是近期伴随水稻ABC1家族进化的重要事件。多序列比对显示,ABC1结构域具有1个保守的氨基酸片段和4个保守的氨基酸残基。在线亚细胞定位预测9个水稻ABC1蛋白定位在叶绿体上。实时定量RT-PCR分析表明,水稻ABC1基因主要在叶片中表达,并且受多种非生物胁迫因素包括H2O2、脱落酸、低温、干旱、黑暗和高盐的调控。说明水稻ABC1家族不仅在逆境胁迫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可能还与水稻特定的生理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957.
选择毕节地区主推品种威芋3号微型薯开展不同粒级对一级原种繁殖的影响试验,设每粒≤5、6~10、11~20、21~30、31~40 g 5个处理粒级。结果表明:在马铃薯品种和种植密度相同的情况下,晚疫病危害程度与原原种粒级存在一定关系,当原原种粒级每粒≤5 g时,不利于晚疫病的发生和流行,当原原种粒级在每粒6 g以上时,晚疫病发生情况接近;粒级为每粒21 g以上的原原种繁殖一级原种产量较高,生产上调进原原种时建议选择大粒种薯为宜。  相似文献   
958.
Members of the activity of bc1 complex (ABC1) family are protein kinases that are widely found in prokaryotes and eukaryotes. Previous studies showed that several plant ABC1 genes participated in the abiotic stress response. Here, we present the systematic identification of rice and Arabidopsis ABC1 genes and the expression analysis of rice ABC1 genes. A total of 15 and 17 ABC1 genes from the rice and Arabidopsis genomes, respectively, were identified using a bioinformatics approach. Phylogenetic analyses o...  相似文献   
959.
为了寻求能够充分发挥草茎点霉粗毒素活性的最佳培养条件,笔者利用有机溶剂萃取草茎点霉发酵液,获得粗毒素,采用针刺法、种子萌发法确定草茎点霉毒素合适的提取条件及对鸭跖草的致病性。结果表明:草茎点霉胞外毒素活性较高,3种有机溶剂中乙酸乙酯萃取效果最好,产毒的最佳条件为:培养温度32℃、培养时间14天、培养方式为150 r/min震荡培养。粗毒素浓度在1000 μg/mL时种子萌发抑制率为26.09%,病斑面积达到6.85 mm2。萃取毒素采用有机溶剂的种类以及培养温度、培养时间、培养方式对草茎点霉粗毒素的活性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960.
为使菊花白锈病的抗性鉴定在可控条件下进行,本文将目测观察与显微镜检方法相结合,制定了菊花白锈病6级抗性鉴定标准,并优化了人工离体接种方法。结果表明,培养瓶内茎段扦插法、培养皿内平铺叶片法均可用于菊花白锈病的离体鉴定;培养瓶内茎段扦插法优于培养皿内平铺叶片法,是最佳的人工离体接种鉴定方法。该优化方法是评价菊花白锈病抗性的既安全又简单的接种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