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44篇
  免费   216篇
  国内免费   468篇
林业   423篇
农学   709篇
基础科学   295篇
  747篇
综合类   935篇
农作物   188篇
水产渔业   181篇
畜牧兽医   659篇
园艺   102篇
植物保护   28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124篇
  2021年   156篇
  2020年   162篇
  2019年   154篇
  2018年   113篇
  2017年   143篇
  2016年   146篇
  2015年   171篇
  2014年   157篇
  2013年   192篇
  2012年   233篇
  2011年   241篇
  2010年   266篇
  2009年   227篇
  2008年   199篇
  2007年   237篇
  2006年   235篇
  2005年   197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98篇
  2001年   78篇
  2000年   97篇
  1999年   94篇
  1998年   93篇
  1997年   71篇
  1996年   73篇
  1995年   72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63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高粱花黑穗病(Ustilago Kenjiana Ito)是我国高粱上发生的一种病害,对产量影响轻微。冬孢子萌发适温是25-30℃,在水滴里萌发率最高,最适pH是6.0-6.5。在不同营养液里以酵母汁及花粉汁里萌发率最高,在人工培养基上病菌生长最适温度是25℃,最适pH是5.9.碳源以葡萄糖、半乳糖、甘露糖和果糖里生长最佳。氮源以蛋白胨和天冬素生长最好.菌瘿黑冬孢子变褐后不经休眠即可萌发。冬孢子在室外可存活一年半,在土壤里经一冬便丧失生活力,室内能存活三年.以冬孢子接种土壤和种子均未发病,属于花器局部侵染,当年侵染当年发病的非系统侵染病害.冬孢子在高粱孕穗或尚未开花的小花护颖与外颖缝隙中侵入子房,而不是在开花期或开花后侵入,也不是从柱头、花柱或其它部位侵入,当年尚能重复侵染.  相似文献   
72.
麦茎谷蛾在山西南部麦区普遍发生,丘陵旱塬地区为害较重。大发生时,孕穗~灌浆期小麦被害穗率达30%以上。药剂防治试验表明,3月上旬卵态幼虫孵化时用40%甲基异柳磷、20%菊马乳油等进行一次性防治,均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3.
 棉花枯萎病(Fusarium oxysporum f.sp.vasinfectum)是我国棉区的毁灭性病害之一。国内外除采用以抗病良种为主的综合防治外,新近还采用见效快的生物和化学物质如乙磷铝(Phosethy-AL)、氟乐灵(Trifluralin)诱导棉花对枯萎的抗性,我国占世界储量80%的稀土能促进棉花增产10%左右,能否诱导棉花对枯萎病的抗性?  相似文献   
74.
冬麦穗夜蛾是山西中、南部丘陵旱塬地区麦田的一种新害虫,80年代以来为害日趋严重,一般损失5%~10%,较重的达30%以上。为控制其为害作者从1991年对该虫的发生规律、防治途径进行了研究。综合防治以机械收脱、深耕、火烧麦茬、低留茬;用40%氧乐果、25%菊乐合剂、40%水胺硫磷1500倍进行防治,均能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75.
研究结果明确了模拟棉苗受小地老虎为害造成断苗缺株后,周围棉株有不同程度的补偿作用,主要表现在有效铃的增加和产量的提高,缺1株苗成铃能获得101.85%的补偿,籽棉平均补偿率达87.24%,损失率为12.76%。但自连续缺2株以上,则补偿率下降为50.62%-35.75%,损失率上升为49.37%-64.24%。补偿量和损失量(率)是随缺株数的增加而增长,而补偿率则随缺株数增加而下降,在不同缺株数间  相似文献   
76.
为了改进杆式除草器的入土性能并减少其牵引阻力,在实验室土槽内对四种不同形状的除草器的土壤反作用力进行了测试。本试验采用了裂区实验设计;土壤类型为主区,除草器的形状,转速、前进速度及耕深在小区内。实验数据是由一个计算机化六分力式数据采集系统采集的。在测试的四种形状中,十字形截面的除草器所受到的牵引阻力和垂直支反力最小,具有良好的入土性能,优于圆形、方形和三角形截面的除草器。  相似文献   
77.
78.
奶牛发情周期中毛 唾液和乳汁孕酮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了11头奶牛一个发情周期里毛、唾液、乳汁中孕酮(P_4)含量。经产牛(n=8)的毛和唾液中P_4水平变化与乳汁中P_4水平变化一致。青年牛(n=3)的毛和睡液中的P_4水平变化一致,并分别与经产牛毛和唾液中P_4水平变化一致。7头配种后的经产牛和5头配种后的青年牛分别取20和23天的样品进行妊娠诊断,与配种后60天的直检结果相对照,依据经产牛毛、乳P_4水平进行妊娠诊断的阳性准确率分别是85.7%(6/7)和100%(7/7),依据青年牛毛P_4水平进行妊娠诊断的阳性准确率为100%(5/5)。  相似文献   
79.
农村产业结构的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和评价指标,对河南省农村产业结构进行了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农村产业结构经过10a的调整,发生了质的变化,但是,农村劳力转移速度和农民收入增长速度远滞后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速度。作者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进一步调整的建议。  相似文献   
80.
鸡骨型白血病免疫琼扩与放射摄片诊断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索特异性免疫学诊断方法对鸡骨型白血病(OP)的检测效果。用双盲法分批采样同时进行羽髓琼脂扩散试验和胫骨X线摄片检查对比,共检834只鸡(433羽属天然自发OP鸡群,401羽属人工诱发实验鸡群)。结果羽髓琼扩试验的OP阳性检出率为3.48%(29/834:)。阳性病理符合率为75.86%(22/29)。阳性误诊(假阳性)率24.13%(7/29),阴性误诊(假阴性)率36.15%(291/805)。而X线摄片检查的OP阳性检出率为38.37%(320/834)。X线阳性完全可获病理组织学证实,不存在假阳性或假阴性。把禽白血病羽髓琼扩试验试用于检测鸡骨型白血病尚属初次报道,其阳性检出率低而误诊率高,尚不宜作OP检测手段。放射摄片诊断的阳性检出率高而误诊率低,可快速诊断,故适用于OP检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