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410篇
  免费   1995篇
  国内免费   3098篇
林业   1986篇
农学   1818篇
基础科学   1510篇
  3086篇
综合类   14607篇
农作物   2291篇
水产渔业   1110篇
畜牧兽医   5342篇
园艺   2268篇
植物保护   1485篇
  2024年   181篇
  2023年   695篇
  2022年   1610篇
  2021年   1516篇
  2020年   1405篇
  2019年   1297篇
  2018年   1007篇
  2017年   1468篇
  2016年   1053篇
  2015年   1601篇
  2014年   1640篇
  2013年   1934篇
  2012年   2669篇
  2011年   2680篇
  2010年   2535篇
  2009年   2293篇
  2008年   2245篇
  2007年   2024篇
  2006年   1593篇
  2005年   1245篇
  2004年   795篇
  2003年   418篇
  2002年   489篇
  2001年   428篇
  2000年   410篇
  1999年   152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9篇
  1956年   11篇
  195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本试验旨在研究无抗发酵饲料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肠道菌群和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选择18 kg左右断奶仔猪60头,随机分为2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对照组饲喂含抗生素基础饲粮(每千克含黄霉素5 mg),试验组饲喂80%基础饲粮和20%的无抗发酵饲料组成的试验饲粮。试验期154 d。结果表明:1)试验组的末重、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料重比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试验组中期和后期的乳酸菌数量的对数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试验组中期和后期的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数量的对数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在十二指肠肠段,试验组肠道食糜中的乳酸菌和大肠杆菌数量的对数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在十二指肠肠段,试验组肠道每克和每平方厘米黏膜的乳酸菌数量的对数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肠道每克黏膜的大肠杆菌数量的对数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空肠肠段,试验组肠道每克和每平方厘米黏膜的乳酸菌数量的对数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5)试验组的粗蛋白质和粗纤维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无抗发酵饲料能提高生长育肥猪的生长性能,改善肠道微生物平衡,增强消化能力。  相似文献   
992.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磷水平和钙磷比饲粮添加植酸酶对妊娠母猪养分消化率的影响。试验选择遗传背景一致、2~3胎次(预产期前28 d)、体重为(221.91±7.41)kg、预产期相近的健康"长×大"二元杂交母猪36头,按照胎次、预产期均衡原则随机分为9个组,每个组4个重复。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钙、磷水平分别为7.26、5.81 g/kg);组2为基础饲粮添加植酸酶;组3~5保持钙水平(7.26 g/kg)不变添加植酸酶,减少无机磷添加至对照组的75%、50%、25%[钙磷比为(1.35~1.63)∶1.00];组6~9保持钙磷比不变(1.25∶1.00)添加植酸酶,减少无机磷添加至对照组的75%、50%、25%、0。结果表明:1)正常磷水平下,添加植酸酶显著提高了干物质、粗灰分、有机物和磷的表观消化率(P0.05),极显著降低了粪中磷的排泄量(P0.01),有降低铜、锌排泄量的趋势(P0.10)。与对照相比,低磷水平添加植酸酶极显著提高了干物质、粗灰分、有机物、磷、钙、铁、铜、锌的表观消化率(P0.01),显著降低了粪中磷、钙、铁、铜、锌的排泄量(P0.05)。2)饲粮在保持钙水平不变或钙磷比不变的条件下添加植酸酶,随磷添加量的降低,干物质、粗灰分、有机物、磷、铁、铜、锌的表观消化率均呈线性或二次升高(P0.05),粪中磷、铁、铜、锌的排泄量呈线性或二次降低(P0.01),保持钙磷比不变,钙、粗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3)以表观可消化磷为标准,饲粮保持钙水平不变和钙磷比不变添加植酸酶可分别替代0.91、1.27 g/kg的无机磷,减少24.70%、34.48%的粪磷排泄量。4)钙磷比不变(1.25∶1.00)组饲粮的养分表观消化率极显著高于钙水平不变[高钙磷比(1.35~1.63)∶1.00]组饲粮(P0.01),且粪矿物质的排泄量极显著减少(P0.01)。综上所述:1)在本研究条件下,在低无机磷、低钙磷比(1.25∶1.00)饲粮中,添加植酸酶提高养分消化率的效果更显著。2)以表观可消化磷为标准,母猪饲粮的钙磷比为1.25∶1.00时,添加植酸酶可减少1.27 g/kg的磷添加。  相似文献   
993.
代谢组学是利用高通量检测技术对生物体内所有小分子代谢产物同时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合数据处理和信息建模手段,通过模式识别的方法判断生物体的代谢状态。代谢组学作为系统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药物研发、疾病研究、药物毒理学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在基础兽医学研究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空间和研究价值。结合代谢组学相关研究策略及在动物药物代谢、中兽药研发和动物疾病中的应用,论文主要对代谢组学的概况,发展情况和未来趋势等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994.
中国生猪产业新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14年中国生猪养殖持续低迷,生猪产业逐渐步入微利时代。新《环境保护法》的实施倒逼生猪养殖业进行转型、升级。面对各种资源要素的约束压力和产、销区的分离,生猪产业布局进入再调整时期,企业兼并与整合提速。随着生猪产业的发展,对人力资源职业化与专业化需求更加迫切,技术服务的托管模式快速发展。大数据与电商对传统生猪产业的影响日益凸显,并快速渗透到产业发展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995.
中国荷斯坦牛初产日龄遗传评估及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高通量SNPs测序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为奶牛繁殖性状相关基因的探索提供了契机。本研究基于课题组前期中国荷斯坦牛基因组测序芯片的结果,通过DMU(v 6.0)采用AI-REML结合EM算法的动物模型对北京地区2001-2011年10年间19 111头中国荷斯坦母牛初产日龄记录进行遗传参数估计,并应用PLINK(v 1.07)将大群估计的2 172头中国荷斯坦母牛初产日龄性状的育种值(EBV)作为表型值,进行基于无关群体设计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通过全基因组水平的Bonferroni校正,共检测到1 700个SNPs与初产日龄显著相关。选取P值达到10-15的43个SNPs进行初步分析,其中12个位于X染色体上。显著SNPs上下游200kb范围内存在KLHL4、TRAM1、TRAM2、ZNF438、MATK等繁殖障碍疾病相关基因。7号染色体1 Mb(20.42~21.52 Mb)区域内多个SNPs位点与初产日龄显著相关。这些基因和区域可以作为影响初产日龄性状的重要候选基因和区域,为揭示奶牛繁殖性状的分子遗传基础积累了素材。  相似文献   
996.
为提高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的抗逆性,利用在朝鲜碱茅(Puccinellia chinampoensis)已克隆的Pu P5CS基因成功构建了p CAMBIA3300-Pu P5CS表达载体,以子叶为外植体,通过农杆菌介导共培养法转化紫花苜蓿"公农5号"(M.sativa cv.Gongnong No.5),并以2.0 mg·L-1的草铵膦进行筛选,抗性愈伤组织诱导率为22.4%,经草铵膦筛选的植株进行PCR检测和RT-PCR检测。结果显示,共获得11株转化植株,表明Pu P5CS基因已转入T0紫花苜蓿植株,且能够在RNA水平上正常表达。  相似文献   
997.
土壤呼吸是反映土壤质量和肥力性状的重要指标,阐明禾―豆混播草地土壤呼吸作用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可以为准确评估混播草地的环境效应及响应提供依据。在2011和2012年6月份,采用动态密闭气室分析法,比较了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aemum)与达乌里胡枝子(Lespedeza davurica)不同比例间作混播草地总土壤呼吸速率的日变化特征、混播植物贡献率以及温度敏感性等。结果表明,不同混播比例草地的总土壤呼吸速率日变化为单峰型曲线,峰值出现在12:00~14:00。总土壤呼吸速率日均值高低顺序为单播白羊草白羊草和达乌里胡枝子间作单播达乌里胡枝子。不同间作比例草地的总土壤呼吸速率与白昼气温相关显著(P0.05),而与5、10和15 cm土层白昼土壤温度关系不明显;单播条件下,白羊草草丛的土壤呼吸对温度的敏感性高于达乌里胡枝子;各草地土壤呼吸Q10值的变化范围为1.48~2.61,以单播白羊草最高,单播达乌里胡枝子和两者间作混播草地间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998.
金沙江干热河谷区冲沟侵蚀极为发育,形成大量侵蚀劣地,对该区域侵蚀劣地不同坡位草被生长特征和土壤水分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侵蚀劣地不同坡位草被生长差异较大,草被盖度和地上生物量大小均表现为:坡上部坡中部坡下部,且坡下部与坡上部和坡中部之间草被生长状况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2)同等降雨状况下,不同坡位土壤水分含量随时间延长均呈现指数递减趋势,但其衰减速率不同,导致土壤水分含量存在差异,衰减速率表现为:坡上部坡中部坡下部,土壤水分含量表现为相反顺序;3)监测时段内土壤水分(土壤平均含水量和末次土壤含水量)与草被覆盖度和生物量之间均呈现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说明侵蚀劣地不同坡位下土壤水分差异是决定草被生长差异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999.
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通过掘土和采食等行为对高寒草甸产生广泛的影响,从而影响高寒草甸植物的繁殖特征。本研究以高山嵩草(Kobresia pygmaea)草甸达乌里秦艽(Gentiana dahurica)为对象,采用野外调查法研究了高原鼠兔干扰对其繁殖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高原鼠兔干扰水平的增大,达乌里秦艽的地上生物量、株高、茎叶比、生殖枝数、营养枝数、花序数、花序生物量和单株种子产量均呈增加态势。干扰水平为Ⅰ(112±32)个·hm-2和Ⅱ(192±48)个·hm-2时,达乌里秦艽所同化的物质主要分配于同化器官叶中,以保证种群的生存;当干扰水平增大到Ⅲ(352±64)个·hm-2和Ⅳ(608±48)个·hm-2时,达乌里秦艽将其所同化的物质更多地分配于生殖生长,形成更多的生殖枝数、花序数和单株种子产量,从而提高了达乌里秦艽的繁殖能力,一定程度上解析了高原鼠兔过度干扰劣化高山嵩草草甸放牧品质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00.
为探讨安吉白茶对柱状黄杆菌的抑菌机理,本试验通过测定安吉白茶提取液与细菌作用前后培养液电导率和紫外吸收物的变化,以及菌体磷代谢和可溶糖的变化,初步阐明了安吉白茶对柱状黄杆菌的抑菌机理。研究结果显示,经安吉白茶提取液处理后,细菌培养液的电导率和可溶糖浓度均增大,菌悬液中的紫外吸收物也随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表明安吉白茶提取液可破坏细胞膜的结构、导致细胞通透性增加,进而使细胞内容物外泄。此外,经安吉白茶处理后的柱状黄杆菌对磷的消耗量降低,以致严重影响了核酸、磷脂等细胞重要成分的合成及能量代谢,导致细菌正常生理功能的丧失。结果表明,安吉白茶可通过破坏菌体细胞膜及干扰磷代谢等途径抑制柱状黄杆菌的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