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256篇
  免费   7695篇
  国内免费   7918篇
林业   7885篇
农学   9407篇
基础科学   5908篇
  11921篇
综合类   28007篇
农作物   4807篇
水产渔业   5550篇
畜牧兽医   14266篇
园艺   3741篇
植物保护   5377篇
  2024年   284篇
  2023年   1108篇
  2022年   2732篇
  2021年   3449篇
  2020年   3527篇
  2019年   3956篇
  2018年   2939篇
  2017年   4130篇
  2016年   3570篇
  2015年   4556篇
  2014年   4445篇
  2013年   5388篇
  2012年   6170篇
  2011年   6440篇
  2010年   6016篇
  2009年   5312篇
  2008年   4908篇
  2007年   4612篇
  2006年   4015篇
  2005年   3360篇
  2004年   1935篇
  2003年   1573篇
  2002年   1580篇
  2001年   1522篇
  2000年   1436篇
  1999年   1202篇
  1998年   994篇
  1997年   859篇
  1996年   717篇
  1995年   767篇
  1994年   633篇
  1993年   529篇
  1992年   534篇
  1991年   402篇
  1990年   351篇
  1989年   243篇
  1988年   196篇
  1987年   145篇
  1986年   68篇
  1985年   41篇
  1984年   39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32篇
  1981年   27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14篇
  1978年   10篇
  1977年   9篇
  1964年   6篇
  1956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1.
为探明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茎基部和根部灰霉病的病原菌,本文于2019—2021年春季对甘肃陇西县采集的黄芩病样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培养,运用形态学和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ITS)、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lyceraldehyde-3-phosphate dehydrogenase,G3PDH)、热激蛋白60(Heat shock protein 60,HSP60)和RNA聚合酶亚基II(The second largest subunit of the nuclear RNA polymerase enzyme II,RPB2)多基因方法鉴定,采用菌丝生长抑制法进行药剂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引起黄芩灰霉病的病原菌为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春季发病时表现为地上部分枯死不发芽,靠近地表的根表面呈暗绿色水渍状,随后地下根木质部变软呈黄褐色腐烂,病健交界明显;室内毒力测定表明,97%咯菌腈对灰葡萄孢菌的抑菌作用最强,EC50为0.01...  相似文献   
912.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compound p1ant nutrients (CPN) on rumen fermentation parameters, rumen microbiota and fatty acid composition of longissimus dorsi musc1e in finishing sma11 tai1 Han sheep. Sixteen 4-month-o1d finishing sma11 tai1 Han sheep with an initia1 body weight (BW) of (24.18±0.31) kg were random1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name1y, with 8 rep1icates per group and 1 sheep per rep1icate. The sheep in the contro1 group were fed a basa1 diet, whereas the sheep of the contro1 group (CPN group) was fed the basa1 diet supp1ementation with 3‰ CPN. The experiment 1asted for 97 days after 7 days adaption. The resu1ts showed as fo11ow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1 group, 1) adding CPN decreased the concentration of ammonia nitrogen (NH3-N) (P<0.05); 2) CPN supp1ementation affected beta diversity of rumen microbiota; 3) the re1ative abundance of Acidobacteriota, Erysipe1otrichaceae_UCG-002, Lactobacillus, and Megasphaera were enhanced by adding CPN (P<0.05), whereas, the re1ative abundance of Bacteroidetes and Prevotella was 1ower (P<0.05); 4) the supp1ementation of CPN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fatty acid composition of longissimus dorsi musc1e of fattening sma11-tai1ed Han sheep (P>0.05); 5) the contents of tota1 MUFA, C18:1n9c, C14:1, C16:1, C18:2n6c, C18:3n3 and n-3PUFA in the longissimus dorsi musc1e were corre1ated with the re1ative abundance of Megasphaera, Erysipe1otrichaceae_UCG-002, Succiniclasticum and Ruminococcus (P<0.05). In conc1usion, CPN can regu1ate the rumen microbiota structure and reduce the rumen NH3-N concentration of fattening sma11-tai1ed Han sheep. In production practice, CPN can be used as a rumen eco1ogica1 regu1ator. © 2023 Authors. All rights reserved.  相似文献   
913.
空肠弯曲杆菌(Campylobacter jejuni)是一种人兽共患病病原菌,给养殖业带来了较大经济损失。为实现对空肠弯曲杆菌的快速检测,针对其MapA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优化反应条件和反应体系,建立了空肠弯曲杆菌SYBR Green Ⅰ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并对该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建立的SYBR Green Ⅰ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仅能特异性扩增出空肠弯曲杆菌,对胎儿空肠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无交叉反应;敏感性较强,最低检测限为6.42 copies/μL;以5个稀释度的重组质粒为模板分别进行组内和组间重复性试验,发现组内和组间Ct值变异系数(CV)均小于2.50%,说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可重复性。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SYBR Green Ⅰ荧光定量PCR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敏感性及重复性,可用于空肠弯曲杆菌的快速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914.
杨静  孙娟  宗超  沈媛  李英  贾晨  吴仑  陈翔 《中国动物检疫》2023,40(4):130-135
为建立快速测定草鱼中铅含量的方法,通过分析曲拉通和硝酸混合溶液浓度、提取时间、称样定容体积比例等因素的影响,以及基体改进剂的使用效果,确定了草鱼中铅元素提取测定的最佳条件。验证结果显示:采用曲拉通和硝酸混合溶液提取草鱼中铅元素方法的提取率为86.5%~95.6%,加标回收率为91.5%~95.6%,精密度均小于4.0%,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011和0.032 mg/kg,满足了国家标准GB 5009.12—2017第一法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的要求。与国家标准方法比较,本研究建立方法的样品前处理时间从4~12 h缩短至0.2 h内,酸试剂用量从湿法消解的7~12 mL减少至1~2 mL;前处理过程无需高温消解,无需其他前处理设备,避免了样品污染和待测元素损失,实现了降低分析成本以及保护环境和试验人员的目的。结果表明,该方法是一种简单、准确、绿色、快速测定草鱼中铅含量的方法,尤其适合大量样品检测。  相似文献   
915.
李杨  杨燕芬 《草地学报》2023,31(1):180-186
为明确种间竞争和种内竞争效应对红色型豌豆蚜生长和繁殖产生的影响,本研究以红色豌豆蚜克隆、绿色型豌豆蚜克隆及豌豆修尾蚜克隆作为试验材料,选用琼脂法,首先制备4种竞争试验区(1头区,2头区,种内竞争区和种间竞争区),观察各试验区蚜虫的种群动态,另准备3个(红色型、绿色型及豌豆修尾蚜)高密度种群处理,分别往里放入1头4龄红色克隆若虫,统计其3日总产蚜数。结果发现,种内竞争区和种间竞争区,二者的竞争效应都非常明显,竞争区混合种群的增殖率高于2头区,种间竞争区红色克隆胜利组单头红色克隆第10天新生蚜数高于其他处理。此外,高密度的绿色克隆和豌豆修尾蚜种群均能抑制红色克隆的繁殖。因此,红色型豌豆蚜能通过评估竞争种和同伴的相对密度来控制繁殖,无论是种间竞争还是种内竞争均能影响其繁殖,且种间竞争可能加速它的繁殖速率。  相似文献   
916.
917.
褪黑素作为一种多功能活性因子,在畜牧生产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有关天然高褪黑素奶的研究大规模开展,对奶中褪黑素含量测定需求也有所增加。目前比较常见的褪黑素检测方法有气相色谱法(GC)、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LC-MS)、放射免疫测定法(RIA)、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紫外分光光度法(UV)。本文从原理、特点及优缺点等方面对这几种方法展开介绍,并对各方法的应用进行简单的比较,为后续相关研究与应用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918.
探究不同刈割强度对大针茅典型草原植物群落特征以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可为大针茅草原制定合理科学的刈割制度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大针茅典型草原为对象,于2020年在内蒙古锡林浩特市毛登牧场刈割实验平台进行野外植被调查和取样。该实验平台于2014年建立,以不刈割为对照(CK),设置轻度(LM)、中度(MM)及重度刈割(HM)3个处理。本研究通过计算物种重要值和多样性指数,测定植物群落地上、地下生物量以及土壤理化性质,探究群落特征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1)与不刈割相比,不同刈割强度均增加了新物种,且中度刈割的物种数最多;与不刈割相比,不同刈割强度均显著增加了群落的丰富度和Shannon-Wiener指数,且轻度刈割显著增加了优势度和均匀度指数,表明轻度刈割最有利于群落多样性的维持;不同刈割强度对大针茅草原的生产力均无显著影响;2)土壤全碳、全氮和pH均在中度刈割时最高,且显著高于不刈割,表明中度刈割对土壤养分有积极影响;3)硝态氮是影响草地生产力的主要土壤因子,土壤含水量是影响草地群落多样性的主要土壤因子。本研究可为大针茅典型草原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以及生产力等方面的研究提供重要参...  相似文献   
919.
2022年5月以来,全球暴发了严重的猴痘疫情,截至2022年12月14日已有超过100个国家和地区报告出现82 553例人间猴痘病例,我国也发现了6例境外输入病例。此次全球流行的猴痘病毒与2018年和2019年英国流行株一致,属于分支Ⅱ(西非分支)的Ⅱb亚分支。猴痘从动物感染人主要通过直接接触传播,人间传播途径也较多,其中性传播为2022年疫情的主要传播途径。猴痘的检测方法有多种,其中实时荧光定量PCR核酸检测方法主要用于早期检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血清学方法常用于流行病学调查,但最终确诊还需要进行病毒分离培养和基因组分析。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从中断人际传播、保护处境危险易感人群、减少人和动物间传播3个方面开展猴痘防控。目前无有效的猴痘疫苗及防治药物,但天花疫苗可以对其提供85%的保护。我国应时刻保持警惕,建立完善的猴痘防控策略,防止疫情传入国内,同时应继续加强猴痘病毒检测技术研究和应用评估,做好技术储备。本文从猴痘病原学、流行病学、检测技术、防控措施等方面加以综述,以期帮助相关人员全面认识猴痘,提高防范意识,同时为相关机构做好防控及技术储备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20.
动物主要通过采食来获取能量和所需营养物质,探索肠道菌群对猪采食行为的影响并研究其潜在的作用机制,可以为后续通过调控肠道菌群来改善猪采食提供理论基础。以210头商业杜洛克猪为研究对象,使用自动喂料器记录包括平均日采食时间(ADET)、平均日采食次数(ADEV)、平均日采食量(ADFI)等采食行为指标。140日龄时于肛门处收集粪便样品,通过16S rRNA基因V3-V4区测序获得试验猪肠道微生物结构与组成概况,采用Two-part模型以及共丰度组(CAGs)鉴别与猪采食行为相关的肠道微生物种类。结果显示:1)表型间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ADET分别与ADEV(r=0.41,P<0.05)、RFI(r=0.32,P<0.05)呈显著正相关,ADFI分别与RFI(r=0.56,P<0.05)、平均日增重(ADG)(r=0.63,P<0.05)呈显著正相关,另外,RFI与背膘厚呈显著正相关(r=0.16,P<0.05)。2)CAGs分析中,主要包括瘤胃球菌科(Ruminococcaceae)、拟杆菌目(Bacteroidales)以及颤螺菌属(Oscillospir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