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170篇
  免费   2442篇
  国内免费   3444篇
林业   3385篇
农学   2466篇
基础科学   2145篇
  4031篇
综合类   17634篇
农作物   2553篇
水产渔业   2199篇
畜牧兽医   5975篇
园艺   2890篇
植物保护   1778篇
  2024年   222篇
  2023年   688篇
  2022年   1705篇
  2021年   1802篇
  2020年   1666篇
  2019年   1644篇
  2018年   1204篇
  2017年   1911篇
  2016年   1306篇
  2015年   2007篇
  2014年   1970篇
  2013年   2519篇
  2012年   3364篇
  2011年   3412篇
  2010年   3153篇
  2009年   2964篇
  2008年   2743篇
  2007年   2562篇
  2006年   2068篇
  2005年   1636篇
  2004年   985篇
  2003年   635篇
  2002年   651篇
  2001年   620篇
  2000年   585篇
  1999年   285篇
  1998年   110篇
  1997年   96篇
  1996年   82篇
  1995年   90篇
  1994年   70篇
  1993年   66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1年   11篇
  1969年   1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10篇
  1959年   1篇
  1956年   10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食用菌复合保水颗粒菌种生产工艺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微生物发酵技术,配合新型合成材料,研制出食用菌复合保水颗粒菌种。这类菌种可保持活力60d。这一工艺可用于糙皮侧耳、金针菇、灵芝、白灵菇、杏鲍菇、鸡腿蘑和鲍鱼菇等多种食用菌苗种的制作。栽培试验证明,此类菌种的菌丝生长速度、现蕾时间、生物学效率与常用的棉籽壳菌种相似。  相似文献   
92.
阿魏蘑与杏鲍菇高产优质栽培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证明,阿魏蘑和杏鲍菇最佳栽培模式为菌棒半脱袋竖向畦栽半覆土栽培模式;最适环境条件为菇房温度13~20℃,空气相对湿度85%~95%;最佳栽培设施为半地下冬暖式塑料大棚。  相似文献   
93.
本文根据在深圳、广州、东莞三地对不同蔬菜、不同农事措施、杀虫剂不同施用水平菜地小菜蛾自然种群幼虫被寄生率调查结果,分析十字花科蔬菜-小菜蛾-菜蛾绒茧蜂三种群系统中,蔬菜品种、农事操作、杀虫剂对菜蛾绒茧蜂寄生行为的影响。结果说明:不同蔬菜品种上,小菜蛾幼虫被寄生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以包心菜菜地寄生率最高,超过30%。十字花科蔬菜与其他非十字花科蔬菜的间作对绒茧蜂的寄生率也存在一定的影响作用。深圳、东莞、广州三个地区,以广州地区小菜蛾幼虫被寄生率较高。化学杀虫剂降低绒茧蜂的寄生率。小菜蛾幼虫的体色与被寄生率也有一定的关系,以体色与背景色一致的个体被寄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94.
黑龙江省城乡养殖专业户饲养奶牛的成本收益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法竹 《家畜生态》2004,25(4):252-255
大中城市郊区奶牛饲养作为畜产品匮乏时代的产物,作为国家“菜篮子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有其存在的历史合理性,但由此造成的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也不容忽视。以哈尔滨市为代表的黑龙江省大中城市专业户奶牛饲养,与农村专业户奶牛饲养相比,在生产成本、产品产量、收益水平等方面均不具有竞争优势。作为奶牛饲养基地布局,应将重点从大中城市郊区向远郊县区有条件的农村转移。  相似文献   
95.
纳米微粒材料生物学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纳米微粒的生物学效应及其免疫调节、抗菌、抗肿瘤等多种生物学活性.  相似文献   
96.
红掌细菌性疫病的病原菌初步鉴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云南西双版纳的红掌上发现一种由细菌侵染引起的病害,从叶片的病组织上分离到具有致病性的杆状细菌,将分离的病原菌接种于健康的红掌上,表现出与田间一致的症状。感病初期在叶缘或叶脉间出现水渍状小点,后期病斑多呈棕褐色至黑色坏死,病健交界处多呈黄色。从接种发病的病斑与田间标样上分离的病原菌菌落形态完全相同。通过菌株的培养性状、常规生理生化特性及透射电镜下菌体形态观察结果,将病原菌初步鉴定为黄单胞菌属(Xanthomonas)。BIOLOG鉴定和致病性测定结果进一步鉴定病原菌为地毯草黄单胞菌花叶万年青致病变种Xanthomonas axonopodis pv. dieffenbachiae(Xad)(McCulloch & Pirone) Vauterin et al.  相似文献   
97.
草酸对重寄生真菌盾壳霉分生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草酸对核盘菌的重寄生真菌盾壳霉(Coniothyrium minitans)分生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草酸对盾壳霉分生孢子萌发没有明显促进作用,在酸碱性非缓冲基质(水琼脂)和酸碱性缓冲基质中,抑制盾壳霉分生孢子萌发的最低浓度分别为150和700μg/mL。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中,当草酸浓度为100~2000μg/mL时,盾壳霉菌丝能够生长,且浓度为300~500μg/mL的草酸对盾壳霉的菌丝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以草酸为唯一碳源的合成培养基中,在酸碱性非缓冲的条件下,当草酸浓度为100~2000μg/mL时,盾壳霉菌丝能够生长,且草酸浓度为500μg/mL时对盾壳霉菌丝生长具有促进作用,而当草酸浓度为2500μg/mL时,盾壳霉菌丝则停止生长。在酸碱性缓冲的合成基质中,草酸浓度为100~4000μg/mL时,盾壳霉菌丝能够生长,且草酸浓度为1500~2500μg/mL时对盾壳霉菌丝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在含草酸钙的混浊培养基(以草酸为唯一碳源)上,盾壳霉菌落区域形成了透明圈。上述结果说明盾壳霉能忍耐一定浓度的草酸而进行分生孢子萌发及菌丝生长,且这种真菌可能对草酸分子具有分解作用。  相似文献   
98.
芽孢杆菌绿色荧光蛋白标记及其在小麦体表定殖的初探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将来自质粒pAD4412的启动子和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mut3a插入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穿梭载体pBE2,构建成芽孢杆菌表达载体pGF P4412,用其转化野生型生防芽孢杆菌83-6和A-47等8个菌株,均得到良好的发光表型。质粒稳定性实验表明重组质粒pG FP4412稳定性为92%。借助荧光显微镜对gfp标记的菌株A-47-gfp在小麦体表的定殖进行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A-47-gfp能够在小麦根际及小麦体表定殖(包括根表和茎叶表面);相对于在茎叶表面定殖的A-47-gf p在根表定殖的菌体与根的结合更为牢固;从根基到根尖A-47-gfp的定殖量有明显的减少趋势。  相似文献   
99.
基于GIS的中国小麦条锈病菌越夏区气候区划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基于多年的气象数据(1980~2001年),首次从制约小麦条锈病菌越夏的温度因子入手,结合寄主小麦因素,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GIS),对我国小麦条锈病菌越夏区进行较详细的气候区划。本研究从温度条件上明确了全国适合小麦条锈病菌越夏的范围。研究表明,在我国小麦种植区适合小麦条锈病菌越夏的范围很广。其中甘肃、四川、云南、陕西境内适合越夏的地区是连成一片的,甘肃东部除了西边的几个县外其它地方7、8月份最高一旬均温在20~23℃,条锈病菌越夏困难;西藏、青海境内的小麦种植区几乎都适合小麦条锈病菌越夏;贵州境内适合越夏的地区可能和云南越夏区是一个整体。云南适合越夏的地区甚广,且地形复杂,需要进一步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00.
梨果实发育过程中石细胞团及几种相关酶活性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以梨品种西子绿、菊水及砀山酥梨为试材,对不同发育时期梨果实石细胞团的密度、大小及几种相关酶的活性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石细胞团的分布密度在幼果期较高,以后随着果实的发育和膨大,密度逐渐减小,接近成熟前1个月左右基本稳定;石细胞团的直径随果实的生长而逐渐变大;苯丙氨酸解氨酶在果实发育初期表现出较高的活性,随着果实的生长逐渐降低,花后75d后保持低水平不变;过氧化物酶活性高峰出现稍迟于苯丙氨酸解氨酶,高峰后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多酚氧化酶活性波动较大,总的变化趋势逐渐下降。品种间苯丙氨酸解氨酶、过氧化物酶活性与石细胞团的形成之间表现为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