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219篇
  免费   1489篇
  国内免费   3024篇
林业   3155篇
农学   3839篇
基础科学   2217篇
  4613篇
综合类   8293篇
农作物   1506篇
水产渔业   1169篇
畜牧兽医   3986篇
园艺   1049篇
植物保护   1905篇
  2024年   58篇
  2023年   283篇
  2022年   669篇
  2021年   1078篇
  2020年   979篇
  2019年   942篇
  2018年   687篇
  2017年   957篇
  2016年   899篇
  2015年   1271篇
  2014年   1178篇
  2013年   1458篇
  2012年   1813篇
  2011年   1890篇
  2010年   1810篇
  2009年   1622篇
  2008年   1557篇
  2007年   1634篇
  2006年   1486篇
  2005年   1228篇
  2004年   621篇
  2003年   555篇
  2002年   472篇
  2001年   471篇
  2000年   602篇
  1999年   726篇
  1998年   635篇
  1997年   541篇
  1996年   526篇
  1995年   516篇
  1994年   470篇
  1993年   416篇
  1992年   394篇
  1991年   308篇
  1990年   247篇
  1989年   210篇
  1988年   165篇
  1987年   92篇
  1986年   64篇
  1985年   33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34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23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7篇
  1974年   9篇
  1965年   6篇
  1964年   6篇
  1963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小麦对条锈病的水平抗病性研究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小麦品种采用随机区组的田间设计种于小种病圃中,以鉴定和测定其水平抗性。根据各个“品种——小种”组合的相对病情指数的方差分析的结果,有些品种,如农大311、西农6028和丰产3号,其品种——小种互作高度显著,被鉴定为具有垂直抗性,另外一些品种,对试验所用的小种并无专化性,并且在大田生产中已显出20多年的持久的中度抗性,初步推测为属水平抗性。在后一类中,有些品种,如平原50,表现为中等反应型,其余则属于呈典型感病的迟锈慢锈类型。在迟锈慢锈品种的病指的对数矫正值(logits)和病圃的锈病强度(以感病对照品种的病指表之)的对数矫正值之间发现了直线回归。  相似文献   
82.
83.
本文根据履带板的失效特征和机理,提出了高锰钢的铬、钼再合金化,稀土、钛变质处理和重结晶热处理工艺综合强韧化方案.经实验证实,综合机械性能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84.
鸭梨酶促褐变的生化机制及底物鉴定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吴耕西  周宏伟 《园艺学报》1992,19(3):198-202
  相似文献   
85.
早生桑品种育151、育237的育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杂交方法育成早生桑品种育151、育237,具有发芽早、产叶量高,叶质较优、抗黄化型萎缩病较强等特性,发芽期比早青桑捉早2-3天.比湖桑32号早8天左右.产叶量提高6-41%.  相似文献   
86.
水稻品种对稻褐飞虱抗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品种对褐飞虱的不同生物型反应是不相同的。试验结果证实:(1)褐飞虱若虫在敏感性品种上的生存率显著地高于抗性品种。在TN_1上,无论那种生物型的生存率均很高;而栖息在Mudgo的褐飞虱若虫,其生存率以生物型2的最高,而生物型1与生物型3的均很低,栖息在ASD_7的若虫,以生物型3的生存率最高。(2)褐飞虱在敏感品种上的后代群体密度显著地比抗性品种的大。生活在敏感品种的若虫,发育进度较抗性品种的快,并且身体较重。(3)在敏感品种取食的飞虱,其分泌的蜜露量较抗性品种的多,生物型2取食Mudgo的和生物型3取食ASD_7的均分泌较多的蜜露。上述结果说明了水稻品种抗褐飞虱的机制属抗生性范畴。  相似文献   
87.
‘丰香’草莓叶片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草莓主栽品种丰香( Fragaria ×ananassa Duch ‘Toyonoka’) 叶片为外植体, 研究了影响组织培养的多个因素, 建立了高效再生体系。结果表明: MS + TDZ 1.5 mg·L - 1 + IBA 0.4 mg·L - 1培养基最适于不定芽分化。不同滤光膜(绿膜、红膜、蓝膜、黄膜) 对草莓不定芽的分化具显著效应, 绿膜和红膜对芽的分化有明显促进作用, 不定芽再生率达95%以上, 平均每个外植体再生芽数在25个以上; 而蓝膜和黄膜则不利于芽的分化。不同滤光膜光谱差异主要集中在300~700 nm, 红、绿膜在该波段光强较弱,而黄、蓝膜和荧光灯较强。暗处理4周比1、2、3周更有利于提高叶片的不定芽再生率, 此后转到光下培养, 获得的不定芽再生率可达100%。  相似文献   
88.
 利用气相色谱- 质谱- 计算机联用系统(GC-MC-CS) 对两个自交组合、1个杂交组合亲本及其后代的香气成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同一组合中不同香气成分的分离情况不同, 同种香气成分在不同组合中的分离情况也不完全相同。果实香气成分的遗传主要表现为分离( 1∶1、1∶3、3∶1、15∶1) 与不分离两种方式, 发生分离的成分有些是由单基因控制的, 有些是由多基因控制的。  相似文献   
89.
不同施肥期沾化冬枣对15N的吸收、分配及利用特性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盆栽条件下利用15N示踪技术, 研究不同时期施15N - 尿素, 对沾化冬枣15N的吸收利用及分配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生长季前期(萌芽前和花前) 施用15N - 尿素, 经根系吸收后, 15N优先分配到贮藏器官(包括主干、多年生枝和粗根) 中, 然后外运用于树体新生器官(包括枣吊及其叶片、新生营养枝、细根及果实) 的形成, 果实采收后15N开始向贮藏器官回流; 果实硬核期15N直接用于树体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 而不是先贮藏再利用; 果实速长期15N优先向贮藏器官中积累; 萌芽前施15N在树体内的运转规律符合落叶果树贮藏N营养分配规律, 优先转运到生长中心。随着施肥期的后延, 植株对15N - 尿素的当季利用率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90.
果树病毒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苹果、樱桃、李等果树病毒检测的新进展,同时对各种病毒检测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