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6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148篇
林业   133篇
农学   129篇
基础科学   115篇
  206篇
综合类   335篇
农作物   63篇
水产渔业   59篇
畜牧兽医   80篇
园艺   33篇
植物保护   6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76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82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对`七五 、`八五 期间入国家种质库菜豆资源性状鉴定中表现优良的3 8份菜豆资源进行了两年3试点田间综合鉴定评价,获得了4份矮生、2份蔓生优异材料可供菜豆生产和科研利用.  相似文献   
72.
2005年6月下旬以来。四川省资阳市及周边地区相继发生了人急性发病.病人出现高热、恶心、呕吐、伴有头痛等全身中毒症状,重者出现中毒性休克、脑膜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例.到2005年7月26日12时,累计发病117例,死亡24例,治愈出院5例。本次疫病的特点是病人发病急,死亡快,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73.
不同断奶日龄仔猪消化道酸度和胃蛋白酶活性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将12窝同日龄新生仔猪随机分成4组,每组3窝,每窝为一个重复组,分别采取17、21、28和35日龄断奶,在断奶后12h、1周、2周和3周从每个重复组中随机抽取1头屠宰,共测定了54头仔猪胃、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食糜pH值及胃食糜中胃蛋白酶的活性。结果发现断奶后12h胃食糜pH值均高于同龄哺乳仔猪,并且达该组整个试验期间的最高,随后逐渐降低。4组仔猪在断奶后胃pH值回复到3.5所需的时间分别为3、2、1和1周,这表明断奶日龄越早,胃中pH值回复到3.5所需要的时间越长。 除十二指肠外,空肠和回肠食糜pH值基本上不受日龄和断奶的影响。哺乳仔猪从18-36日龄胃蛋白酶相对活性(U/ml胃液)和比活(U/mg蛋白质)增加10倍以上。不同断奶日龄仔猪各组在断奶后12h胃蛋白酶的相对活性和比活均聚然升高,达到该日龄铒猪阶段正常值的2倍左右,特别是小日龄断奶仔猪为明显,随后在3周内逐渐降低,至50日龄时稳定在一个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74.
香蕉茎尖的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及其植株再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香蕉(Musa spp. ) 为试材, 对其离体培养茎尖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不定芽在MS + 3.0~5.0 mg/L 6-BA + 0.1 mg/L NAA的培养基上分化较好。香蕉茎尖超低温保存较佳体系是: 2.0~3.0 cm的茎尖在含0.4 mol/L蔗糖培养基上预培养2 d, 剥取带1~2个叶原基的茎尖(长1.0~1.5 mm) , 室温(25℃) 下装载液(MS + 2 mol/L甘油+ 0.4 mol/L蔗糖) 装载20~30 min, 然后用玻璃化溶液( PVS2 ) 于0℃下处理40 min, 换1次PVS2后迅速投入液氮。保存至少1 h后, 在40℃水浴中化冻90 s, 用1.2 mol/L蔗糖培养液洗涤2次, 每次10 min, 然后转入含0.3 mol /L蔗糖的MS培养基上,暗培养10~15 h后转移到含0.5 mg/L 62BA的MS培养基中, 暗培养1周后转移到正常光下, 3个香蕉品种(巴西蕉、广东香蕉2 号、广东粉蕉1 号) 的成活率分别为75.9%、40.0%和69.6% , 再生率分别为63.4%、35.0%和63.4%。再生植株生长和分化正常, 生根后可移栽成活。  相似文献   
75.
以胡萝卜尧柑桔为主要原料袁采用正交设计确定了复合饮料生产的最佳配方袁探讨了其稳定性袁确定了最佳工艺  相似文献   
76.
本文介绍了S-诱抗素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定量分析方法。样品溶于甲醇中,采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和Agilent chiradex 250mm×4mm(i.d),5μm手性柱;以甲醇:纯水(60:40,v/v)作为流动相,流速为0.8mL/min。该方法平均回收率为99.52%。线性相关系数、变异系数和标准偏差分别为:1、2.27%和0.028。  相似文献   
77.
卵母细胞成熟率可作为衡量体外培养卵母细胞质量和发育能力的指标。本研究旨在探讨PLC-γ1是否参与了绵羊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及其影响。将绵羊卵母细胞在含有不同浓度的U73122(PLC抑制剂))及m-3M3FBS (PLC激活剂)的成熟培养液中进行培养,每个浓度150个细胞,重复试验3次,统计细胞成熟率、卵裂率及桑葚胚率以供筛选出PLC-γ1的最佳抑制及促进浓度。qPCR检测0.5 μmol·L-1 U73122及0.5 μmol·L-1 m-3M3FBS处理后48 h的卵母细胞中PLC-γ1、BAKBAXCASP3、CASP8、P53、BCL6基因mRNA水平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0.5 μmol·L-1 U73122及0.5 μmol·L-1 m-3M3FBS处理后48 h的卵母细胞中PLC-γ1、BAK、BAX、CASP3、CASP8、P53、BCL6蛋白的表达情况。每个浓度150个细胞,重复试验3次。在绵羊卵母细胞中,0.5 μmol·L-1 U73122是促进成熟的最佳浓度,0.5 μmol·L-1 m-3M3FBS是抑制成熟的最佳浓度。0.5 μmol·L-1 U73122处理组卵裂率和囊胚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0.5 μmol·L-1 m-3M3FBS处理组卵裂率和囊胚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通过qPCR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U73122组中BAKBAXCASP3、CASP8、P53基因mRNA表达量显著上升,PLC-γ1、BCL6基因mRNA表达量显著下降;m-3M3FBS组则与之相反。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U73122组中BAK、BAX、CASP8蛋白表达量显著增多,PLC-γ1、BCL6蛋白表达量显著减少,P53和CASP3蛋白表达量无明显变化。m-3M3FBS组中PLC-γ1、BCL6蛋白表达量显著增多,BAX、CASP3、P53蛋白表达量显著减少,BAK、CASP8蛋白表达量无明显变化。综上所述,本研究表明PLC-γ1在绵羊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培养中发挥重要作用,其可调节卵母细胞的成熟以及早期胚胎的发育能力。  相似文献   
78.
旨在探究磷脂酶Cγ1(phospholipase Cgamma 1,PLCγ1)基因对绵羊早期胚胎体外发育的影响,为揭示PLCγ1基因在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奠定基础。本研究选取包裹3层以上颗粒细胞的绵羊卵母细胞为试验材料,体外培养成熟后将其分为两组,利用显微注射技术将PLCγ1基因导入MⅡ期(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卵母细胞(n=127)中为试验组,以显微注射空载体pcDNA3.1-EGFP作为对照组(n=120),经48 h后统计其卵裂率;并利用Ca2+探针Rhod 2-AM监测MⅡ卵母细胞和显微注射后16、48、72、96、120 h时各时期卵母细胞以及早期胚胎内Ca2+波动。结果显示,PLCγ1基因显微注射后卵母细胞被激活,卵裂率为((19.67±0.2)%,P<0.01),桑椹胚发育率为((9.00±0.17)%,P<0.05);PLCγ1基因注射后,卵母细胞和早期胚胎不同发育时期有Ca2+浓度变化,可观察发现Ca2+主要分布在胞质中且注射48 h时可达到峰值(P<0.01)。结果表明,PLCγ1基因可以引起绵羊卵母细胞发育过程中发生Ca2+振荡,启动其卵裂,并促使早期胚胎的继续发育。  相似文献   
79.
探讨湖泊湿地土壤特性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对于理解湿地植被分布及功能的维持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在安徽升金湖消落带沿水位梯度设立研究样方,测定植物的盖度、地上生物量以及土壤含水量、有机碳、全氮、全磷等指标,并结合Pearson相关性分析、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探讨了土壤特性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地下水位上升,土壤含水量与全氮含量显著增加(P<0.05),土壤有机碳和土壤全磷含量显著降低(P<0.05).土壤有机碳、全磷含量以及C?N与土壤含水量极显著负相关(P<0.001),土壤全氮、N?P以及C?P与土壤含水量极显著正相关(P<0.001).土壤含水量、土壤全氮含量以及C?P和N?P是影响消落带植被物种多样性变化的关键因子,共同解释了变化的91.85%.总之,土壤含水量可以直接影响消落带植物多样性,也可以通过改变土壤中氮元素的转化和磷元素的有效性间接影响物种多样性.  相似文献   
80.
性信息素加病毒诱芯技术的风洞试验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赵博光  杨秀莲 《林业科学》1996,32(2):182-187
性信息素加病毒诱芯技术的风洞试验赵博光,杨秀莲,柯立明(南京林业大学南京210037)关键词自传播技术,性信息素,核型多角体病毒,风洞,大袋蛾Ignoffo将有目的地利用昆虫本身传播昆虫病原生物以控制害虫种群的方法,定义为自传播法或自传播技术[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